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

2007-07-23 03:54丁卫杰
中国经贸 2007年6期
关键词:印度人卢比石油

丁卫杰

独立后,印度对外经济联系主要限于从事国际商品交换、引进外国资金、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以及开展对外经济技术援助等。20世纪50年代末,印度企业开始跨越国界、投资海外。1956年印度比拉财团在埃塞俄比亚投资建立纺织厂。这是印度最早的海外投资。60年代末,印度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处于摸索阶段,发展缓慢。海外投产的只有8个制造企业、一个服务行业,印度总投资4000万卢比。70年代印度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显著发展。1969年,印度政府颁布了《垄断及限制性贸易行为法》,限制大型私营企业在国内的扩张,从而间接推动大型财团向海外投资。80年代,印度对外投资进一步深化。到1983年12月,印度企业同外国签订合资企业协议共228项,其中已投产140项,印方投资6.255亿卢比;在建项目88项,印方投资5.957亿卢比,对外投资总计约12.2亿卢比(约合1.22亿美元)。90年代,拉奥政府经济改革后,印度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一步发展。印度对外直接投资由1996年的6亿美元增长至2003年的51亿美元,投资量逐渐增大。到1995年底,印度在国外已开业的企业总共只有5家,投资额为22.2亿卢比。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印度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一直呈增长趋势,特别是在制造业和信息技术领域。印度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也从1996年的6亿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51亿美元,在发展中国家中列第14位。进入21世纪以来,印度企业加快对外直接投资的步伐。2001~2003年印度企业每年对外直接投资11亿美元,按照印度储备银行公布的数字,2003~2004年度印度对外投资增加到15亿美元,使对外投资总额达到66亿美元。印度企业对外投资呈现出诸多特点。

以寻求资源为主

印度属于大陆型的发展中大国,资源比较匮乏,长期以来,印度都靠进口石油和天然气满足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印度社会经济发展的加速,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需求迅速上升,印度国内石油、天然气生产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印度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印度政府近年来不断完善能源安全战略,印度能源企业积极“走出去”,加快海外能源的开发和收购步伐,以保证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ONGC)下属的维德希有限公司(Videshltd)近年来采取措施寻求以参股方式开采阿塞拜疆的石油资源,与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公司(Socar)共同组建合资企业,并参股其他中亚国际石油财团。为确保本国对石油天然气的需求,印度政府对波斯湾国家、俄罗斯以及非洲、南美洲国家开展了石油外交工作。波斯湾国家与印度有着传统的联系,俄罗斯是印度第二大油气供应国,非洲国家位居第三。目前,印度在寻求得到俄罗斯若斯奈伏特公司15%的股份。参与企业均为印度有实力的石油、天然气公司.如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ONGC)、印度国家石油公司(IOC)、印度石油有限公司(BPLC)、印度天然气有限公司(GAIL)、印度斯坦石油公司(HPCL)。在国外开辟石油和天然气来源成为印度社会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主要由公营企业开展对外投资来实现。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印度石油公司、印度煤气公司等印度公营公司,在越南、俄罗斯、伊拉克、伊朗、苏丹、缅甸、利比亚、印度尼西亚和美国等世界各地,进行多项勘探和开采工程私营里拉安斯石油公司近两年也参与对外石油投资。私营里拉安斯石油公司近两年也参与对外石油投资。从2010年起,这些项目年产原油1300万吨到1500万吨,年净收入可达10亿美元。

投资区域相对集中

目前印度各行各业的海外收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显示出在世界市场的竞争愿望和能力。90年代前,印度对外直接投资区位上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其中以东南亚国家为主,占有近50%的印度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到1980年8月,亚洲、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吸引了近90%的印度对外投资,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则只有10%。到1983年,在印度海外合资企业中,已投产项目140项,印度总投资5.58亿卢比,其中在发展中国家投资114项,占总数的81%,投资金额5.43亿卢比,占总量的97%。从1975年到1990年,印度对外直接投资中,投资发展中国家的项目共165个,占总投资项目的72%,投资金额1.92亿美元,占总投资量的80%。作为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印度跨国公司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劣势使其在发达国家难有立足之地。实行经济自由化改革以来,印度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区位上有了显著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前,约86%的印度对外直接投资流向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而在90年代,有将近60%的对外直接投资是流向了发达国家。从1991年到2001年3月的印度对外直接投资中,投资于发展中国家的项目共1176个,占总投资项目的46%;投资金额17.20亿美元,占总投资量的40%。而投资于发达国家的项目共1386個,占总投资项目的54%,投资金额25.43亿美元,占总投资量的60%。就具体国家而言,美国是印度最重要的海外直接投资目的地。1996~2003年,流向美国的直接投资占印度同期对外直接投资总量的19%,同时,英国和法国也正在成为印度重要的直接投资目的国。

投资方式多样化

20世纪90年代前,印度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由于受到资金及政府政策的限制,方式上主要以举办合资企业为主。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方式逐渐增多,除举办合资企业外,创建独资公司逐渐成为一大投资方式。近几年来,跨国并购成为印度企业进军海外市场的一个重要模式,同时也成为印度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1996~1999年,印度企业参与全球跨国并购的案例为60起,而在2000~2003年期间,这一数字则达到182起。2003年以来,印度各行各业海外收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潮,不管是汽车零部件、制药、运输还是电信业、软件业,印度企业正显示出在世界市场上展开竞争力的愿望和能力。2004年初塔塔钢铁公司以2.88亿美元收购新加坡纳特钢铁公司,欧盟亦批准印度诚实集团对德国聚醋行业主要生产商特里维拉公司的收购。印度石油公司以6亿美元购买印尼石油天然气公司40%股份,另一家印度公司对澳大利亚铜矿的第三次收购亦开始;印度马亨德拉公司与中国江陵拖拉机公司签订合资建拖拉机厂备忘录,印方占80%股份印度锻造公司以2800万欧元收购了德国CDP公司的锻造业务,从而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锻造集团;兰巴克西制药公司以7500万美元收购一家法国公司。据美国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统计,仅2005年头8个月,印度公司共收购了62家海外公司,耗资17亿美元,相当于2001年全年的4倍。美国

的《国际先驱论坛报》感叹道:“印度公司正在悄悄地蚕食世界经济。”

对外投资规模较小

尽管印度企业对外投资地域十分广泛,也涉及到众多行业,但其投资量相对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却是很小的,甚至也不能和韩国、巴西、香港、台湾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相提并论。印度财政部长奇丹巴拉姆说:“虽然与世界标準相比,印度对外投资数额比较小,但我认为这仅是一个开端。”60年代末,印度在海外企业的总投资只有4000万卢比,投资最小的是在斯里兰卡建立的一个玻璃厂,只有5万卢比,最大的是在肯尼亚建立的一个毛纺织厂,也不过1890万卢比。到1980年,印度对外投资总存量约1.16亿美元,其中已投产企业118个,印方投资3.57亿卢比(约合4460万美元),在建项目87个,印方投资5.69亿卢比(约合7120万美元)。在整个80年代,相对于一些新兴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印度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量依然较小,与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相比,更是微不足道。但是印度的对外投资是在不断增加的。2001~2002年度印度批准境外投资905项,协议额为30.256亿美元,实际投资额为9.749亿美元。2002~2003年度批准1029项,协议额为14.703亿美元,实际投资8.4718亿美元。近3年实际投资分别为15亿美元、45亿美元和75亿美元。据格兰特桑顿公司的研究,2006年印度企业境外收购266宗,金额为153亿美元,名列世界境外收购排行榜的第5名,仅次于西班牙、美国、德国和澳大利亚。印度企业的平均境外收购规模也从3年前每次1000万美元上升到4200万美元。同年印度的对外投资额也超过100亿美元。虽然从世界标准看这些收购协议额并不算大,但它反映了印度企业生产结构和投资战略的巨大变化。

种族纽带联系

印度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深受种族纽带的影响。海外印度人在海外落脚和奋斗的过程中,渐渐地形成了较强的实力尤其是经济实力。海外印度人在经济上不断崛起,年收入总额已高达1600亿美元,相当于印度国内年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他们在居住国已经占据了相当的经济地位。随着海外印度人经济上的成功,他们对其居住国的政治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大。在世界各地,海外的印度人曾出过3位总统,3位总理,68个部长和250多位议员。除了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影响力外,海外印度人在科技、文化等诸多方面也具有不小的影响力。特别是在科技方面,海外印度人对所在国和世界的科技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海外印度人在印度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他们平均每年140亿美元的汇款是印度最大的外汇来源。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显示全世界移民每年以正式途径寄回原籍国的侨汇达800~1000亿美元,而海外印度人的侨汇总额就占1/7。斯坦福大学的一位经济学家称,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的投资高潮中,海外印度人对祖国的直接投资接近6亿美元,占同期外商在印度直接投资总额的30%。印度科学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尤其是IT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海外印度人的贡献。上世纪80年代,在美国硅谷的印度人与祖国的联系使印度企业捕捉到商机。印度软件和服务得以在西方市场上捷足先登,并很快上升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软件出口国。2006~2007年度印度信息产业产值(包括硬件)达478亿美元,占GDP的5.4%,其中软件和服务出口额达310亿美元。在IT领域经营成功的美籍印侨对祖国投资数额相当高。海外印度人近年来对印度投资的绝对数目在急剧增加。世界各国的海外印度人尤其是欧美国家的海外印度人把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带回自己的祖国,连同资金投入印度经济的各个领域;先进的科学技术也连续不断的流向印度国内,对印度经济各行各业帮助很大,特别是对印度建立世界一流的IT产业至关重要。TCS公司的负责人柯里(F.C.Kohli)对印度软件业的推动不遗余力,被称为“印度软件之父”。

结束语:随着印度经济快速增长,众多印度公司的利润迅速增加,从而在印度涌现出一批新的跨国公司和经济财团。印度经济发展和印度公司利润的增加,给大多数进行海外收购的印度企业提供了充足的资金。2004年初,印度储备银行宣布放宽对本国公司的对外商业借贷限制,以支持印公司在国外设立合资、独资公司以及印公司在海外的公司兼并、盈利等业务活动。同时,印度政府正在考虑出台鼓励企业参与国外企业兼并活动的政策和对集团公司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快印度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因此,近年来印度国内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和政府的积极支持有效地促进了印度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印度企业对外的直接投资的步伐明显加快了。

猜你喜欢
印度人卢比石油
经验
以退为进
石油PK太阳能
毕恭毕敬
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数字
假如地狱里发现了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