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中的英国石油集团

2007-07-23 03:54
中国经贸 2007年6期
关键词:炼油厂执行官布朗

孙 斌

英国石油集团的总部座落在树荫掩映的伦敦圣詹姆士广场,这里的领导层正面临着辞职离任的严峻形势。1月中旬,由美国前国务卿詹姆斯·贝克领导的工作组针对这个能源巨头一连串不良表现如期发布一份报告。英石油本已名誉扫地,而这一调查报告的发布将进一步令其雪上加霜,并且很可能会加快该集团首席执行官约翰·布朗离职的步伐,而在这之前他一直是英国一位大名鼎鼎的企业领袖。

约翰·布朗担任英石油的首席执行官已经11年了,在此期间,他把英石油从业绩平平的普通企业转变成为一个竞争力极强的赚钱机器。其中5年间,布朗成功进行了5宗大笔交易,包括1 998年以6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阿莫科石油公司(Amoco)、2000年以3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阿科石油公司(Arco)。但是在追求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布朗可能忽视了一些问题的重要性,而正是这些问题使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2005年,英石油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得克萨斯市的炼油厂发生了一起事故,造成15人死亡并引发了一系列沸沸扬扬的官司。

美国化学安全与危险调查局(CSHIB)是一个监管炼油厂生产安全的联邦机构,该机构已着手调查得克萨斯市的爆炸事故。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调查局的主席卡罗琳·梅里特对英石油的谴责和批评越来越严厉。据梅里特说,英石油在很多环节上疏忽大意,从而导致了得克萨斯的爆炸事故,公司一味削减成本却对安全因素估量不足,对炼油厂日益严重的安全隐患置若罔闻,而这个炼油厂早在2004年就连续发生了3次灾难性事故。梅里特说:“你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人人都知道安全第一。”她还说,调查人员发现的安全过失行为使她感到十分震惊,因此,她建议由英石油出资,进行一次针对公司安全和维修状况的独立调查活动。

业内人士表示,这种情况也许应该部分归咎于布朗对石油工业的观点看法,他把石油工业看作是与竞争对手(如壳牌和埃克森)进行的一场象棋比赛。一位相关人士曾经表示:“约翰·布朗也有担忧的事情,但是他的兴趣点只放在占领新的业务领地上。”显而易见,炼油业不在“新领地”的范围内。炼油业是一项利润率较低的业务,而英石油一直强调的是削减成本。英石油的管理人员表示,他们意识到得克萨斯的炼油厂需要维修,但是公司一直置若罔闻,待到采取行动已经为时太晚。在英石油的体制下,管理职能分散,这种体制鼓励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管理人员在经营过程中需要独立做出决策。有关资料表示,布朗未免显得过于“幼稚”,他居然会相信公司在得克萨斯和阿拉斯加的管理人员能够完成他制定的苛刻的业绩目标、同时又在生产操作上不出任何问题。

在伦敦证券交易所,英石油的股票去年大幅下跌了17%,成为欧洲大公司中表现最差的公司之一。花旗集团在伦敦的一位分析师乔纳森·莱说,英石油近期的报告“已扣除了股票中的管理溢价,那是多年积累的业绩”。根据摩根士丹利的预测,英石油在2006年的净收入为211亿美元,将比2005年减少7%。

目前的问题是,布朗能否在首席执行官的职位上留任到2008年期满为止。无论哪位候选人当选为下一任首席执行官,接二连三的打击已经为英石油敲响了警钟。2006年12月,海沃德在对员工的致词中表示:“虽然现在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证明,我们有能力利用90%的资源来完成100%的任务,但是我们必须具备敏锐的判断力和足够的智慧,否则就会陷入麻烦之中。”

猜你喜欢
炼油厂执行官布朗
Legendary British Climber Joe Brown乔·布朗
你好,我是布朗熊
丹·布朗主要作品
茶壶炼油厂面临挤压
首席执行官畅所欲言:利弊参半
巴克莱CEO离职
封面人物
布朗紧张时 会咬指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