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担保公司的两重路

2007-12-27 09:33
中国中小企业 2007年12期
关键词:中科信用机构

书 雨

从2001年的民营担保公司的涌现,到2003年的担保机构热潮退去,仅仅两年的时间,包括长三角在内的全国范围内,民营担保机构的经营状况均是每况愈下—

在10 月16 日的苏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担保业出现一番热闹景象,美国通用集团下属的GE 商务融资集团宣布对中科智新注资5000 万美元。随之而来的还有其他投资界的大腕们,他们是出席堪称国内最大民营信用担保公司—中国中科智担保集团(下称“中科智”)的群英会,宣布新一轮的融资和增资结果。而这和当今在中国担保路上匍匍前行的大多数民营担保公司,形成两个不同的场景。到2001 年底,全国300 多家国有担保公司陷入亏损的困境,国家财政为避免落入“无底洞”,不敢持续介入,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领域也形成势在必行的“国退民进”境况。而在之后的两年内,大量的民营担保公司应运而生,直到现在也并不比国有担保公司的日子好过,有的甚至在几年内都没有任何担保业务。

“大爆炸”后的快速退潮

在2007 年的胡润百富榜上,中科智董事局主席张锴雍排第725 位,个人财富为9 亿元人民币。而作为张锴雍旗下的中科智,虽然在这次大会上收获颇丰,除了GE 新的注资外,亚洲开发银行、花旗亚洲企业投资公司、凯雷投资集团再次增资中科智,投资金额分别增至1242 万美元、3090 万美元和3046 万美元。可是作为中国民营担保业的老大,在走进担保业之初也曾付出过沉痛代价,当时因为互保而为一家国有企业代偿了900 万元的贷款,而且在与各家银行开始建立合作的时候,几乎都要交足100% 的保证金。因此,高额的代偿金和保证金就成了诸多担保公司迅速出现又很快消失的主要原因。

从2001 年的民营担保公司的涌现,到2003 年的担保机构热潮退去,仅仅两年的时间,包括长三角在内的全国范围内,民营担保机构的经营状况均是每况愈下。中国人民银行的一份资料显示,2002 年国内担保机构只有848 家,民营的占1/3,到2004 年就有了3500多家,民营的有2000 多家,然而仅仅过了一年时间,国内各种担保机构的数目又下降到2000 家,民营的担保机构剩下不到1000 家。

由于民营担保机构的快速扩张,为整个市场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虽然民营担保机构发展迅速,但依然难以得到银行的充分认可,这也成为了当前民营担保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

中科智逆流前行,而就在张锴雍痛定思痛之余,同时也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担保市场。也许是那次900 万的代偿金,也许是最开始的承担100% 的保证金,而在不久后,中科智的担保业务在一天之内就可以完成。所以说中科智在中国民营担保“大爆炸”后走得还是很稳,除了一份坚持外,与把服务的焦点对准了最有活力、也最渴求资金的中小民营企业是分不开的。

无奈之举:抱团接大单

民营担保公司的出现,是国家金融系统改革的一小步,同时也是民间金融资本在规范中前行的一大步,身兼财政系统与金融系统改革的“先行军”。有人说,民营信用担保公司能赢来今天的业务和信用都一度写下悲怆的“血泪史”。民营信用公司要在信用体系不健全的市场中立足,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而且,按照担保行业的“放大效应”,注册资本金越多,可以担保的金额就越大。1 亿元的注册资金,可以撬动5 倍至10 倍的担保资金。正如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财经大学教授秦池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担保,首先对自身的信用等级要求比较高,才能获得银行的支持。由于国内信用体系的不健全,一些担保公司内部管理的不完善,银行对担保行业的认同感很不理想。因此,尽管监管部门允许担保机构的信用额度可以在注册资本金的5 倍以上,但事实上,目前行业内平均的信用额度只有注册资金的两倍左右。”

近年来,政府对国有担保公司的照顾越来越少,民营担保公司又在不成熟的担保环境下挣扎,而且担保行业的“放大效应”又对民营担保公司形成压力,投资担保业商会的出现可能会有另一番意义。在南京CBD 成立的首家投资担保业商会的初衷是把有融资需求的企业,与注册资金在1000 万元以上的有实力的担保公司组织到一起,利用“抱团”的方式,承接单个公司无法承担的较大额度的贷款担保。“投资担保业商会还有一大优势,就是提高他们的贷款成功率。”被选举为投资担保业商会会长的南京鑫信投资担保公司董事长付树兵说,“但投资担保业商会成立后,作为会员的担保公司,可以为自己实力无法承担的大项目进行联合担保,利益共享,风险分担。”

民营担保能否带来繁荣信号

中科智在10 月份的担保业群英会上收获不小,也有国外媒体报道说,外资的投资界又瞄准了中国有很大空间但却发展不好的担保行业。外资参股中科智似乎是担保业繁荣的信号,这样的好消息让本来就跃跃欲试、希望投入担保业的民营资本兴奋。然而事实是这样吗?

大部分的中小企业既得不到本地银行实惠的融资帮助,也等不到外地银行伸来的援手,而民营信用担保公司的浮出水面也许会成为“时代的偶像”。尽管民营信用担保的工作与银行平常的借贷工作相差无几,从某种层面上理解,它可能还是银行职能的一个候补,在诞生那日起除了赢尽中小企业、银行、政府三方面的掌声外,更让我们深思的是民营担保环境的成熟化。

在国内有人对他们的融资热情颇为担心:“目前国内担保行业大部分公司还是在生存线上挣扎,如果老老实实地做传统担保业务,基本费用能维持开销就不错了,而一旦一个担保项目发生坏账,公司肯定会出现大额亏损,因此担保公司必须要通过资本金快速扩大和区域扩张实现担保项目的风险分散并且开拓新型业务才能生存和发展,这个行业的‘一九效应将越发明显,境外投资者对该行业的风险看得非常清楚,所以才会对已经是龙头的中科智锦上添花,这个行业几乎没有人会做雪中送炭的事。”

总之,我国的民营担保公司还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社会信用环境恶劣;政府对民营担保公司的支持不够,担保机构的资本金补偿制度缺位;金融机构对民营担保机构的认同度低,银行不愿与担保机构尤其是民营担保机构共担风险;盈利空间有限,高风险、低收益;资本实力不雄厚,防范风险能力低。也正如,张锴雍的同行、北京中关村科技担保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利胜毫不掩饰地承认:“担保业尚缺乏行业投资价值。担保行业整体发展的市场驱动机制不足,中科智不过是个案。”

猜你喜欢
中科信用机构
神秘的植物工厂
点评中科曙光中报
中科招商之退场
失信商人的悲剧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信用消费有多爽?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信用山东”微信号正式启动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