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畔观奥运 千帆赛不尽

2008-07-15 10:33贾建平
走向世界 2008年11期
关键词:帆船海水青岛

贾建平

在青岛人的眼里,青岛现在的样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青建集团股份公司一针一线绣出来的。这座城市一半的高层建筑以及绝大多数重要的政府投资工程,如青岛流亭国际机场、青岛市政府办公楼等,均由青建集团承建落成。而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项目场馆的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近日也在青建人的努力下全面完成,以领先国际的场馆建设迎来了2008年“福彩杯”青岛国际残疾人帆船赛。

作为青建集团工程精品的奥帆中心,在成功举办了2006、2007年青岛国际帆船赛后,赢得了“亚洲一流,世界领先”的美誉。国际帆联副主席大卫·凯利特曾在2006年青岛国际帆船赛上称赞过:“此前还没有哪个承办城市像青岛这样提前两年便建成了宏伟壮观的奥帆中心。我认为这个赛场建设相当出色,条件一流,相信会成为奥帆赛史上的一个典范,也会为帆船事业增添一笔令人赞叹的财富。”而各国运动员和教练员也给予了奥帆中心比赛场地极高的评价。荷兰队教练RomanBudzinski在2007年青岛国际帆船赛期间称赞:“整个赛区像梦幻一般,太棒了,是我见到的最好的帆船比赛场地。”最近举办的2008年青岛国际残疾人帆船赛上,国际帆联主席约伦·彼得森也高度评价:“对奥帆赛来说,这个场馆是一个奇迹!”

水陆相连海天一色

帆船项目是奥运会的传统项目之一,但在百年奥运史上,奥帆赛举办国却始终未能解决一个难题一一由于帆船运动在海上进行的特殊性,大部分观众几乎没有条件观看比赛。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项目举办城市的青岛萌发了一个设想,倾力打造奥帆中心。中心坐落于青岛市东部新区浮山湾畔,北海船厂原址,毗邻五四广场和东海路,市内的著名风景点“燕岛秋潮”位于其中燕儿岛山的东南角,该地依山面海风景优美。奥帆中心工程主要包括陆域工程和水上工程两部分。在奥帆中心陆域工程的竞标单位中,青建集团以雄厚的实力拔得头筹,承建了包括奥运村工程、运动员中心工程、陆域停船区地下车库工程、场地管理及制证中心工程、后勤保障中心和媒体中心工程。总用地面积45公顷,建筑面积14.8万平方米,造价4.65亿元。水上工程则分为三个标段,Ⅰ标段为奥运纪念墙码头:Ⅱ标段包括主防波堤码头、媒体中心护岸工程;Ⅲ标段包括测量大厅码头、次深防波堤码头工程。

奥帆中心以“欢舞·海纳百川”为主题,通过3条南北向轴线组成了意向的“川”字,寓意开放的青岛正以宽广胸襟,向世界敞开大门。充分利用青岛市海滨自然优势,将比赛场地、体育场馆,或临海而建,或依海而建,银白色的建筑犹如碧海蓝天中飘动的点点帆影。

奥帆中心的媒体中心外有一条长达534米的主防波堤伸向了浮山湾,防波堤内靠近海岸的一侧海面上修建了两个宽阔的海上平台,大堤旁边的指示牌上标明这就是2008年奥帆赛的颁奖台。奥帆赛期间,主防波堤将变为奥帆赛场的看台,可供8000名观众观看比赛。正是因为主防波堤上的8000多观众席,国际帆联为此改变了传统的竞赛规则,增加了奖牌轮和胜利者返航线。在陆上看帆船比赛,青岛算是开了先例,而设置在海上的颁奖台,同样是帆船比赛史上的头一回,这正是青岛奥帆赛场体现人文奥运的一个缩影。

借风借力扬帆绿色

在奥帆中心,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每一个建设者的理念,并体现在建设的每一个细节。从开工伊始,青建集团就把“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在施工中具体化。走进奥帆中心,一排排造型独特的路灯要么装着“风扇”,要么顶着“雨篷”。原来,“风扇”是风能发电器“雨篷”则是太阳能电池板。加上太阳能电池玻璃幕墙和海水源热泵,走进奥帆中心,就像走进了一个现代的高科技陈列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在这里得到完美的结合。

由于奥帆中心有着充足的阳光、海水和风等天然能源,因此“节能”措施在这里被普遍运用。青建集团通过广泛采用绿色施工技术、海水源热泵技术、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景观灯、风能路灯、中水回用系统、过山隧道工程……一项项新技术的运用,一个个环保理念的实施,青建积极践行着“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并投入300多万元进行了场区及临建建设,使施工现场整洁优美,净化了浮山湾和奥帆中心的比赛海域。

根据自身的建筑特点和使用功能,奥帆中心在媒体中心成功应用了海水源热泵的“海水空调”技术,这项技术利用温度相对稳定的海水作为冷热源,保证了制冷、供暖和生活热水所需要的冷热量,海水流量每小时最高可达300立方米,这在全国已建成的公共建筑中尚属首家。

而取之不尽的海上丰富的风能资源也被奥帆中心充分利用,防波堤上的41盏风能灯似乎把你带到了“风车王国”荷兰,每盏可供55瓦钠灯每天照明8小时,每年可节电6570度:根据青岛的日照和光辐射特点,奥帆中心的建筑采用了板式太阳能集热器与弧形屋面、平屋顶建筑一体化的结合,玻璃幕墙和房顶,都能起到太阳能电池板的作用,运动员中心泳池供热、生活热水制备和后勤保障中心的室内空调系统的能源全部来自于此,由于同时加强了隔热效果,因此还能节省50%的能源消耗。168盏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景观灯每年每盏更能省电17000千瓦时。可以说,奥帆中心内的绝大多数能源都来自于可循环能源,在取得显著的节能效益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环保效益。在体现科技奥运的同时,力求最大效果地达到绿色奥运的目标。

临海而建技术先行

奥帆中心临海区域地质条件复杂,既有天然沉积的岩土层,又有回填的含有碎石、抛石等透水性很强的杂填土;基岩面起伏不平;地下水位受海水影响严重,有的区域地下水甚至与海水直接贯通。在如此复杂的地质条件下选择何种止水方案,并取得最大的工期、经济、社会及环保效益,是临海区域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所面临的技术难题。

为此,青建集团奥帆中心项目经理赵顺廷和他的团队共同设计了一套创新的施工方案——临海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深基坑支护。2004年8月20日,地下工程面积达4.2万平方米的奥帆中心奥运村和运动员中心工程开工,业主要求120个工作日内完成整个基础工程。工程采用高压旋喷止水帷幕、放坡支护、集水明排为主的基坑围护方案,大大降低了支护的费用,为业主节约239万元人民币。整个基础工程因严格控制约束时间,实际历时107天,较合同工期提前10.8%。由于基础工程工期和质量得到业主的肯定,在工程后续投标中,顺利中标2.1亿元人民币的合同额。

临海复杂地质条件下深基坑工程综合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解决了诸多技术难题,有效保障了2008奥帆赛基地工程的安全及整体工期。2006年12月通过了青岛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鉴定,总体技术水平达国际先进,并荣获2006年度山东省建筑业技术创新一等奖,还荣获了国家级工法。

2008年5月8日,由青建集团股份公司承建的“第29届奥运会青岛国际帆船中心奥运村及运动员中心工程”顺利通过全国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的验收评审。工程应用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广的全部10项新技术中的25个子项技术,总体技术水平达国际先进。其中新技术应用突出的有复合土钉墙结合高压旋喷桩支护技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建筑设备监控技术、智能化集成系统应用技术、节能型围护结构应用技术等。其它创新技术有:海水源热泵技术研究与应用、太阳能热水站技术、太阳能路灯技术等新技术,其中海水源热泵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猜你喜欢
帆船海水青岛
帆船
海水为什么不能喝?
咸咸的海水
海水
环保小帆船
找帆船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Elizabeth in Pride and Prejudice
帆船
美丽的青岛
海水能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