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逢其时 与时俱进

2008-11-11 10:02蔡上鹤
中学生数理化·中考版 2008年10期
关键词:报刊亭数理化编者

蔡上鹤

1981年10月,位于中原大地的月刊《中学生数理化》横空出世,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亲自题写刊名,中国数学会、中国物理学会、中国化学会热情地担任顾问单位,国内数、理、化的一些大家撰写了发自内心的寄语.就我的阅读范围来说,一份学生期刊获得这样的支持,是绝无仅有的.这份期刊好在什么地方呢?

一是以学生为本,想学生所想.期刊编者牢记“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并深刻认识到“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后者正是各门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根基所在)的辩证关系,不厚此薄彼,而是努力做到相辅相成,最后落实到实用上.编刊时着力于使每篇文稿能够以问题及其解决为中心,抓住学生已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侧重于分析探索的思路,特别指出使他们思维受阻和容易混淆的关键之处,帮助他们逐个加以克服.由于期刊中的文章来自全国的教师和学生,所以读者在阅读时会感到有大批的良师益友相伴在自己周围.

二是求真求实,与时俱进.近30年来,该刊文章的内容、形式、编排、插图,都是精心设计,做到面向大众、物超所值.在我看过的教辅读物中,该刊的编辑、印刷都是最为认真细致的.该刊还坚持“稳中求变,不断创新”这一基本理念,使刊物的内容和形式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基础上越来越活泼,引起读者更大的兴趣,真正成为中学课程改革的好帮手.

三是作者、读者、编者互相沟通.该刊在贯彻这一基本理念方面特别令人感动.刊物辟有专栏刊登学生的范文和习作,发表读者的意见和文章评点,摘发考入名牌大学的学生的心得和体会,以及编发供编辑部和特约作者、顾问阅读参考的内部通讯等.所有这一切,为作者、读者、编者架起了心灵的桥梁,把读者的个体性学习变成了共享性学习,使刊物真正成为百花齐放、美不胜收的学习园地.

改革开放以来,我已经到内地所有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出过差.从《中学生数理化》问世以来,这本小小的刊物就出现在全国的报刊亭里.越是边远的小县城和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这本刊物在报刊亭里就越是醒目.每每询问老板,都说这本杂志“卖得好”.编辑部的同仁们为提高刊物的质量,奋斗了将近30年!在此,衷心祝愿这本刊物和它的编者“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最后赋诗一首,以志庆贺.

中州展秀开奇葩,学辅杂志成一家,生逢其时万众夸.

数十春秋勤耕耘,理性思维织彩霞,化作好雨润天下.

(作者原为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高中数学教材主编)

猜你喜欢
报刊亭数理化编者
孤独的报刊亭
Es la mente la que hace el cuerpo
数理化学习难点《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助您攻克
数理化学习难点《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助您攻克
数理化学习难点《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助您攻克
数理化学习难点 《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助您攻克
编者语
编者语
编者语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