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花篮

2008-11-20 10:04
缤纷家居 2008年10期
关键词:铜丝篮筐花篮

孟 晖

在炎热的夏夜,一盏盏由白色素馨花编成的花灯,烛光从花隙司隐约射出,被映亮了的悄然开放的朵朵小花成对地挂在马车上,灯影过处,溢香如尘。在车水马龙的喧闹当中,远远近近,但见花灯无数,浮光在夜色里,用冷香熏染着难耐的暑热。这,就是明代广州曾经有过的景象。

在今天,用鲜花点缀生活的做法已属非常简单,从花店买来成束的鲜花,向花瓶里一插,如此而已。然而,以往传统生活对于鲜花的应用却要丰富而细腻得多呢。瓶插鲜花,美名为“瓶供”,只是其中的一种形式而已。“花篮”是今天中国人仍然熟悉的一个词汇,但是,大约没人会觉得,这样一种华美、奢侈的陈设品,在古代曾经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着关联。往事如梦啊,自宋代以来,花篮一直都是生活中最普通、最常见的挂饰之一,为起居环境添香增彩。《武林旧事》一书在“西湖游幸·都人游赏”一节,就描写过南宋时西湖上一年四季的游乐盛事,其中记述说,“花篮”与画扇、泥婴等一道,当时都被当作“湖中土宜”,也就是西湖的土特产、特色旅游商品,在湖边随处出售。淳熙年间,已经作了太上皇的宋高宗与孝宗一起乘着大龙舟游西湖,大概是为了表示与民同乐,“御舟四垂珠帘锦幕,悬挂七宝珠翠龙船,梭子,闹竿、花篮等物”,把珠宝制作的花篮也作为挂饰的一种,悬挂在了龙船上。另外,每年到“秋社”这一天,教书先生们也都要让学生出份子钱举办次聚会,“归时各携花篮、果实、食物、社糕而散”,并且,“春社、重午、重九,亦是如此”。(《东京梦华录》)可见,那时花篮已经成为人们节日聚会中常有的应景摆设。宋人的生活,简直有“不可一日无花篮”了。经越千年,有三幅宋代画家所作的《花篮图》流传至今。在这三幅画中,都可以看到极其精巧的竹和藤提篮。在提梁和篮筐上还编制着复杂巧妙的花纹,本身就是高水平的手工艺品。篮中则插满带叶的花枝,显然是经过精心搭配的,每一只花篮中的花品都不少于五种,而且安插得错落有致。显然,在宋人那里,是把多种盛开的花枝精心搭配好,再固定在一只竹篮里的,让竹篮连同其中的鲜花成为个整体,一起出售。

花篮如此受青睐,不仅因为它可以作为雅致的挂饰,让居室之内花光艳映,气氛活泼,而且古人更视之为一种最天成,最雅致的熏香手段。如清人顾禄的《桐桥倚棹录》中,就记载了清代晚期苏州的种种风俗,其中涉及到花篮在当时的盛行:“茉莉花篮,总名也,如木香、玫瑰、山茶、腊梅、梅花、桃花,皆可扦之,但茉莉花为盛行耳”,“豪民富贾,楚馆秦楼,多争买之,晨悬斗室,昏袅罗帏,梦醒花放,尤繁华中之色香世界也”。因为花篮中最常见的花品是茉莉,所以当时便习惯性地呼其为“茉莉花篮”,不过,其实多种香花都有机会在篮中争艳的。那时的人们习惯在居室中挂一只花篮,以此让起居环境气息清洁,幽香回绕。让今天的生活更显黯然的是,对于古人来说,在夜晚休息的时候,也讲究在寝帐中吊挂花篮,让淡淡花香来安抚梦境。晚清流行的通俗小说《济公传》,就曾如此描写当时的闺房陈设“一张湘妃竹的床,床上挂着洋绉的幔帐,当中挂着花篮,里面有枝子茉莉、夜来香、晚香玉,床上有藤席、凉枕。”夜帐中花篮低垂,曾经是传统生活中常见的一景。另外,花篮也并非是惟富裕人家才能享受的奢侈品,明清时代的小商贩们亦往往会将它挂在货摊上,以制造出整洁美观的效果。据考证,可能作于侣世纪末的一套广州外销画中,其中一幅描绘夏季的冷饮摊,只见挂有“透心凉”招牌的木制货摊上竟然满是香花装饰——桌面上摆有一盘佛手、一瓶插花;竖立在桌面上的轻巧木牌楼,两侧悬挂着壁瓶,瓶中花簇粲然。牌楼正中,则悬吊着一只精巧的花篮。无独有偶,在托马斯·阿罗姆的《图解中华帝国》一书表现通州河岸景象的作品中,饮料摊上同样挂有藤编花篮,篮中满是茉莉花串。一个售卖酸梅汤之类冷饮的小摊,也要以香花篮制造幽香、舒爽的气氛,中国传统生活中这等细致、精雅的一面,可惜却没有能够沿袭下来。

与花篮性质相近的另一种更为轻巧的形式,是“吊挂”,也就是直接用丝线或者铜丝把鲜花串在一起,做成挂饰。早在宋代,就流行把桂花,茉莉花或者素馨花串成长长的络子,挂在帐中。到了明代,又发展成把这些香花串编成圆球的方式,叫做“花球”。然而,最神奇的,到了晚清时,香花吊挂愈出愈奇,成了造型变幻多端的精美手工艺品。据珠泉居士在《续板桥杂记》中被载,在清中期的全陵(南京),“日初过午,卖花声便盈街市,茉莉、珠兰,提篮挈……近更缀以铜丝,幻成鱼、篮,飞鸟,可以悬诸帐中。比及昏黄,则雪花齐放矣。酒醒梦回,芳謦横溢,和以气肌芗泽,如游众香国中”。而这些则是由灵巧的手艺人用铜丝把茉莉、素馨、珠兰等花串结起来,再用这些铜丝串就的花条编成游鱼,花篮和飞鸟等生动造型。于是,在夜帐里,就有了由串串白花编成的鱼儿、鸟儿,或者将花篮低悬在帐顶下,暗自喷香。《桐桥倚棹录》更是进而写道,当时的苏州的花农,“或有用粗细麻骨,以铜丝扎成三角蟾蜍、蝴蝶双飞、元宝、鞭、剑、匾额之类,置簪花于上,皆由花农臆造,无定格也”。巧手艺人们全凭灵感,利用麻线、铜丝任意扎出各种造型,如蟾蜍、蝴蝶甚至鞭、剑等,千变万化,然后在其上缀满茉莉之类的芳香花蓓。试想,如果在起居室中悬挂起一块由茉莉花扎成的匾额,或者在睡帐前斜吊一把缀满桃花的小小的剑,那该是何等的情趣!

随着花篮与花吊挂的发达,不可免地,人们也会随之转动心思,将其装饰、发香的功能与其他用途相结合。最有意思的是,清朝的雍正皇帝就曾经亲发一道上谕:

尔等照联指示做一花篮,做紫檀边、嵌雕象牙,中心花要透地,将花篮内提梁分为四瓣,做帽架。花篮内安铜烧珐琅胆,取出当器用,上安珐琅盖,盖上嵌眼插鲜花……薰冠用。

他竟亲自命令造办处制作一只花篮,以紫檀做花篮的篮框,再嵌上象牙雕成的篮壁,篮中放一铜胎烧珐琅的花插,以便可以在其中插放鲜花。不过,这只材质珍贵的花篮不是用于悬挂,而是摆在桌上,作为造型独特的“熏冠架”!因此,花篮上方不是做成常见的提梁,而是设计为十字跨梁,起到帽架的作用。雍正在处理政务的时候,会随手把他的帝冠放在这个十字跨梁上,让篮中鲜花的芬芳悄悄熏洇冠帽,给冠帽染上淡淡的花香。后人很难想象吧,这位严明刚峻的君主,其实竟有着如此柔雅温美的一面。

在晚清的苏州,花篮或用棕绳结就,或用马尾编成。篮筐内放有瓷盂或者玻璃杯,贮上水,就可以养鱼或者养花。可以想象,在层层鲜花覆被之下,篮筐的编花空隙间隐约显现出透明玻璃杯,鱼儿在其中游来游去,自是别有妙趣。一旦篮上的鲜花枯凋,还可以再买来新花养在筐内水盂里,能避免花篮只使用一次造成的浪费。更妙的是,体积硕大的花篮还会被直接做成“灯花篮”,在篮筐内放上油灯,燃亮其中。这种灯花篮华丽非常,篮中插花层层叠叠,比较大的花篮中插花甚至多过六七层,较小的也会有四五层。在每一层,花农还都要用铜丝串起鲜花,做成吊络,摇曳下垂,于是花篮四周遍满是悬吊的花络让如此小花山一般缤纷繁闹的花篮,拥有了幽幽灯光从篮筐的镂孔中晕染不止,这该会渲染出何等旖旎的夜!

清初,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所记的素馨灯,则大约是从鲜花吊挂发展而来的。名为灯,其造型也是灵巧多变,用铜丝编成鸾凤、翔龙等复杂形状。素馨是一种白色花朵,香浓异常,据说做花灯的效果特别美妙,一旦在其中点上蜡烛,“雕冰镂玉,玲珑四照”,仿佛由冰或玉雕成的一般雪洁。素馨、茉莉和夜来香等花品不仅香气浓烈,而且还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入夜以后才开放。《广东新语》就曾称赞素馨,“花宜夜,乘夜乃开,上人头髻乃开,见月而益光艳,得人气而益馥。竟夕氤氲,至晓萎,犹有余味”。因此,当你在黄昏时买一盏素馨灯,其上的花儿还只是欲绽未绽,待等到夜色降临,灯中烛光点亮,如雪般的白花才会逐渐打开。此时,你可以借助花隙的跳跃烛光,静静地观察灯上的点点白花,是怎样在一个夜晚当中从欲绽到怒放的,感受着随灯光起四泄的花香随着夜色深沉而越加热烈。

当今,在酒吧里,或者“小资”聚会上,只知道用点烛台来营造气氛,这应该是从西方人那里学来的一种做法吧。也许,不妨尝试把那烛台放到一只花篮里,或者安置在用素蓉花编的灯笼中,让朦胧的光焰染着清新的花香,氤氲出一方时尚空间。

猜你喜欢
铜丝篮筐花篮
“移动篮筐”的制作及使用方法
精美的小花篮
HNO3和Cu反应实验再改进
大花篮
见证电流
铜在氯气中燃烧实验的创新设计
煮个鸡蛋吧
生活需要一把剪刀
编呀编花篮
美丽的花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