笑吧残疾父母!捡来的女儿上清华

2006-09-20 01:10
家庭 2006年18期
关键词:王丹女儿妈妈

戴 嘉

艰难岁月,一对残疾夫妇收养了一个弃婴,不幸的他们给了这个同样不幸的女孩一个贫穷却温暖的家;历尽磨难,女孩一天天长大成人,而残疾的养父母为了供养她几乎耗尽了生命;19岁的夏天,女孩笑着哭着向病榻上的养母传达一个惊天喜讯:她考上清华了!

生命是什么?这苦难一家人给出了共同的答案,那就是爱和感恩……

天地真爱弃婴幸遇残疾父母

7月的长春骄阳似火,一个女孩在烈日下奔跑着,脸上流着泪却依然在笑;她手举着一封信,心潮澎湃。这个女孩就是刘悦。刘悦喘息着跑上逼仄的楼梯,打开自家破旧的门,兴奋地大喊:“妈,爸,我考上清华了!”瘫痪的妈妈正躺在床上,沧桑的老脸上写满迟疑:“真的吗?”刘悦“扑通”一声跪在床前,哽咽着说:“妈,是真的!你和爸对我的恩情我一辈子都报答不完。如果不是你把我从大街上捡回来,没有你们含辛茹苦把我养大,哪有我的今天啊!”养母接过通知书看了又看,一把拉住女儿的手,嘶哑的嗓门发出欢叫:“我的好闺女啊!”话没说完,已是老泪纵横……

1986年深秋的一天中午,王丹拄着拐杖路过胜利公园,见一个杂货摊围了好多人。王丹挤进人群,看见摊主老奶奶怀里抱着一个嗷嗷大哭的女婴,正向大伙儿诉苦:“那个老头我也不认识,说是要上厕所。叫我帮着抱一下孩子,可三个小时了也不回来!”王丹听出了蹊跷,示意老奶奶打开包孩子的薄被,果然里面有导条:“孩子属虎,1986年生,请好民主人收留。”看着可怜的孩子,王丹一阵心酸,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身世。

王丹出生于沈阳市一个军人家庭,3岁时父母先后牺牲在战场上。她14岁参军,曾是沈阳前进歌舞团的小提琴手,可1960年的一场意外导致她的右腿不能回弯,年轻的王丹成了丧失生育能力的跛脚女人。1962年,王丹被分配到长春街道印刷厂工作。1971年,孤苦伶仃的王丹与本厂患有脑瘫,右手和右脚残疾的同事刘占清结为夫妻。从此,一对同病相怜的残疾人相濡以沫搀扶着走……

“我自己都养不活自己,这孩子我可养不了!”老奶奶把孩子往地上一放,撒手不管了。“我来养吧!”王丹抱起孩子,心底异常沉重:自己和丈夫两个人的工资加在一起还不到130元啊!

刘占清见妻子一跛一跛抱回来一个脏兮兮的女婴,惊讶又心疼,二话没说就拿出家里仅有的几块钱出去买奶瓶和奶粉。王丹烧水给孩子洗澡、剪指甲,一会儿,一个干干净净的孩子出现在夫妻俩面前。抚摸着孩子粉嫩的小脸蛋,夫妻俩十分欣喜。他们给孩子起了个喜庆的名字——刘悦。可谁知道,有多少艰难在等着这苦难的一家人!

家里没有钱给孩子买玩具,平时王丹做家务时,就给她一个碟一个羹匙敲着玩。孩子一天天长大。第一次听到孩子会叫“妈妈”时,王丹激动得泪流满面。转眼到了1987年,考虑到孩子将来上学的问题,王丹决定给孩子办户口。可当她拄着拐杖到派出所询问此事时,派出所人员告诉她:办户口要交2000元。她家连糊口都困难,哪有钱交费啊?无奈之下,在下着瓢泼大雨的6月,王丹拄着拐杖找了六个小时,终于敲开了市长的家门。市长听完她说的情况后,很快作出批示,解决了孩子的户口问题。落户口的那一天是6月10日,王丹夫妇决定把这一天定为孩子的生日。

艰难岁月不屈养母教你坚强

贫困如影随形,一对残疾夫妇抚养一个捡来的女儿,谈何容易!刘占清一直患有严重的冠心病,王丹的病也一直需要治疗,再加上日常开销,他们的日子过得很艰难,甚至常常要借债。1991年春节前一个月,别人家都在置办年货,刘占清也想让妻子和女儿过个好年。这天,他恰好遇到一个在“道上”混的熟人,就开口向他借了200元,条件是春节前还,利息是50元。他知道春节前街道会发放困难补助的,到时再还上这笔钱。他把钱交给妻子就去厂里加夜班了。

没想到,小刘悦夜里忽然发起高烧,王丹摸着女儿滚烫的身子,急得眼泪都流出来了。她舍不得花钱打车,就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抱着小刘悦去医院。刺骨的寒风刮到脸上像猫抓一样痛。为了快些赶到医院,她干脆扔掉拐杖,双手抱着小刘悦走。结满了冰的路很滑,不能回弯的右腿让她无法保持平衡,她突然摔倒了。倒地时,包着女儿的小被散开了,王丹双手紧紧地护着女儿脑袋,然后重新裹好被子,咬着牙站起来向前挪。女儿的小脑袋无力地贴着妈妈的前胸,却还懂事地问:“妈妈你摔疼了吗?妈妈摔坏了,我就没有妈妈了。我们不看病了,回家吧!”“不!妈妈没事!”王丹趁机教育小女儿,“宝贝啊,妈妈告诉你:一个人活下来,不能靠天,不能靠地,一切都靠自己努力,不能一遇困难就打退堂鼓。首先咱得学会坚强啊!”

母女俩正说着话,王丹脚下突然一滑又摔倒了,这一摔很重很重,她感到臀部疼得钻心,半天不能动弹。一辆卡车从她头边疾驰而过,车轮的沙沙声听得她揪心。“妈妈!妈妈!”小刘悦急出了哭腔,却依然坚强,“我来救你!”看着被摔在路边的女儿正艰难地往这边爬,王丹吓得大叫:“悦儿!千万别过来!危险!”大卡车与母女擦身而过,带出一阵冷风,仰躺在冰冷马路上的王丹咬紧牙,一点一点地试着想翻起身,可怎么也动不了。小刘悦以为妈妈死了,终于控制不住放声哭起来,边哭边向妈妈爬过来,连声大喊着:“妈妈!你醒醒啊!”“悦儿……妈妈在这儿呢……”缓过劲来的王丹吃力地爬向亲爱的女儿,一只沧桑的大手与一只孱弱的小手在那寒夜的黑暗里彼此摸索着,摸索着。王丹终于抓住亲爱的女儿了,一把抱紧女儿,滚烫的泪水汩汩而出。

那一段路,对于母女俩来说是那么漫长而艰难,不知道摔了多少跟头,她们终于挨到了医院。小刘悦打点滴后烧退了,王丹却发起热来浑身不舒服,可王丹舍不得花钱,只好忍着。懂事的女儿在回家的路上说什么也不让妈妈背了,她紧紧牵着妈妈的手说:“妈妈,你背我又要摔跟头了。我不发烧就能自己走路了。你不是说了吗,做人首先要学会坚强!”那一夜,一个弱小的跛脚女人,牵着一个更弱小的小女孩的手,艰难地走在午夜寒风凛冽的大街上,彼此传递着温暖和坚强。

为了给小刘悦治病,借来的那200元准备过年的钱加上街道发放的困难补助全花光了。除夕的那天中午,在别人家的鞭炮声和肉香里,一家三口吃着兑水的酱油泡饭。这时,忽然进来两个黑脸汉子,王丹吓得搂着小刘悦直打哆嗦,刘占清问他们:“你们来干什么?”“干什么你还不知道吗?欠债还钱,这个理你还不懂吗?大哥让我们取钱来了,”一个穿毛领大衣的人朝他们吼着。刘占清连忙解释,但来人根本不理会。“你们放心,我保证……”刘占清保证的话还没说完,两个汉子就动起手了。他们本想拿走点儿值钱的东西抵债,可一看家里实在没有像样的东西,两人气急败坏,竟然挥起棍

子,把所有的玻璃都砸了。那是怎样的一个冬季,怎样的一个年啊!呼呼的北风吹进破屋子,彻骨的寒冷让人无处躲藏。两口子到处找塑料布堵窗,小刘悦咬着牙瑟缩在床前……

历尽磨难再苦也不离开这穷家

苦难如影随形。王丹残疾的腿经那次重摔,骨头出现多处裂纹,几年后,不幸瘫痪在床。1993年,王丹的双侧股骨头开始坏死。这时,刘占清的脑瘫也日渐严重,他半身麻木,说话吃力,两个人都只能待在家里,无法上班了。没有了经济来源,生活只好靠亲戚接济。这一年,刘悦进了二道区的育强小学。

由于没有钱,刘悦没有上过幼儿园,对于其他同学已经在幼儿园练得滚瓜烂熟的拼音和数字,刘悦学起来很吃力,而贫穷更是压得她常常在同学们面前抬不起头来。

都上三年级了,初夏里刘悦仍然穿着肥大的黑色夹克衫,那还是爸爸的一个朋友送的旧衣服;一双妈妈捡来的旧军用大头鞋更是显得臃肿而滑稽。坐在刘悦后座的同学叫李刚,学习不好,但因为父母开酒店,家里有钱,就常常欺负同学,尤其是弱小的刘悦。一次,李刚竟当着同学面嘲笑刘悦:“看你的穷鬼样!天都这么热了还穿件老头夹克,丑死了!我们班数你最丢人!”同学们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在刘悦身上,她真想找地缝钻进去啊!

中午,同学们在一起有说有笑地吃着家长精心做的饭菜,想着上午李刚羞辱的话,自卑的刘悦捧着妈妈给她带的大饼咸菜躲在教室外边的墙角悄悄地吃着。这时,李刚突然出现在刘悦面前,将一把沙子撒到她的大饼上,骂道:“穷鬼!”刘悦再也受不了了,跑进教室一边流泪一边收拾书包,然后一路飞奔回家,一头扎进病榻上妈妈的怀里哭喊着:“妈,我不上学了,我出去打工挣钱给你治病吧!”

听了女儿在学校的遭遇,王丹给女儿擦干眼泪说:“妈的病不是几个钱就能治好的,你要真想挣足够的钱给妈把病治好,就先得好好读书。人活一辈子不易,一点委屈都受不了怎么行?孩子,妈以前在部队歌舞团的时候,一个老军人团长说过的一句话,妈一辈子都忘不了。他说:人不会被别人打垮,只有自己打垮自己。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咱都要昂着头做人啊!”看着眼前瘦弱而坚强的妈妈,刘悦惭愧地低下了头:“妈,我明白了。我明天一早就去上学……”

从那天起,刘悦不再理会别人讥笑、歧视的目光,她埋头苦学,学习成绩迅速提高,她以自己的努力逐渐赢得了同学的尊敬。而她对母亲更加孝顺了。为了减缓腿部疼痛,王丹每天要吃三次止痛片,有时候没钱买药,只好咬牙忍着,豆大的汗珠淌满脸颊。有一天,刘悦捡破烂卖了两块多钱,王丹就奖励她5角钱让她买零食吃。刘悦出去一圈跑回家,把一袋止痛片拿给妈妈,王丹又感动又心疼,突然流下泪来。刘悦吓坏了:“妈,是不是很疼?”王丹一把抱住女儿,摇摇头,哭得更厉害了……

这么好的女儿,应该有更好的成长环境,不能耽误了她啊!刘悦越是懂事听话,王丹就越觉得对不起这个苦命的孩子,她觉得应该给刘悦找一个衣食无忧的家庭。夫妻俩商量后,决定把刘悦送给一个没有孩子的赵姓人家。1995年4月,王丹让刘占清借了100元钱,给孩子买了一身新衣服。晚上,他们告诉刘悦她的真实身世,刘悦先是惊讶地瞪大了眼睛,而后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似的,说:“我不信!我不信!”王丹只好把那张字条拿出来,哭着说:“悦悦,你真是妈妈捡来的孩子。妈妈对不起你,让你跟着妈妈吃苦这么多年。为了不让你受苦,爸妈给你找了个好人家,让你将来能受到好的教育。听妈话,去吧!”“我哪儿也不去!”刘悦哭成了泪人,死活不答应。

晚上,王丹摸着孩子稚气的小脸,泪眼模糊:这个苦命的孩子已经在她身边待了10年,她哪里舍得离开孩子啊!可她又怎忍心让孩子和自己一起承受生活的艰难!

第二天早上,王丹给孩子换上了新衣服,刘悦以为爸爸妈妈不准备把她送人了,便高高兴兴上学去了。可等她放学回来,见家里来了两位穿着讲究的中年男女,身边还带着新书包。刘悦意识到了什么,直往王丹身边躲。王丹把刘悦拉到中年人身边,让她叫赵叔、赵婶。赵婶满心欢喜地把刘悦搂在怀里,刘悦下意识地挣脱着。当两位中年人领着刘悦一走出门,刘占清急忙关紧门,眼泪汹涌而下。刘悦挣脱赵婶的手就往回跑,撞开门,抱着刘占清的双腿跪下,哇哇大哭起来:“爸爸,妈妈,我不离开你们!你们就是我的亲爸亲妈,就是捡破烂、要饭吃我也不离开你们,我要和你们生活一辈子。你们不是说要我考大学吗?我听话,我会好好学,我一定考上名牌大学,将来好好孝敬爸爸妈妈!求你们不要让我走,行吗?”那是怎样的心痛啊!见一家三口抱头痛哭,站在门外的中年夫妇直掉眼泪,悄悄地离开了……

特别报答捡来的女儿上清华

刘悦知道养父母为了供养自己所遭受的磨难,从小就异常懂事。她每天上学都带着一个装废品的尼龙袋,放学的路上,她细心地四处搜寻,捡废纸、饮料瓶子,换些钱补贴家用。

刘悦知道,真正要报答父母的恩情,只有靠自己最优秀的学习成绩。可落后的英语成绩一直在折磨着好强的刘悦。因为初中时英语基础比较弱,高中的英语课对刘悦来说简直是一种煎熬,她的发音听起来十分别扭,常常引起同学的哄笑。一天,刘悦吞吞吐吐地对妈妈说:“别让爸爸给我送饭了,攒着钱,给我买一个复读机行吗?”说到“复读机”的时候,刘悦的声音微弱得几乎听不见,但王丹听来却如雷贯耳。从那晚开始,她就把家里的碎布找出来缝成“大块布”,打算五毛钱一块卖给车厂做抹布。王丹从早到晚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缝着,一直干到深夜,每天咬牙坚持缝十几块。等她放下手中的活休息时,病腿就因长时间血流不畅肿胀发紫,要揉老半天才能动弹。为了尽快攒够钱,家里不买菜,就用盐水拌饭吃。

三个月后的一天,刘悦放学回家见到了心爱的复读机,激动地叫着:“谢谢爸爸妈妈!”王丹欣慰地笑了。是的,只要能给女儿带来幸福快乐,她就是割身上的肉也在所不惜啊。刘悦扳过妈妈的手和腿,看着看着就流下泪来……

刘悦的英语成绩开始稳步提升,高三开始,她的总成绩一直处在年级前三名。高考的前一天,刘悦把自己学过的课本全卖了,她不给自己留下一点退路——她知道爸爸妈妈为了供养她有多艰难!她一边整理心爱的旧书本,一边坚决地对爸爸妈妈说:“我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学,我会让你们为我这个女儿而骄傲的:”王丹摸着女儿的脸,疼爱地宽慰道:“别给自己太多压力,凡事尽心尽力去做就好,不要太在意结果。你就是考不上大学,也还是妈妈心目中最优秀的孩子。”

2005年7月14日,当刘悦考上清华大学的消息传开后,左邻右舍都沸腾了!一个瘫痪在床的养母把一个捡来的弃婴送进了清华园,这真是人间爱的奇迹啊!刘悦望着妈妈花白的头发和爸爸那已变秃的头顶,望着他们满脸沧桑的皱纹,她的心在流泪:为了自己,他们几乎耗尽了生命啊!刘悦决心用一生一世的努力来回报养父母的浩荡恩情。窗外传来《懂你》那首歌,刘悦望着病榻上的养母,含着眼泪轻声哼唱:“多想告诉你/其实你一直都是我的奇迹/一年一年,风霜遮盖了笑颜/你寂寞的心有谁还能够体会/是不是春花秋月无情/春来秋去,你的爱已无声/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唱着唱着,刘悦和苍老的养母都泪水涟涟,眼泪滴落在录取通知书“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那几个醒目的大字上……

幸福来得那么突然,然而喜悦之后,残酷的现实又让这一家人愁眉紧锁。为了凑够刘悦的学费,家里欠了1万多元的债。王丹老两口每月410元的低保费,连孩子的伙食费都难保证。为了减轻父母的压力,每个节假日,刘悦都坚持去做家教,挣点儿生活费。为了节约,刘悦常常只喝粥吃咸菜,一块钱一个的馒头,她买一个总要吃两顿。

2006年6月10日是刘悦的20岁生日。前一天,她收到了妈妈寄来的300元钱,附言栏里只有16个没带标点的字:我儿生日快乐家中都好勿念坚强自立。生日那天,同室的伙伴给她买了蛋糕。吹灭了蜡烛,当大家嬉闹着问她许的什么愿时,刘悦突然流泪了。同学们都不知道刘悦的身世,更不会知道,刘悦每年生日都不是在为自己祈祷。

“如果上天只能实现我一个心愿,那我只希望爸妈的身体能好起来,活到百岁;如果还让我许一个愿,我希望自己能考上研究生,将来找份好工作好好报答爸爸妈妈。”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刘悦透露,“这个暑假我不准备回家了,留下来多做几份家教。”采访结束,刘悦到学校食堂吃饭。望着刘悦瘦弱的背影,我们无须猜测,中午的餐桌上,她的碗里又将是只能吃个半饱的米饭和廉价的菜汤——为了省钱,她已很久没有吃过肉了……

猜你喜欢
王丹女儿妈妈
两个“倍半”巧解题
战“疫”之士
鸟妈妈
和女儿的日常
我的妈妈是个宝
不会看钟的妈妈
On the Category and Conceptual Process of Metaphor
OntheEssentialIngredientsofModernCulturalSyllabus
妈妈去哪儿了
女儿爱上了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