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2008-05-08 00:54梅家坞村党支部
足迹 2008年2期
关键词:周总理茶叶总理

梅家坞村党支部

2008年3月5日,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纪念日。从1957年起,敬爱的周总理曾先后5次来到梅家坞,指导茶叶生产,了解人民生活,关心茶乡建设,并把梅家坞介绍给外国朋友。周总理五上梅家坞,充分体现了我党高度重视农村、农业、农民的一贯思想,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平易近人的高尚品格。

1958年1月3日,周总理专程来到梅家坞调查研究。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情况,他不但听汇报,还亲临田间地头,直接与群众接触。离开办公室前,周总理把杯里的茶叶扒进嘴里咀嚼,大家都惊讶不已。周总理却笑着说:“你们啊,不懂得喝茶,这么好的茶叶,倒掉多可惜。”他接着又补充说:“茶叶是凉性的,吃了对眼有好处。”

在村民家,周总理鼓励茶农:“要多养家畜,支援国家建设。”

他对农技员说:“既要向书本学习,更要向实践学习。”他叮嘱村干部:“能种茶的地方尽量种茶,但要兼顾树林;宜养林的地方要养林。”

第二天,周总理又来到梅家坞,召集合作社干部和部分群众召开座谈会。周总理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已经公布了,你们也该有个规划。”周总理对梅家坞的生产和建设谈了许多具体的看法。他说:梅家坞应该以茶叶为主,发展多种经营;农村要发展家庭畜牧业,要把家庭养猪和集体养猪结合起来;要关心社员生活,改善住宅,规划村庄;要办好学校,改善一系列福利设施;要勤俭办社,勤俭持家;茶园要向电气化、机械化发展;要搞好卫生工作。

1960年12月23日上午,周总理又一次来到梅家坞。他刚下车,就同迎上来的群众热情地握手,并对警卫说:“梅家坞的群众,我很熟悉。”他还与村干部研究了在梅家坞发展山林经济的规划。他说:“路边的冬青树可以改种成茶树,既有经济价值,又有观赏价值。”

1963年1月6日,周总理陪同锡兰(今斯里兰卡)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参观梅家坞。

周总理走到一间教育的窗口边,里面有20多名学生正在上语文课,总理站在那里静静地注视着认真听课的学生。过了一会儿,总理走进教室,一边询问学生的学习情况,一边翻看学生的作业本,并向班达拉奈克夫人作了介绍。他还向贵宾解释了墙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含意。班达拉奈克夫人听完后,十分认真地点了点头。然后,周总理同在场的教师们一一握手告别。

这是总理最后一次来梅家坞。

周总理生前五上梅家坞,在梅家坞村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1992年梅家坞村民自发集资,在原先接待周总理的招待所建了周总理纪念室。

今天,梅家坞已旧貌换新颜,整个村落青山环抱、幽谷滴翠,白墙黛瓦,小桥流水,绿茶飘香,是杭州城郊最富茶乡特色的农家古村落群和茶文化休闲旅游区。从2003年开始,梅家坞在新农村建设中开展了综合整治,对全村及梅灵南路两侧的上、下水系统、电力、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等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沿溪和沿街进行了立面整治,对老建筑进行了修缮。环境的改观使茶产业和旅游三产融为一体,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007年全村一、三产业达60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3000多元,接待国内外游客百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达60多万人次。2008年梅家坞还将围绕梅坞春早的三评西湖十景继续进行基础设施、环境整治工程建设,把梅家坞茶文化特色街以“小桥流水人家,十里梅坞问茶”为主题的风采展示在世人面前。现在梅家坞人正意气奋发地向着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成周总理生前对我们梅家坞的遗愿,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而努力。

猜你喜欢
周总理茶叶总理
周总理“喝”饭
《牛采茶叶》
2021年5月国际茶叶拍卖市场行情
在阳光下拍照
在阳光下拍照
总理的“大屁蹲”
乱倒茶叶导致美国独立
跟着总理去美洲
周总理用身体保护毛主席
便携式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