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向桑梓总是情

2008-05-08 00:54吕志宏
足迹 2008年2期
关键词:菜馆浙江同志

吕志宏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在这里隆重聚会,纪念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

浙江是周恩来的故乡,他生前曾30多次到浙江,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体察民情,指导工作,与浙江人民建立了深厚感情。浙江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都凝聚着周恩来同志的心血。他的领袖风范、高尚情操和亲民务实精神在浙江大地传为美谈。

周恩来情系浙江,时刻关心浙江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他特别重视农业,关心粮食生产,他每次来浙江,总是说,浙江七山一水二分田,人多地少,人均不到一亩,要让老百姓吃饱饭,一定要搞好农业。老百姓有饭吃,社会才会稳定,国家才能从事建设。三年困难时期,浙江也出现粮食不够吃,由于营养不良,群众浮肿病现象极为严重,有些地区甚至饿死人。周恩来得知情况后,心情极为沉重,流了愧疚的眼泪,说:“我总理没当好,让老百姓挨了饿。”为此,他在浙江亲自作了调查。1960年他陪外宾来杭州,从驾驶员、身边工作人员那里了解粮食供给情况,他还专程到萧山调查研究,找生产队干部问产量有多少,自己分到多少,县里给留多少,口粮和饲料够不够吃等。周恩来对浙江省委领导说,浙江老乡没有饭吃,你们要负责任,我是浙江人,我要求回浙江来当省长。他回北京后,算了一笔全国各省粮食上调的账,当年浙江上调粮食17亿斤,他表扬浙江作了贡献。但为了减缓浙江饥荒程度,周恩来决定从浙江少调2亿斤粮食。这在当时国家粮食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是很不容易的。这足以说明,周恩来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对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

周恩来是廉洁自律的楷模。他常说,人民已经给我报酬了,私人的事,不能随便用国家一分钱。杭州楼外楼菜馆周恩来三付饭菜费的故事,至今仍传为佳话。1973年9月16日,周恩来送走到杭访问的法国总统蓬皮杜后,已经是下午一点多了,周恩来带着几位工作人员匆匆忙忙到楼外楼菜馆吃了顿饭。临走时,周恩来让随行人员去结账,结果菜馆收了10元钱。周恩来得知后说,太少了,这样他们要赔本的,要工作人员再去付钱。随行人员与菜馆负责人商量后,又付了5元钱。周恩来却说:“他们不收足钱,我就不走了。”他让随行人员共付了20元钱才离开菜馆。在去机场的路上,周恩来说:“他们的做法不好,应当按实际价格收费。我看20元也不一定够。”他在上飞机前又委托省委警卫处的同志帮助补交10元钱。事后,楼外楼菜馆把周恩来一行餐费按价细算,总共才19元多,他们专门写一报告,附上清单,把多收的钱一起请有关部门转交总理办公室。

1972年2月25日,周恩来陪同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杭州。尼克松离开杭州那天,周恩来早早来到候机大厅,这时,服务员递给他一杯龙井茶。周恩来微笑着接过茶,亲切地询问服务员的名字、年龄。临走时,他请随行的外交部礼宾司司长代付了1角钱的茶水费。服务员惊讶地说:“我们这里都不收茶水钱的,何况是我们国家的总理呢。”礼宾司司长对服务员说:“你不收下,总理要批评的呢!”无奈,服务员只好双手接过周恩来的茶水钱。

上世纪60年代初,周恩来参加中央在杭州召开的会议。将要回北京时,省交际处的同志送了一筐新鲜蔬菜给周恩来,周恩来的卫士长讲了周恩来有严格规定,不能接受地方的任何馈赠,这筐菜不能收,把它退了回去。登上飞机后,周恩来随行人员发现飞机上已经放了两筐菜。卫士长就找交际处的同志问这是怎么回事,交际处的同志说:“这不是给周总理的,是托你们带到北京给中央领导同志的,有发票,你们付钱好了。卫士长只好付钱,把这两筐菜带到北京,转给供给处。供给处给每位领导人家中都分了一份,也收了钱。到吃饭时,周恩来看到这盘菜,非常生气,把卫士长找来,对他说:我同你们讲了多少次,不能接受地方上送的菜。卫士长回答说:这不是专门给你带的,是带给中央领导同志的,每个人都有,供应处付了钱,我们领的这一份也是付了钱的。周恩来一听,更火了,说:“付了钱也不行!我问你,北京的老百姓能不能吃到这样的菜?”卫士长只好承认:“当然吃不到了。”周恩来说:“我们吃得到,人民群众吃不到,他们会怎么说?”这件事,给周恩来身边工作人员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周恩来就是这样,办任何事一定要想到人民群众。

周恩来始终保持普通百姓的本色。他时时严格要求自己,1960年12月,周恩来陪同西哈努克亲王来杭州访问,时值疏浚西湖,杭州饭店前面的西湖里,挖泥船日夜施工,周恩来住的房间正对着西湖。警卫人员考虑到周恩来的休息,于是通过有关部门让挖泥船暂停施工。周恩来很快觉察到这个情况,就批评说:“为什么要让挖泥船停下来,别因为我在这里就搞特殊化。”

有一次,周恩来去看“雷峰夕照”旧址,当他在净慈寺的碑亭前,观看康熙皇帝写的“南屏晚钟”字碑时,群众围过来影响了他的视线。卫士长上前轻轻地说了声:“请让一让。”周恩来马上严肃地说:“不要干涉人家,我也是一个普通游客嘛。”

建国初期,周恩来在绍兴的亲戚中有一些人失业在家,他们要求周恩来给他们谋个工作。他的一个远房堂叔还赶到北京找他。周恩来趁机将在京的亲友召集起来开了一个座谈会,他语重心长地说,共产党干革命,不能搞裙带关系。他还用自己的钱为这位堂叔买了一张回程车票,耐心劝导他回绍兴好好劳动,多做对人民有益的事。为了这件事,周恩来还专门写了《告亲戚朋友书》,定了10条家规:一、晚辈不能丢下自己的工作专程去看望他。二、来者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三、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有工作的自费,没工作的代付伙食费。四、看电影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准用招待券。五、不准请客送礼。六、不准动用公家车子。七、个人生活凡能自己做的事,不要找人办。八、生活要艰苦朴素。九、任何场合都不要讲出与我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十、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周恩来把印好的《告亲戚朋友书》分发给亲朋好友,此后,他的亲戚朋友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周恩来关心浙江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浙江文化教育界的许多学者和艺术家很尊重、很关心。1953年,为著名画家黄宾虹90诞辰祝寿和1957年为著名表演艺术家盖叫天舞台生涯60周年举行祝贺活动时,周恩来就指出,这不仅仅是为他们大半辈子在艺术上所作贡献的祝贺,亦为了证明我们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不忘他们的功绩,也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他们的答谢。艺术家们听了十分感动,黄宾虹说出了:“要为工农兵作画”,“为人民大众作画”;盖叫天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共产党”的心里话。夏承焘是蜚声中外的词坛大家。他因在日本发表一篇《满江红》非岳飞写的文章,受到责难。周恩来知道后,提出个人学术思想上的不同见解,不能随便和政治立场并论,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为夏先生解了围。宋云彬建国后出任浙江省文联领导,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在周恩来的关心下摘了帽子,并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回到浙江视察工作。宋云彬说:“周总理对我们的关怀,不仅是为我恢复名誉,也增强了继续为社会主义事业出力的信心。”

周恩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中国人民奉献出全部的智慧和心血。他的伟大业绩和崇高品质,赢得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敬仰。

今天,我们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缅怀他的丰功伟绩、崇高品德和革命精神,是激励我们团结奋进、开拓进取的强大思想武器。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为建设和谐社会和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系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猜你喜欢
菜馆浙江同志
Mother
Task 2
酒后垂钓不幸溺亡 索赔无据驳回诉请
FOR YOU, O DEMOCRACY
2020年浙江经信定下了这些目标
向雷锋同志学习
数字经济 浙江这么干
有些菜,换了名字你就吃不起
一句赠言
“片名趣答”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