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阶段性创新测试题

2008-12-24 10:27杜才盛
中学生数理化·中考版 2008年11期
关键词:饱和溶液稀硫酸硝酸钾

杜才盛 张 杰

杜才盛,许昌市教研室化学教研员。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教研员,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化学学科专家指导组成员,河南省高中教学中心组核心成员。多篇论文荣获国家级及省级奖励。对中考、高考改革命题趋势有深入研究。

张杰,许昌市第十中学化学一级教师,许昌市中心教研组成员。教学成绩优秀。经常承担市、区级课题研究工作。

一、选择题

1. 下列溶液名称不正确的是()。

A. 糖溶于水:糖的水溶液B. 将酒精与水以体积比3∶2混合:水的酒精溶液

C. 氯化氢溶于水:盐酸 D. 碘溶于酒精:碘的酒精溶液

2. 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 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C. 蒸发溶剂能析出溶质的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 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3. 下列叙述不是硫酸铜溶液所具有特点的是()。

A. 硫酸铜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 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溶液

C. 硫酸铜溶液可以由铜与稀硫酸反应得到

D. 硫酸铜溶液可以和铁丝发生反应

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促进氯化钠溶解的最好办法是升高温度

B. 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增加溶剂一定能变为不饱和溶液

C. 将100 g食盐投入到100 g水中,所得溶液质量一定是200 g

D. 5 g硝酸钾完全溶于100 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

5. 10 ℃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另一瓶为不饱和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

A. 加一定量的水B. 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

C. 略降低温度 D. 10 ℃时,蒸发少量水

6. 如图1,导管内有一段红墨水,试管中盛有适量的冷水,容器的气密性良好。现往试管中加入下列某种物质,红墨水不会移动的是()。

A. 固体NaOH B. NH4NO3固体

C. 固体NaCl D. 生石灰

7. 蜜蜂的刺液是酸性的,被蜜蜂蜇伤后,可以涂抹下列哪种物品在蜇伤处来减轻疼痛()。

A. 苹果汁(pH约为3)B. 牛奶(pH约为6.5)

C. 矿泉水(pH约为7)D. 肥皂水(pH约为10)

8. 下列有关氢氧化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氢氧化钠易潮解,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B. 称量氢氧化钠时,应将其置于玻璃容器中,而不能直接放在纸片上

C. 露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可用滴加盐酸的方法除去杂质

D. 氢氧化钠可用于造纸、纺织、制肥皂等工业中

9. 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所得的二氧化碳气体中会混有少量水蒸气杂质,要除去其中的水蒸气,可将混合气体通入()。

A. 浓硫酸 B. 石灰石 C. 浓盐酸 D. 氢氧化钠固体

10. 当试管内残留下列物质时,不能用稀盐酸浸泡除去的是()。

A. 盛放石灰水留下的白色固体

B. 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留下的蓝色固体

C.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后留下的红色固体

D. 盛放过生锈铁钉留下的铁锈

11. 下列事实不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 实验室收集CO2和O2都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B. C和CO都能跟灼热的氧化铁反应

C. NaOH溶液和Ca(OH)2溶液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D. 加入盐酸或投入活性炭都能使滴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

12. 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所得固体投入稀盐酸中,无气泡产生。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所得固体中一定含有氧化铜B. 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铜

C. 滤液中一定不含硫酸铜 D. 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

二、填空题

13. 用酒精去掉衣服上的油污靠的是______作用,用洗涤剂去油污则靠的是______作用。碘几乎不溶于水,却可以溶解在汽油中;高锰酸钾几乎不溶于汽油,却可以溶解在水中,说明溶解过程不仅与______的性质有关,也与______的性质有关。

14. 质量分数为48%的H2SO4溶液100 mL,密度为a g/cm3,从此H2SO4溶液中取出5 mL后,剩余溶液的密度为______,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

15. 图2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通常对溶解性的规定如下表。

(1) 常温下,A属于______物质(填“易溶”、“可溶”、“难溶”或“微溶”)。

(2) t2 ℃时,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B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______。

(3)把t2 ℃时质量相等的A、B饱和溶液降温到20 ℃,析出晶体较多的物质是______。

16. 将稀盐酸滴入图3所示盛有不同物质的试管中,请回答:

(1) 冒气泡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_。

(2) 有浅绿色溶液出现的是______。

17. 已知置换反应:A+B—C+D。

(1) 若D为氢气,B为稀硫酸,则A的选择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

(2) 若D为铜,化合物B的物质类别可能为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18. 现有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三瓶遗失标签的溶液,为了鉴别这些溶液,将它们编号为A、B、C,并按图4步骤进行实验,观察到如图中所示现象。

(1) 写出试剂的名称:①是______,②是______。

(2) 仅用试剂②______(填“能”或“不能”)鉴别A、B、C三种溶液。

三、简答题

19. 请简述如何用实验证明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20. 图5是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面的问题。

(1) 请看图总结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变化规律:______。

(2) 将图中a点所示溶液升高温度至90 ℃(溶剂保持不变),我们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21. 我国古代纺织用氢氧化钾作漂洗的洗涤剂。将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煅烧后的固体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在水中相互作用,便可制得氢氧化钾。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2. (1) 通常情况下,pH与溶液酸性有什么关系?

(2) 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四、综合应用题

23. 酸、碱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有密切的关系。往一定量的未知浓度的酸(或碱)溶液中逐滴加入已知浓度的碱(或酸)溶液(标准溶液),依据反应液的pH变化,借助酸碱指示剂颜色的变化确定反应终点,根据消耗标准溶液的量计算未知酸(或碱)的浓度是重要的化学实验方法。

(1) 图6中的曲线是某次实验过程中,反应液的pH变化情况的一部分。请问:本次实验的标准溶液是酸溶液还是碱溶液?在本次实验中用酚酞作指示剂,能够说明反应达到终点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2) 某次实验中,用10%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测定某稀硫酸的浓度。实验中所取用的稀硫酸为25 g,达到终点时所消耗的标准溶液的质量为20 g。① 请计算该稀硫酸的质量分数。② 配制该标准溶液时,所需要的玻璃仪器除了量筒和烧杯外还有______。③ 在配制该标准溶液过程中,下列因素会导致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于10%的是______。

A. 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不慎洒出

B. 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C. 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氢氧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

D. 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 E.所用氢氧化钠固体潮解

④ 请定性简述如何取用配制标准溶液所需要的水。

参考答案

一、1. B 2. A 3. C 4. B 5. A 6. C 7. D 8. C 9. A 10. C 11. D 12. D

二、13. 溶解 乳化 溶质 溶剂 14. a g/cm3 48% 15. (1) 可溶 (2) 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3) A 16. (1) C (2) B 17. (1)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以前的金属 (2 )氧化物或盐 18. (1) 酚酞溶液 Na2CO3溶液 (2) 能

三、19. 取颗粒大小相同、质量相同的硝酸钾固体,分别在温度不同、质量相同的水中,用相同的仪器、相同的操作方法进行溶解。

20. (1)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 溶液变浑浊

21. CaCO3 CaO+CO2↑CaO+H2O=Ca(OH)2

Ca(OH)2+K2CO3=CaCO3↓+2KOH

22. (1) pH小于7的溶液显酸性,pH越小溶液酸性越强。(2) H2O+CO2=H2CO3

四、23. (1) 酸溶液 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 (2) ① 9.8% ② 玻璃棒、胶头滴管 ③ A ④ 在量筒中加水到接近刻度线时,用胶头滴管加水到凹月面与刻度线水平相切。

责任编辑/侯秀姣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猜你喜欢
饱和溶液稀硫酸硝酸钾
源于生活的课前初探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去除稀硫酸中游离氯方法的对比
中国硝酸钾生产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
氯碱工业稀硫酸回用于联二脲的生产
K+、NH4+//Cl-、NO3-–H2O体系硝酸钾冷却结晶动力学研究
硫酸亚铁水合物在稀硫酸中溶解度的测定及其晶体存在形式
农业用硝酸钾危险类别浅析
溶解度曲线的涵义及应用
硝酸钾迎来高投入农业新机遇
对饱和溶液性质的补充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