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中小学专题学习网站的应用分析及建议

2008-12-04 02:36冯天敏刘晓春陈吉宁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08年11期
关键词:启示应用

冯天敏 刘晓春 陈吉宁

摘要:本文以山东省为例,总结了当前中小学专题学习网站应用的现状及应用方式,归纳了从中得到的一些启示和建议,为进一步推进中小学专题学习网站建设与应用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专题学习网站;应用;方式;启示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8)22-0004-02

教育信息化进程中,资源建设是最为基础和重要的环节,专题学习网站围绕某一主题进行详细而深入的资源建设,向学习者提供相关专题资源以及协作、交流工具,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并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成为当前资源建设的热点。[1]各种形式的信息技术比赛、评选活动、科研课题等促进了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与应用,在全国形成了一批优秀专题学习网站。那么专题学习网站的应用情况如何?在今后的发展中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山东省在地理格局上具有和全国类似的典型特征,因此,山东省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对全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本文以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山东省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区域比较”为依托,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和访谈,以山东部分中小学为样本,对专题学习网站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以总结经验,找出问题,为其后续的建设与教学应用提供借鉴。

一、中小学专题学习网站的应用现状

问卷与访谈结果显示,专题学习网站的数量相对较少,拥有专题学习网站的学校比例较低,但其产生的作用得到了认可。根据领导卷的调查结果,在有专题学习网站的学校中,所有的学校领导都认为专题学习网站对该校教学产生了很大作用,其中15%的学校领导认为学校的专题学习网站不仅促进了该校的教学,而且在本地区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针对领导卷的调查结果,我们进行了深入的访谈,发现当前中小学专题学习网站在应用中存在以下问题。

1.城乡差异显著

由于农村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水平较低,特别是信息化设备短缺,大部分教师缺少使用信息化资源的意识,使得专题学习网站在乡镇、农村的学校应用很少,部分教师还不知道专题学习网站,只有极个别教师在优质课、公开课的备课或者写论文时使用过专题学习网站;而城市的信息化水平相对较高,专题学习网站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县级以上的中小学,以用于教师备课和课堂教学为主,少数用于学生的自主探究与研究性学习。

2.地区差异显著

由于山东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教师与领导对资源建设与应用的重视程度不同,导致专题学习网站的应用方式呈现出地区特色:有些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较高,较为重视综合性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在利用专题学习网站开展研究性学习方面做得较好;有些地区根据新课程教学理念和实际条件,较为重视专题学习网站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大力推广新课程主题资源网站建设,积极开展专题学习网站在课堂中促进教师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研究;有些地区信息化资源建设起步较晚,专题学习网站建设还是一个空白,有少数教师利用外地专题学习网站来备课或课堂教学演示。

3.应用方式层次化、多样化

在访谈的教师中,有半数以上的教师使用过该校或者其他学校及教育机构的专题学习网站。由于每个地区、每个学校的教学条件、教师水平、教学需求等不同,专题学习网站的应用方式也呈现出层次化、多样化。其中既有教师用于备课和课堂演示的低层次应用,也有学生用于研究性学习的较高层次应用,但总体以教师应用为主,学生应用相对较少,应用层次还有待于提高。

二、中小学专题学习网站的应用方式分析

根据访谈结果,当前山东省中小学专题学习网站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用于教师备课与课堂演示

专题学习网站提供了相关主题的丰富资源,特别是潍坊地区建设的新课程学科主题资源网站为教师的备课与课堂演示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使得这种应用较为广泛,访谈中半数以上的教师备课时参考过或在多媒体教室中演示过本校或网上的专题学习网站资源。有的教师谈到:“虽然我们学校,甚至我们地区都没有专题学习网站,但也有老师在备课时使用其他学校的专题网站资源,有时课堂教学是直接调用专题学习网站的内容向学生演示”。从使用效果来看,大多数教师认为专题学习网站使课堂变得生动,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对于提高学生的认知和开阔学生的视野有很大帮助。

2.用于网络课堂中的学科学习

少数教师在网络教室中让学生使用本校或其他学校的专题学习网站学习相关的内容。从使用效果上分析,这种应用方式对教师的信息素养和课堂组织能力要求较高,有的课堂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自主学习和讨论协作环节进行良好,可以顺利完成学习目标,如:某语文老师在讲授作文课《心中的大海》时,让学生进入“中国海”专题学习网站自由浏览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形成感性认识,进而激发表达的欲望。在专题学习网站的支持下,学生不仅顺利完成作文,还进行了互评,收到良好效果。[2]而有的教师在课堂一开始就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专题学习网站的资源进行学习,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缺乏有效的引导,课堂纪律比较混乱,如:有的学生受网络中其他无关因素的干扰,迷失了方向;有的学生甚至玩游戏、聊天等,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用于研究性学习

这种应用方式对信息化条件、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师的信息素养与教学组织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应用较少。在少数有专题学习网站和信息化条件较好的学校,有教师利用专题学习网站开展研究性学习或让学生课外自主探究。如:烟台某语文老师所带小学四、五年级基于“中国海”专题学习网站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在访谈中,该老师谈到“学生利用专题学习网站进行研究性学习,对他们学习帮助很大,学生也很感兴趣,虽然这对信息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但是信息技术一直是我们学校的亮点,开展基于专题学习网站的研究性学习,加强了对学生信息技术的培训;有的时候由于经验不足,在实践中也会存在主题过大而时间不足的问题,不利于学生的深入探究,而有的问题设置较容易,学生只通过专题网站就可以找到答案,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等问题。”

三、启示与建议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部分教师能够根据教学需要和教学条件,采用不同的方式,因地适宜地使用专题学习网站开展教学。但应用范围还有待于扩大,应用层次也有待于提高,以下是几点启示与建议。

1.积极为学生创建网络学习环境

网络学习环境是学生利用专题学习网站学习的基础,缺少这种环境,专题学习的应用只能用于教师的备课与课堂演示,难以真正发挥专题学习网站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作用。当前各学校的网络教室较少,部分学校只用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学生使用网络学习的机会较少。网络学习环境的创建一方面需要地区领导、学校领导重视网络教室的建设与使用;另一方面,也需要学科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根据教学需要争取使用网络教室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利用专题学习网站进行自主学习或研究性学习。再者,随着网络的普及,能上网的家庭越来越多,而当前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学生在校时间减少,教师可以引导有条件的学生在家利用专题学习网站开展自主学习或小组协作学习,解决了部分家长对孩子上网及课余时间做什么等问题的忧虑。

2.因地适宜地建设多样化、实用性的专题学习网站

专题学习网站应用的方式、范围、效果与其数量、类型以及内容有着直接的关系。当前山东省中小学专题学习网站的数量相对较少、分布不均衡,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依然需要加强。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既要有超前性,又要有实用性,根据访谈结果与当前教育改革趋势,基于本地文化的综合性专题学习网站、基于新课程标准的主题资源网站、基于学科知识点的专题学习网站三种类型的专题网站从不同层次上满足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使用,得到大多数教师的认可。但每个地区的信息化程度不一样,应该从新课程教学理念出发,选择适合的类型,建设实用性的专题学习网站。

3.推进专题学习网站的共享

专题学习网站的共享,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减小专题学习网站应用的城乡差异、地区差异,有利于提高专题学习网站的利用率和实际应用效果,也有利于专题学习网站的完善。如:“中国海”专题学习网站是一个开放的网站,教师还把教学方案、教学反思等通过网站或个人博客放在网上,有不少访问的教师给出了好的建议,促进了网站的建设与应用。各级主管部门可以采取一定措施将获奖的优秀专题学习网站集中放在网上,供省内或本区的中小学师生使用,各学校之间也可以相互开放资源,以促进专题学习网站的应用,进而推动整个区域的教育信息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刘 敏,李兴保. 对中小学专题学习网站的调查与探讨[J].中国远程教育,2004(3):64-66.

[2]曹瑞敏.“中国海”学生专题学习网站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5(5):69-71.

猜你喜欢
启示应用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