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如其人“主旋律”

2008-05-14 13:37杨庆春
杂文选刊 2008年4期
关键词:主旋律杂文苏联

杨庆春

我与张心阳有“三同”:同乡,童年共饮一江水;同行,都在新闻这行当;同好,都爱杂文且投缘。所以写他是自然的事。

心阳是京城杂文界公认的“杂坛美男”,朋友聚餐时,常常以此恭维他,他只是一笑,算是谢了。如果你说他的杂文比他本人还要美时,他会笑得更灿烂些。在自我介绍中,心阳总为自己生在“桐城派”故乡而欣慰。对于桐城,《历史文化名城》有介绍:桐城人重学尚文,数百年间,学风熏染,书香四溢,成为世人瞩目的文化之乡。心阳身上绝对传承着这种遗风和学养。当然,京城里搞装修的也多有桐城人,但这也有他赞美桐城人的理由:“因为是桐城人,那干的活绝对有文化味。”

心阳当初并不是玩笔杆子,而是玩枪杆子。他当新兵时就上了战场。他不想说自己有没有干掉过敌人,但跨出国境在腥风血雨的战场上确实刺刀见红地杀了四十多天。后来当首长警卫员,破格提干。再后来又被选到大军区政委身边任职,甚至可能被招“驸马”。那年他才二十二岁,用现在的眼光看可谓前途无量。可他觉得那差事虽是风光,可也庸庸碌碌,一抬腿迈出首长家门又回基层部队码字去了。这事当时就被人写成小说发在《解放军文艺》上。

在基层他考上了大学,毕业后成为某大报编辑。上班时间,他“我手写公心”,“公文”做得漂亮;下班后,他就“我手写我心”,一篇篇杂文堂堂皇皇、板板正正、威风凛凛地鱼贯而出,让人读来感觉很深邃、很阳光、很大气,也很霸气。

必须承认,他的杂文站立点是很高的,他不太喜欢那些鸡零狗碎的东西,总是站在人类和历史的高度思考问题。他的东西也深,在许多敏感问题上其看法总是有着常人难以下探的深度。读他近来刊发的杂文,更觉如此。他真读马克思主义,大谈马克思主义,认为不应当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自己都怀疑和放弃的东西当作圭臬抱着不放,应当学习马克思、恩格斯敢于否定自己过时的、错误的观点和见解的理论态度(《被“嘲笑”的马克思》2007年第4期《随笔》)。当有的人以“棍子”方式对待理论上关于中国前途问题的争论时,他提醒人们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以和谐理念善待理论争鸣,恳切地指出:“自由的声音彰显着和谐,和谐的理念保障着自由。”

心阳的职业是理论宣传,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充满自觉的忧患,更怀着深深的希望。于是,他一度下很大功夫研究苏联,拥有一柜子关于苏联问题的书籍和一套完整的苏联解密档案,以此为题材撰写了几十万字的杂文,其中的《马克思的一个论断》、《官僚化的完美主义者》等是经典篇章。他是一个不拿一分钱课题费的民间苏联问题研究者,而他的文章却往往让拿课题费的人望其项背。《杂文选刊》主编刘成信这样评价他:“潜心研究苏联问题,以此为题材的杂文,在国内堪称独树一帜。”中国社会科学院编审李凌说:“张心阳谈十月革命中的高尔基,十分新颖、独特,是对十月革命叙述的一个鲜见视角。”杂文圈里哥们儿对他的文章向来有佳评。朱铁志在1999年中国杂文散论中就其《崇尚愚蠢》一文写道:张心阳“从传统文化的深层结构中,发现有一种劝人愚蠢的东西忽隐忽现……”刘洪波认为“他能以个性的方式探究其基质,接近其真实,在任何地方,挂在其名下的作品都足以给人阅读的信心。”《杂文月刊》副主编赵敏评介其作品“理性批判的色彩较浓,厚重,稳重,似乎不喜欢把大刀抡得飞转——刀刀见血、枪枪留痕的那种表现方式,而喜欢致敌手于内伤。功力体现在藏而又露的文意上,一掌打过去,让对方五脏俱裂,表皮却无一丝血痕。”至于杂文圈外的一些教授、作家和文学评论家对其作品大加称道的就更多了。

品味心阳文章可解精神之渴,品尝心阳厨艺则解肠胃之饥。江边长大的他,爱吃鱼也会做鱼,如果你是食鱼者,他能替你摆一桌鱼宴。当初,我刚晋京,周末最爱去三个地方:阜外大街心阳家、沙滩北街牧惠先生家、虎坊桥邵燕祥先生家。多少个周末,我到心阳家赶午饭,如果早到了,没见到他,嫂夫人就说:“他一大早就到菜市场给你买鱼去了。”只是这年头什么都在变,心阳似乎也变了——总是叫着请吃,一请就去海鲜楼。于是乎,想再吃他亲手做的鱼也成了奢望。

张心阳为文是不离“主旋律”的——他对什么是“主旋律”有自己的见解,而从他的照片观其外貌无疑也挺“主旋律”,因此以《文如其人“主旋律”》为题,大体也算恰当吧。

【原载2008年1月28日《北京日报·北京杂文》】

题图 / 非常姿态 / 哈迪(伊朗)

猜你喜欢
主旋律杂文苏联
武装保护苏联
画与理
国内主旋律真实改编商业电影的艺术特征探究
《雨中的树》:一场突破“概念化”的主旋律洗礼
用现代舞表现“主旋律”的成功尝试
厦门广电:如何将“主旋律”唱进百姓心坎
《杂文选刊》邀您读杂文佳作
《杂文选刊》2013年1月下半月版精彩推荐
《杂文选刊》2012年12月中、下旬版精彩推荐
雾在做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