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少年皇帝向外戚夺权的宫廷政变

2007-05-14 09:07许禾钢
知识窗 2007年4期
关键词:宦官贵人兄弟

许禾钢

外戚和宦官专权是东汉朝廷的一大特色,这与东汉皇帝大多短命不无关系。由于皇太子幼年登基,于是朝廷里的戚宦势力便有了可乘之机,他们利用特殊身份攫取权力,把持朝政,小皇帝则沦为听凭摆布的傀儡。汉和帝就是这样一位皇帝。不过这位少年天子并不甘心做别人掌中的玩偶,他策划了一场夺权政变,一举改变了自己的傀儡命运。

外戚专横

汉和帝刘肇(79~105年),汉章帝的第四子,生母为梁贵人。刘肇只是汉章帝八子中普通的一个,是后宫中的明争暗斗把他送上了皇帝宝座。由于窦皇后没有儿子,起初,章帝立的皇太子是宋贵人生的三子刘庆,窦皇后害怕宋贵人母凭子贵危及自己的皇后地位,就唆使宫女诬告宋贵人姐妹作蛊害人,逼得她们自杀,太子刘庆因此被废。章帝遂改立梁贵人的儿子刘肇为皇太子。窦皇后依然心有不甘,她转而又迫害梁贵人,致梁贵人忧郁而死。梁贵人死后,窦皇后把刘肇据为己有。这样,年仅4岁的幼儿刘肇最终成为汉章帝的法定继任者。

公元88年,年仅32岁的汉章帝刘炽突然病逝,不满10岁的太子刘肇登基做了皇帝,尊窦皇后为皇太后。由于刘肇年幼,窦太后以“佐助听政”为由接管了朝政大权。窦太后多年的处心积虑为的就是这一天,她不失时机地给自家窦氏兄弟来了个集体大升迁,哥哥窦宪由虎贲中郎将升为侍中,“内干机密,出宣诰命”;弟弟窦笃接任虎贲中郎将,统领皇帝的侍卫;弟弟窦景、窦瑰并任中常侍,负责传送诏令和统理文书。在窦太后的精心安排下,窦氏兄弟“皆在亲要之地”,朝廷已然成为窦氏的天下。

得到太后撑腰的窦氏兄弟,专横跋扈,为所欲为。明帝永平年间,朝臣韩纡曾审理过窦宪的父亲窦勋犯罪案,窦勋坐狱被诛,对此,窦宪始终怀恨在心,一直寻机报复,但韩纡已死,窦宪就让父债子偿,派刺客刺杀了韩纡的儿子,并以其首级祭奠窦勋。对皇族王侯窦宪也敢下毒手。刘縯的曾孙都乡侯刘畅来到京城为章帝吊唁,不知什么原因得罪了这位当朝权贵,结果惨遭窦宪暗杀。但都乡侯毕竟是皇族,案发后朝野哗然。为逃避罪责,窦太后给这位鲁莽的兄长派了一个差,叫他带兵攻打北匈奴,以转移人们视线。

深宫密谋

窦宪拿出看家本领在塞北全力出击北匈奴,竟然大胜而归。都乡侯遇害之事无人再提,而窦宪则升任大将军,封武阳侯,食邑两万户。同时,窦笃升任卫尉,窦景和窦瑰升任侍中。一时间窦氏“权贵显赫,倾动京都”。尚书仆射郅寿、乐恢不顺从窦氏兄弟,相继被逼自杀。慑于外戚的淫威,“朝臣震慑,望风承旨”。窦景仗势横行不法,放纵奴仆拦路抢劫,掳掠妇女,弄得“商贾闭塞,如避寇雠”而有司却“莫敢举奏”。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帝逐渐懂事,对自己的傀儡身份和外戚的恶行开始不满,遂萌生亲政之意。永元三年(91年),13岁的和帝加元服,这无疑是向世人宣告自己已经成人。这一年,和帝巡视长安,诏窦宪前往会见,一些大臣竟然要求以叩拜之礼迎接窦宪,并呼其“万岁”。虽然这项荒唐的提议被尚书韩禾夌断然否决了,但却深深刺痛了和帝的自尊心。

机会终于在外戚的步步进逼下出现了。贪得无厌的窦氏兄弟欲壑难填,竟然将贪婪的目光射向了皇帝。窦宪与女婿郭举及其父郭璜等,经过一番密谋,准备杀害和帝,篡夺刘汉政权。

窦宪的阴谋被人密报给和帝。和帝深知窦宪阴狠毒辣,自己随时可能遭遇不测,必须先发制人,赶在外戚前动手,否则不仅将痛失良机,自己性命也将不保。

由于外戚势力无孔不入,以至于和帝与内外大臣单独接触都十分困难,唯一能够与外界保持联系的,就是身边的宦官。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和帝决定孤注一掷,将全部筹码压在一个宦官身上,此人名叫郑众。

郑众的确没有让和帝失望,这位中常侍钩盾令(负责宫内河池苑囿的宦官)的确不同于一般宦官,章帝时他就是中常侍,长期在皇帝身边服侍,而且处事谨慎,颇有心计。更加难得的是,此人痛恨外戚,对皇室忠心不二。和帝将其视为唯一可以信赖的心腹,把自己的处境和想法向他和盘托出,谁知郑众早有此意,两人一拍即合。这样,一个诛灭外戚集团的计划秘密迅速展开。

此时的外戚集团核心人物窦宪并不在京城,他正统帅大军镇守着千里之外的凉州。为确保行动的成功,将外戚集团一网打尽,和帝一方面诏令窦宪来京辅政,一方面密令自己的三哥清河王刘庆从大哥千乘王刘伉处借取《外戚传》,让郑众加以整理钩稽,他认真阅读,从先帝诛除外戚的事例中汲取经验教训。不久,耀武扬威的窦宪从凉州赶回京城“辅政”。

闪电抓捕

决定命运的时刻来到了。永元四年(92年)六月一个寂静的夜晚,突击抓捕窦宪及其党羽的行动悄然开始。和帝亲自坐镇北宫,指挥这场特殊的政变。他命令司徒兼卫尉官丁鸿,屯兵南、北宫,紧闭城门;同时,命令执金吾、五校尉等,分头捉拿策划谋反的要犯郭璜、郭举父子和邓叠、邓磊兄弟,将窦氏羽翼一举剪除。天亮时分,派兵包围窦家,谒者仆射直入其内,宣读和帝诏书,收回窦宪大将军印绶,改封为冠军侯,并限令与其弟窦笃、窦景等各回封地就职。

由于和帝的部署极其严密,窦党事前未看出任何蛛丝马迹,闪电般的抓捕行动令他们措手不及,束手就擒。郭璜、郭举、邓叠、邓磊被即刻下狱处死。

和帝没有立即处死谋反元凶窦氏兄弟,他之所以这样做是考虑窦氏兄弟毕竟身份特殊,但主要还是感念窦太后的养育之恩。不过,这也仅是他宽慰窦太后的一个权宜之计。吃尽了外戚苦头并且已从先帝那里学会了帝王之道的他不会再干出养虎遗患的傻事,待窦氏兄弟回到封地后,和帝一纸诏书,迫令他们全都自杀了。窦氏四兄弟中只有窦瑰没有参与策划谋反,才得以保全了性命。

一场惊心动魄的宫廷夺权斗争在极其平静的氛围中结束了,整个过程周密严谨,干净利落。很难想像,这一杰作竟然出自一位14岁的少年之手。在这场你死我活的较量中,东汉第一个势力强大的外戚集团覆灭了,少年天子刘肇以其超人的胆略和智慧赢得了政权和尊严,令世人刮目相看,为自己的帝王生涯书写了最为得意的一笔。

公元105年(元兴元年),26岁的和帝依然没有逃脱东汉皇帝多短寿的宿命,病逝于洛阳皇宫的章德前殿。

在和帝夺权中立下头功的宦官郑众,自然得到了和帝的丰厚回报,先是升任皇后近侍官首领大长秋,后又被封为巢阝乡侯,开了宦官封侯的先例。然而正是和帝对宦官的过分依赖和放纵,为他身后开启了东汉宦官弄权的黑暗时期,这恐怕是和帝始料未及的。

猜你喜欢
宦官贵人兄弟
三国鼎立之袁绍杀宦官
寻找你的职场贵人
公平交易是外交准则
三国鼎立之袁绍杀宦官(下)
跟你做兄弟是会上瘾的
贵人从“贱人”中产生
落难两兄弟
恶搞版《奔跑吧兄弟》
《奔跑吧兄弟》搞笑逗图
“我”就是自己的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