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怎么考”

2008-12-29 06:19潘新和郑秉成
中学语文教学 2008年11期
关键词:题型观点资料

潘新和 郑秉成

阅读,我们不但要读古代、现代经典,还要读当代的作品——时文,最终是写出自己的作品。写出自己的作品才是语文学习的目的。读古代、现代作品,是为了更好地读当代作品。阅读能力最终是体现为解读当代作品,对当代作品作出自己的评说,阐明自己的创造性见解。

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从纷繁的文字信息中筛选、处理、加工、反馈信息,学会如何以文字与他人进行信息沟通、交流、互动。

为此,我们生造了“时文评说”这个概念,作为一种文字交互方式的名称。这应当成为今后语文学习和语文考试体现语文能力目标效度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也是“在文章(资料)上做文章”的写作方式,是将来工作、学习中最常使用的写作方式。它是一类表达形式的总称。以下几种写作体式——题型可供参考。

一、“申论”题型解析

“申论”是2000年起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专用文体。“申论”,即“申而论之”,取申述、申辩、论述和论证之意。是由命题者提供一批有一定相关性但内容比较芜杂的信息,一般有较大的文字量,要求考生阅读后进行归纳整理,在预设的语境中,先形成一段或数段概括性文字,再按给定的题目和要求写出给特定对象阅读参考的议论性文章。“申论”试卷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2007年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由于2007年“申论”试题“给定资料”相当长,无法全文引用,只摘录其中“做答要求”如下:

1、根据“给定资料1、2”的内容,整理一份供有关负责同志参阅的材料。(30分)

要求:概述全面,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超过500字。

2、“给定资料7”提出了“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问题。请结合“给定资料3~7”,谈谈对“持续土地利用管理”应从哪些方面评价。(15分)

要求:分条作答,简明扼要,不超过200字。

3、本题仅限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1)给定资料中谈到了排土场、尾矿库的绿化,“空心村”、砖瓦窑场和工矿废弃地的整治,请概括说明这些做法的目的和意义。不超过200字。(10分)

(2)根据“给定资料6”,试分别解释“存量土地”和“地荒”的含义。(15分)

4、本题仅限报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1)“给定资料2”提到“把土地转让市场区分为两大类进行交易”,请进一步说明这两大类市场怎样区分。并谈谈在这两大类市场中怎样解决“农民没有权力为自己的土地定价”的问题。不超过200字。(10分)

(2)假如中央有关部门成立联合检查组,对地方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补偿费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请列出此项检查所查的主要内容。(15分)

5、请以“命脉”为题。写一篇关于土地问题的文章。(30分)

要求:(1)参考给定资料,自选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2)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3)全文不少于800字。

由上述资料可以得出“申论”命题以下几个特点:

1、关注国计民生。“申论”给定资料和做答要求都有极强的现实意义,而且交互性、针对性很强,是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严重问题给予关切与回应,较好地体现了写作的社会性、应用性功能。

2、符合写作规律。这是一种仿真性的写作,和真实写作的程序基本吻合。只是将一般写作时的搜集资料,改为命题者提供资料,整个运思过程和论说性的写作思路一致,较为全面地考查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我们现在高考作文命题的过分人为化、考试化很不相同。

3、属于职业写作。所检测的是作为公务员将来工作中需要的写作能力,写的文章是提供给领导或相关部门的参考意见,是一种真实写作,直接体现了考生的工作能力。它对未来所从事的工作有很强的适用性,考得好,势必业务能力也就强,是一种高效度、高信度的考核,也是具有高难度的。以这“三度”来保障区分度,可见只考作文(大小作文)不也能很好地体现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吗?

4、题型时常变化。有概述(历年具体要求也不一样),建议,指出错误并说明原因,谈谈对某一情况应从哪些方面评价,说明做法的目的意义,解说某些概念的含义等等。一般是两点要求,但2005年竟多达四项要求(第三项包含两个要求)。这就避免题型的僵化,不易作模式化训练,测试的就是“语文素养”。这一点对语文老师改变“题型不变”的观念应该是有所启示的,也应该有思想准备。在素养教育背景下的考试,本来就不应该有固定的题型、赋分等,

5、阅读文字量大。字数是逐渐趋多的,多的时候近万字,2007年也达到近7000字。这就对考生提出了快速阅读、理解并准确归纳的要求。这符合信息社会对海量信息进行迅速处理的要求,体现了时代性需求。在语文教学中自然需要精读,但也需要学会“速读”。迅速对材料进行归纳概括,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是十分需要的语文能力。

6、注重概括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检测。这就是高校和社会对基础教育提出的要求。不要以为基础教育学的基础就是一般写作技能,认为创造性地分析、解决问题不是基础教育的目标,对中学生议论文观点创新要求过高,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而且是十分有害的。如果青少年时期不培养他们的言语想象力、创造力,他们一生就将失去这些最宝贵的能力。这也提出了基础教育如何和社会需要的高效的语文能力接轨的问题。

7、有特定的身份和明确的交流对象。作者的“身份”是秘书、联合调查组、市交通主管部门负责人等,文章是写给负责同志、政府部门、社会民众等看的。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以往中学作文都是既没有主体意识,也没有读者意识,可以说把写作完全视为一种书面语训练,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一种伪写作。“申论”写作告诉我们真写作应有特定“语境”设定,这样才是真正的交流与沟通,而不是不看对象的胡乱写。考试虽然是一种虚拟性写作,也应该是有具体读者在场的。

自然,高考不必考“申论”,但是这种题型是可以借鉴的:提供若干则有联系也较为纷杂的原始资料,模拟自然情景下的写作运思活动:先进行简要的归纳、概括、说明,再按照一定的要求,以特定的身份,在某一方面阐明建设性的意见,与特定的对象进行交流。这检验的是实用写作的基本能力。

二、“新闻评论”题型解析

第二种可资借鉴的是新闻评论的写作。新闻评论有的也称为新闻分析,是报纸上常见的一种新闻文体。一般是针对报纸上的某一则新闻发表评论,有较强的时效性和交互性。报纸上的新闻评论有两种:一种是以单篇形式出现的,只发表

一篇表明一下看法就不再关注了;一种是以多篇形式出现的,持续地对某一现象进行讨论,发表各自不同的看法。

在报纸上系列的讨论、辩论式的新闻评论不少,这是比较吸引眼球的,也反映了舆论自由,代表了读者对舆论的干预。

“新闻评论”体的特点以及给我们的启示:

1、读报、评报是语文学习的有效方法。对新闻阐明观点是一种普遍的自然状态下的言说。对社会生活现象表明看法,就是语文的实际运用。大众传媒无疑是信息传播的主渠道,关心报刊的报道,经常读报、评报,是语文课外阅读、写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提高言语素养很有帮助。

2、新闻素材难以预先猜测。这可以避免猜题、押题,能考出真实的能力未必要做专门的应试训练,只要具备了说理能力就能写好。

3、新闻评论可以畅所欲言。社会新闻大多无关政治,大多不是什么重大问题,一般没有观点预设,也没有什么主流观点的影响。没有什么言论禁忌,这对于活跃思维、培养自由发表意见的意识很有好处。

4、议论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所评论的对象明确,可以避免泛泛之论、高谈阔论,养成学生对现实的敏感和实事求是的文风。这种文章有较强的社会性,也可培养作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5、交互性、论辩性强。这是一种面向公众的言说,对新闻发表见解,意见的参差和对立是必然的。这自然就要求提高自己的说理质量以求说服读者,从而体认到言说的严肃性、功效性,提高对语文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新闻评论”体题型。可以先提供一则较有评论价值的新闻,让学生评析;也可以同时提供他人写的一篇评论,让学生参与进去讨论和辩论。这是一种很好的“话语性”题型。

三、“网络帖子”题型解析

以下我们参考近年较为流行的评价方式:“PISA”,进一步探讨“时文评析”考试命题方式。PISA是学生能力国际评价(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的简称。PISA通过高品质的试卷,测试义务教育完成后的15岁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领域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以及在日常生活情境下作出良好判断和决策的能力。PISA除试卷测试外还通过收集学生、学校的背景信息,从个体学习者、教学、学校及教育体制四个层面进行深层次分析。

有一个题为“涂鸦”的案例。背景材料为连续发表的文本中的辩论。最初是来自芬兰贴在网上的两封信。四个题目模拟了典型的阅读活动。学生作为读者经常综合、比较和对比来自两个或多个不同来源的观点,对“涂鸦”的主题事件非常感兴趣。两个作者讨论中所暗含的辩论,涂鸦者是艺术家还是艺术的破坏者,在参加测验的学生头脑中将代表一个真实的问题。

根据一封或两封信的写作风格或形式解释观点的答案。学生应该能提到如下几个方面的标准:写作风格、辩论的结构,辩论的中肯之处、语气、提示或者说服读者的策略,给予说明和证实。命题立意:

PISA阅读素养测试题目按照评价框架设计,巧妙设置情境,呈现方式多样,答案鼓励创新,不再是简单地检查知识的记忆,而是考查学生在题目背景信息下。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灵活、方便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测试重视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过程。

这是对15岁的学生即初中毕业生的评价方式。有以下四点值得关注:

(一)阅读观更新。阅读试题不再停留在检验对文本的流畅性阅读和理解上,不作我们以往所习惯的断章摘句的读解,而是要求整体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是最低水平的要求。而较为重要的改变是使阅读活动成为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交互式行为,要求对文本做出评价与反思,使之成为一种学习性、工作性、社会性阅读,提高了阅读的有效性。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想象力、创造力有所助益。同时,这种对文本的评判,也就过渡到了言语表现的层面,指向写作能力的生成与发展。我们可以看出,所设置的4个问题,涉及的方面,综合起来就是一篇短评的基本内容。就是说,这些问题是从一篇短评中解析出来的。能力点是“说理”,包括比较、分析、判断、论述等,这就是他们设题的依据。设题目的就是检验基本的阅读思维能力——短评“写作”能力。不像我们的阅读题,基本上就是围绕着“理解”或“欣赏”(不是鉴赏)设题。

(二)较为生活化。这道题的最大特点或者说最可借鉴之处,是十分贴近当代的阅读生活和阅读习惯。所采用的阅读素材并不是我们习见的“社科文”或“自科文”,也不是“经典”文本,而是“生活文”“时文”。是当代人最常读到的“网文”,在体裁上属于“随感”一类,即“典型的阅读活动”。它的应用性很高,是我们经常遇到的文体类型和日常话题。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所设置的问题,也是一般的阅读情境下自然产生的问题:作者想说什么,两位不同的作者他们在一起讨论什么,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他们观点的依据是什么,他们说理方式的长处在哪里?我更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或谁的我都不赞成、为什么,那么我的观点又是什么——这与我们的阅读经验是吻合的。能读懂文章,而且能辨别文章的优劣得失,能简单表明自己的看法,这难道不就是我们阅读这类文章的能力所在吗?反思我们把一篇文章大卸八块,肢解得七零八落地“零售”,这种“读法”显然与我们的阅读经验是背道而驰的。这样考出来的所谓能力是有效的吗?

(三)主观题为主。可以看出,在四项问题中,只有一项是标准化的“多项选择题”。属于“客观题”;其他三项均为“开放性回答”,设定为“主观题”。这是较为恰当的。但我们也可以看出,实际上,“问题1”“通过比较每一篇大意识别两篇短文的共同目的”,已经包含在“问题3”的要求中,“用学生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比较两篇短文的观点”。“问题1”所要求回答的“共同目的”,就是指两篇短文的作者都阐明了自己对“涂鸦”的观点。“问题3”要求针对两篇短文的观点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这就先要明白两位作者的文章都是为了表明观点和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才能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问题1”与“问题3”处于同一水平上,都是属于“水平2”。因此,“问题1”可以看做是“可有可无”的。就是说,“问题1”属于低难度、低区分度题。这种做法,显然是为了给予“差生”一点照顾性的“基本分”,但是顾此失彼,也浪费了“优生”宝贵的答题时间。

在上述初中阅读能力的基础上,作为高考的阅读试题在主观性程度上,在能力难度上的提高,延伸性地考查成篇的感受、鉴赏、评论性短文,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四)开放性评价。这是与“主观题”为主的定位相适应的。对主观题的评价必定是开放式的。开放式评价的“评分标准”势必比较模糊,只作思维范围、方法和表达能力水平上的要求,不作具体观点的预期。不论是赞赏海尔格的还是赞赏索非亚的,只要切题,言之成理就行。比如“问题4”,赞赏海尔格的理由是他采用直接批评涂鸦的方式,赞赏索非亚的理由是她“在讨论,而不是在开讲座”,都行。而回答的观点模糊、宽泛。或所评论的是内容而不是写作方式,违背了“问题4”的规定,则不行。这就为学生的言语创造性开了绿灯,只要不违背“问题”的要求,尽可以无所顾忌地表明自己的看法,从什么角度说都可以。

这些对我们今后的阅读测试设题有所启示。

猜你喜欢
题型观点资料
常见数列创新题型归纳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随机抽样题型“晒一晒”
例说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题型
聚焦圆锥曲线的新颖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