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的生活

2007-02-06 08:48
中国新闻周刊 2007年2期
关键词:雷曼东德监听

王 强

与几年前风靡世界的另一部德国电影《再见,列宁》不同,《窃听风暴》并非是对昔日东德的怀旧之作,相反,它揭示了东德政权丑恶的一面

《窃听风暴》是2006年德国最风光的一部电影,叫好又叫座,获得了四项巴伐利亚电影节大奖,七项德国电影奖,被认为是争夺今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大热门。

与几年前风靡世界的另一部德国电影《再见,列宁》不同,《窃听风暴》并非对昔日东德的怀旧之作,相反,它揭示了东德政权丑恶的一面:东德秘密警察对其公民实施的全面监控。东德政府当年对其民众的监控程度之大,令人震惊:在总人口1800万的东德人中,有600万人受到秘密警察的监控,相当于每3个东德人中就有一个受到监控。

《窃听风暴》开始于1984年,是柏林墙被推倒前的5年。东德秘密警察韦斯勒奉命对作家德雷曼及其女友西兰进行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监听,希望找到作家反政府的“罪状”。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监听过程中,韦斯勒的心态逐渐发生了变化,反而同情其监控对象,于是发生了一系列奇特的事件。

窥探他人的生活,这是电影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故事模式,希区柯克的《后窗》、科波拉的《对话》和奇耶斯洛夫斯基的《情戒》都是这方面的经典之作。《窃听风暴》采用了这一模式,有什么创新之处吗?

希区柯克等人电影中所表现的窥探,更多的是一种个人行为,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关系不大。《窃听风暴》则不同,它所反映的窃听具有非常明确的社会历史背景,是与特定的社会体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影片中的窃听活动,是由政府组织进行的,是一种体制性的群体行为。作为执行窃听行为的秘密警察,他们与被监听对象并没有个人情感的纠葛,他们只是在执行任务。但是,影片让我们看到,监听行为不仅对被监控者形成巨大的伤害,而且也会毒化监听者的心灵,使他们丧失人性。

表现冷战结束前东欧社会的电影,为了讨好西方,很容易落入一个善恶二元对立的模式,变成抽象的自由观念的图解。《窃听风暴》在这方面处理得比较好,没有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窃听风暴》在处理作为正面人物的作家德雷曼及其女友西兰时,没有把他们塑造成英雄,而是很真实地写出了他们普通人的一面,他们的无奈和怯懦,他们在片中几乎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他们真正打动人的,就是对真爱的渴望,对现实的关注。

而有意思的是,韦斯勒这位精明干练的秘密警察,当他通过监听逐渐了解了德雷曼和西兰的生活后,对身为女演员的西兰产生了兴趣,正是她的不幸遭遇,使他开始怀疑自己为之服务的政权。

西兰是东德一位著名女演员,她的美丽引来了东德文化部长的垂涎,这位部长利用手中的权力,强迫西兰每周一次与他约会。为了彻底占有这位美丽的女演员,部长才下令监听西兰的男朋友,想要借机铲除他。

韦斯勒在监听过程中,发现了这一内幕。影片中有一场戏,德雷曼知道女友西兰与部长的关系后,非常难过,但他没有责备西兰,只是请求她不要为了他做出这样的牺牲。这是全片中最动人的一段对话。韦斯勒也被深深打动,开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我们可以说,正是西兰的美丽与不幸,唤醒了韦斯勒心灵深处的良知。这样处理比较真实可信。

《窃听风暴》一片在色彩的运用上颇具匠心。整部片子的色调非常灰暗,尤其是在韦斯勒出场时,都采用的是冷冰冰的灰色,色彩压抑单调,暗示出这一人物内心的麻木冷酷。与之形成对照的,则是德雷曼和西兰家中的环境,色彩明亮,暗示出他们两人的生命力。

英国著名作家奥威尔在其经典小说《1984》中,描绘了一个噩梦般的、公民受到全面监控的社会。进入21世纪,科技的发展似乎印证了奥威尔的担心,借着反恐之名,西方政府对公民的监控越来越全面。这一现象日益引起人们的警惕,如何防止政府滥用权力,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窃听风暴》描述的是一个过去的时代,但是,谁能保证类似的现象不会重现呢?这也许是本片更深一层的意义吧。

猜你喜欢
雷曼东德监听
路基石方爆破降低炸药消耗量研究
追忆东德美好时光
穿越25年:柏林墙倒塌时
监听“有”道 ——杰夫(美国)
德国争论禁止东德标志
论秘密监听的立法问题
收购与兼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