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陌生化阅读

2008-11-28 11:05冯齐林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8年10期
关键词:鸿门宴陌生化项羽

冯齐林

“陌生化”作为一个标志性概念,是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中最先提出来的。“陌生化”是一种不断更新人们对世界感受的方法,它要求人们打破思维定势,从迟钝麻木中惊醒过来,以一种新奇的眼光去感受,让习以为常而毫无新鲜感的东西变得焕然一新。将陌生化理论运用于阅读教学,就是要求我们冲破惯性思维的束缚,努力用陌生的眼光去阅读,不断从那些司空见惯的语言、普普通通的文字中获得非同一般的感受,从非常熟悉的文本中获得原初感觉的震颤,实现个性化、创造性解读。

其实,教学语文“最重要的应该是钻研文本、把握文本,始终要把这个放在第一位”。文本虽然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却是教学最重要的资源,是发展学生语文素养包括创造才能的依托。教学要有创意,要增进学生的创造才能,当然必须以新颖的形式、新异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但更应该以务实的作风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世界,努力读出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发人所未发,见人所未见,实现个性化、创造性解读。而要达到这一境界,首先必须关注阅读文本时产生的陌生感,努力实现陌生化阅读。

不同文本是作者各自弹拨出的“自己的声音”,是一种个体的生命表达,充满个性特征。新鲜独特的思想,超越常规的语言,别出心裁的结构,新颖奇异的写法,思维的跳跃处,逻辑的矛盾处,都是“个体”个性表达的有机组成部分。正是这种种特别之处,超越了读者阅读的“前见”(即前理解),使读者解释、经验遭遇挑战,阅读期待受挫,思维定势被打破,从而产生阅读的陌生感。

如何关注陌生感,以实现个性解读、创意教学呢?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自己的看法。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内容应该是指经过教师的策划而负载和运行于学生心里的语文教育资源。一是教育资源,一是学生心智,还有二者的动态统一,这些因素决定着教学实施的形式(策略、方式、方法、呈现形式等等)。以教材为载体的教育资源是相对静止稳定的因素,对形式的选择常常具有决定作用,尤其是在课堂的设想、设计阶段。作为人文科学的中学语文课,它的教育因素或者说普遍性价值,都隐含在千差万别的选文中,以单篇呈现的教学文本,除了体裁的类型性以外,个别性、特殊性是其主要特色。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必定多种多样;而形式的选择完全决定于内容的性质意义、教育价值及其实现的可能。因此,我们在课堂上选择什么样的策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必须视内容的需要而定。由于语文教学内容的个别性特征,也由于学生心理和学习背景的差异,一般说来没有包医百病、所到皆适的办法,形式本身有恰当不恰当之别,不存在优劣高下之分。形式的选择决定于内容的性质。孤立地、笼统地说“讲多了”、“读少了”、“怎么读”,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课堂教学单从方式方法中求效应、找出路,教学研究单从形式上寻找突破口,势必导致僵化的模式,导致肤浅平庸。

一、在初读时迅速捕捉

初次进入一个全新的文本世界,作者对于人生世相独到的、新鲜的观感,以及表现这些观感所采用的独到的、新鲜的表现形式,特别容易激活我们的感官和思维,让我们异常敏锐。这时,对文本的陌生感常常不期不至,问题视野由此产生。我们应迅速捕捉这种阅读第一感觉并紧抓不放,让文本解读走向独特、走向深刻。

例如,我在解读、教学《鸿门宴》时对此有过体验。“鸿门宴”是项羽、刘邦政治矛盾由潜滋暗长到公开化的表现,是楚汉相争的第一回合。这段极重要的史实在《项羽本记》和《高祖本记》中都有记载,为避重复,必有所详略。鸿门宴上项羽掌握生杀大权,是矛盾的主导方面,这段史实的详细记载理应归于项羽名下,所以《高祖本记》有关叙述仅160字。但选自《项羽本记》的《鸿门宴》却是宾显主隐,项羽基本上是陪衬式的“许诺”、“默然不语”、“未有以应”,镜头始终对准刘邦及其谋臣武将。这是为什么呢?我紧紧抓住这一阅读初感深入解读,并作为教学的突破口,启发学生由此进入文本内部,体味文本在选材立意、刻画人物、安排情节上的妙处。接着,引导学生将《鸿门宴》放进《项羽本记》这个整体中去考察。学生发现《项羽本记》是将鸟瞰全篇的概括叙述和神采飞扬的工笔刻画结合起来的,最能表现项羽性格为人的是“钜鹿之战”、“鸿门宴”和“垓下之围”三段。“钜鹿之战”时项羽处于胜利的顶峰,“垓下之围”则是悲剧的收场。这两处,司马迁不但直接落笔于项羽,还辅之以烘云托月法。“鸿门宴”是项羽由胜利走向失败的转折点,在这个至关重要的“点”上,司马迁反而变浓墨重彩为淡笔点染,显然是有用意的。经过讨论,大家明白司马迁是想通过“鸿门宴”上宾主位置的倒置来预示项刘之争的历史必然性,而这个目的又是靠对比手法揭示矛盾双方策略才智高下的悬殊达到的。教学于是进入第三步,认识对比手法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起的作用。最后一步,借中国画“落墨处黑,着眼处却在白”、“画在有笔墨处,画之妙在无笔墨处”的道理,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宾显主隐,实是为了借宾写主。这是因为项羽的致命弱点,正是从他的宿敌——刘邦处才反衬得最明显,明笔写了刘邦,暗笔却刻画了项羽。由初读引发的陌生感层层深入,在文本世界里一路探幽揽胜,师生碰撞出了创新思维的火花。

二、在研读中尽力求索

文本的歧义性、模糊性、不确定性使其具有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的特点。有时,即使字都认识了,每句话的意思也都懂了,也未必明白作者的意思。要从那些貌似平易的文字中遭遇陌生,要在别人耕耘了无数遍的“土地”上有所收获,读出“弦外音,画外意”,发人未发,见人未见。更多的时候,必须沉下心来,埋下头去,扎扎实实花功夫,反复研读、尽力求索,才能柳暗花明,于无疑处生疑,于曲径处通幽,开创教学新局面。

在语文教学中取得突出成就的大家如于漪、李吉林、于永正、靳家彦等谈起解读文本的心得,关键词就是两个字:钻研。如打井一般,深钻下去,反复吟咏,口诵心惟,含英咀华,最后必能得“水”——获得创意教学的灵感。

以于永正老师为例。他解读文本一般要经过4个步骤:第一步是理解字词句在文中的意思。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及含义深刻的句子,在关键之处、精彩之处做上记号。第二步是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一般要朗读四五遍,情感型课文朗读的遍数还要多,力求将文本读“活”。第三步是细心琢磨、领会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意图。第四步是认真思考课后练习题的要求,有的还要做一做。于老师解读文本的方法与途径可谓老套,并无创意可言,但他那些灵气十足、不拘常规、充满创意的教学方案就是在这种并无创意的反复研读中破茧而出的。这是值得那些将文本匆匆浏览几遍,就忙着做课件、想教法、寻亮点,以便让课堂出彩的教师深思并学习的。

三、在常读常新中不断发现

伽达默尔说:一个文本,“当它真的开始说话的时候,它并非简单地说它的语词,那种总是相同的、无生命的、僵死的语词,相反,它总是对向它询问的人给出新的答案,并向回答它问题的人提出新的问题”。正因为文本具有开放性,文本的意义是和读者一起处于不断生成之中的,所以每一次解读都是不可重复的,都可能会有新的发现、创造。从这个意义上说,“常读常新,常教常新”就不应该仅仅是一个教学口号,而应成为我们自觉超越过去、超越自我,不断探索教学新路的一种策略。

语文教学“一点突破法”创始人、特级教师姚良强用三教《珍贵的教科书》三次变“法”创新的行动为我们做出了示范。上世纪80年代第一次执教《珍贵的教科书》,姚老师是从课题突破的。他抓住题眼,引导学生从“渴望得书”、“书的由来”、“舍身护书”、“激励前进”诸多方面逐一解析教科书的“珍贵”。因为教法与文法相通,所以大大节省了教学时间,为改变当时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状做了有益的探索,得到了广泛的好评。但姚老师并没有因此满足,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他发现如此切入较为平板呆滞,缺少灵气,教学按部就班,面面俱到,离“多快好省”的高效目标仍有距离,于是再次认真研读文本,第二次执教《珍贵的教科书》。这次他从课文重点段第三段切入教学,引导学生由点到面,深入探究,充分感受书的“珍贵”。听课老师都为教学的提纲挈领、事半功倍和姚老师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叫好,可他自己觉得仍在文本外面“迂回前进”,没能进入“腹地”,击中“靶心”,更主要的是教师“牵”的痕迹比较明显,尚未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课改后,他第三次执教《珍贵的教科书》。这一次,他巧妙利用“预习提示”(找出最能表明教科书珍贵的词句)引出突破点:指导员“用生命换来教科书”的完整无缺,聚焦敌机俯冲投弹一瞬间教科书由“背上”到“身下”移位的细节,让学生通过实地演示和对教科书移位与不移位结果的对比探究,认识书的“完整无缺”是指导员用生命换来的。然后反顾全篇,探究“移位”缘由。由于是从学生学习的需要切入的,教学的着力点、文本的重点、情感的凝聚点、学习的难点四位一体,学生情绪高涨,始终满怀新鲜感积极思考,合作探求,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不肯蹈常袭故的岂止姚良强老师一人,老一辈语文教育家斯霞、于漪等都是“用一生的时间备课”的名师。很多课文她们都能倒背如流,但备课时永远作为第一课对待,认真钻研,常读常新,这样才常教常新,逐步形成鲜明的教学风格,走出了适合自己的教改之路。

[作者通联:湖北鄂州市华容区临江中学]

猜你喜欢
鸿门宴陌生化项羽
项羽为什么不肯定都关中
《尘埃落定》中“陌生化”成分的英译研究
鸿门宴(二)
鸿门宴(一)
梦遇项羽
人间奇剧——论易卜生笔下伦理身份的陌生化
《鸿门宴》中一个几十年来一直被译错的句子
曰常性·传奇性·陌生化——电影《白毛女》的受众研究
浅议J.K.罗琳作品的陌生化艺术
“鸿门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