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07-07-23 03:54李清树
中国经贸 2007年6期
关键词:全省消费社区

李清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07年工作时指出,要正确处理好投资和消费、内需和外需的关系,最根本的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上,再次强调要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坚持扩大内需方针,重点是扩大消费需求,特别要扩大农村消费需求。为贯彻党和国家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重视和加强扩大消费工作,近日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消费的意见》,从增加居民收入、培育消费热点和消费主导型城市、开发农村消费市场、完善消费环境等方面提出了22条指导性意见和相应的政策措施。文件的出台将对我省扩大消费工作起到移极的推动作用。

努力培育和扩大消费需求,是实现生产和消费的良性循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所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近年来,全省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消费规模不断扩大。2006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80.47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增速比全国平均不平高出1.8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119.87亿元,增长17.4%;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760.60亿元,增长13.4%,城乡增幅差距继续缩小。

分析制约消费的主要因素,除了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和住房价格过高等,导致居民的即期消费能力不足之外,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原因:一是居民消费观念滞后,消费信贷手续繁杂,制约了居民的信贷消费。二是城乡市场体系,特别是农村市场体系还不健全,新型流通业态的市场占有份额较低。三是服务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服务性消费比重小。2006年河南省第三产业增加值3652.27亿元,占GDP总量的29.3%,低于全国10个百分点。四是市场经济秩序不规范,消费品质量、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居民的消费信心。

扩大消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工作涉及面广,需要多部门的协作配合,多方面改革政策的配套推进。就商务系统来讲,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要认真贯彻省政府文件精神,把扩大消费作为重点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加快城乡市场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商务富农工程、放心消费工程和服务进万家工程,努力开拓市场,扩大消费,优化消费结构,改善消费环境,促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积极推进流通现代化

一是进一步完善河南省重点流通企业联系制度,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培育一批有知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流通企业。重点做好零售企业分等定级工作,提升大型零售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引导零售业规范发展。2007年要完成省会郑州市的百货业分等定级工作,为参加全国1000家大型超市的分等定级做好前期准备。三是认真落实国家和我省鼓励连锁经营发展的政策措施,扩大连锁经营的领域和范围。四是加快发展商业物流,选择试点,探索重点商品物流配送模式,积极争取商务部中西部物流中心建设的资金扶持。五是抓好商务部即将出台的《关于加快内贸流通领域电子商务发展的指导意见》的贯彻落实工作,选择培育试点企业,推动我省流通企业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抓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百市场工程”建设

一是进一步加强各有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减轻农家店的税费负担,扩大农家店的服务功能。抓好“万村干乡市场工程”示范县的规范、提高工作,最大限度地放大示范县的带动作用,推动全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上质量、上水平。2007年要在全省所有县和省辖市辖区的乡、村全面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和改造“农家店”10000家左右。力争2005年、2006年确定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县的“农家店”覆盖率,在乡镇达到80%以上,在行政村达到50%以上2007年新推开的县“农家店”的覆盖率在乡镇达到50%以上,行政村达到30%以上。要通过努力,到2010年,实现“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覆盖全省100%县市、85%以上的鄉镇和70%以上的行政村。二是积极实施“双百市场工程”。选择一批农产品骨干批发市场和流通企业,纳入商务部“双百市场工程”进行重点培育。力争用3年时间,通过试点企业的示范带动,完成全省约70家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任务,20家农产品流通企业超市销售农产品的比例达到25%以上,进一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规范发展餐饮业,扩大餐饮消费

一是制定出台河南省《进一步加快全省餐饮业发展的意见》,采取积极的扶持和引导措施,大力提高“豫莱”技术含量,挖掘、宣传豫莱丰厚的文化内涵,推动餐饮品牌建设,扩大豫菜市场份额和影响力。二是充分发挥餐饮行业协会的作用,指导餐饮行业协会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健全行规、行约,积极举办各种形式的餐饮文化交流、培训、展示展览等活动,促进餐饮企业规范经营、有序竞争,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三是按照《酒家酒店分等定级规定》国家标准,开展全省酒家酒店分等定级工作。从帮助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入手,推动企业实现从传统管理模式到现代管理模式的转变,促进企业管理素质和管理效益的全面提升。力争“十一五”期间,河南省餐饮业零售额年均增长13%以上,到2010年达到900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15%。

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商业

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以“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为主题,按照规划优先、市场取向、便民利民、网点连锁的原则,依托城市社区,重点开展社区商业示范区创建活动,实现城市社区居民购物、餐饮、维修、美容美发、洗衣、家庭服务和再生资源回收等生活需求在社区内得到基本满足,促进社区商业网点配套和服务水平升级。重点抓好两项工作:一是创建和培育商业示范社区。宣传推广焦作、郑州、洛阳等试点城市发展社区商业的先进经验,通过经验交流和经验推广,探索促进社区商业发展的模式和途径。二是积极培育社区商业骨干企业。选择规模大、有实力、积极性高、已在社区开设网点的企业作为骨干,进行扶持和培育。

拓宽农民致富渠道,促进农村消费

一是积极实施“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抓好商务信息应用骨干的培训和农产品数据库、公共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定期举办农产品网上对接交易会,解决农民“买难卖难”问题。二是进一步完善城乡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办好《商务天气预报》,为政府决策、行业管理、企业经营和居民消费提供信息服务。三是抓好“出国门、富万家工程”建设。加强协调,利用政府各部门的政策资源支持全省外派劳务发展。全力抓好外派劳务基地县、专业基地、培训中心的软硬件、网络系统与人才资源库建设.加大地方政府对外派劳务工作的支持与服务力度。要加大工作力度,促进全省外派劳务跨越式发展,力争2007年全省外派劳务人数比上年增长20%,达到近3万人;到2010年实现全省没有外派劳务空白县的目标。

加大市场整治力度,优化居民消费环境

一是围绕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重点对象、重点时段,组织开展食品和餐饮卫生专项整治活动,组织好“农村食品市场整顿年”活动,阻止假冒伪劣食品向农村转移。二是围绕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使用、广告、价格等方面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医疗器械行为。三是围绕打击非法行医、整治非法广告和打击商贸领域欺诈行为三条主线开展打击商业欺诈专项行动。四是深入开展打击私屠滥宰、制售病害肉、注水肉、劣质肉等不法行为,抓好生猪屠宰企业资质等级认定工作,促进生猪屠宰企业改造升级。五是加强商业诚信体系建设,探索建立信用信息基础平台和综合查询平台,推动行政管理部门信用等级分类监管和部门间信用监管信息共享,形成共筑诚信的合力,逐步建立守信褒扬和失信惩戒机制。

猜你喜欢
全省消费社区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忻州市:光伏扶贫总量全省第一
我省初步建成全省湿地保护体系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影像社区
消费舆情
影像社区
前三季度山东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占全省94%
信用消费有多爽?
影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