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旅游纪念品市场问题及对策探讨

2009-01-08 09:48胡林波
现代商贸工业 2009年23期
关键词:旅游纪念品市场桂林

胡林波

摘要:桂林作为享誉国内外的著名旅游城市,其人文历史、山水风光等旅游资源以及食、住、行、游、娱等方面都有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但对于旅游纪念品这一块,至今仍然缺乏系统完整的分析与指导。通过对桂林市内主要旅游纪念品品出售点进行调查研究,以期对桂林市旅游纪念品市场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与分析,并对完善与发展桂林市旅游纪念品市场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从而更好的促进桂林旅游纪念品市场的有序化发展。

关键词:桂林;旅游纪念品;市场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3-0120-02

旅游纪念品在旅游购物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旅游业十分重要的收入来源。旅游纪念品是指旅游者在旅游区购买的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产品,主要用于纪念、收藏和馈赠。在旅游发达国家或地区,旅游纪念品的收入占旅游业总收入的30%以上,甚至高达50%。桂林作为世界闻名的旅游目的地,目前其旅游纪念品销售收入却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同类型级别的旅游目的地,甚至落后于国内的一些旅游目的地。

1桂林旅游纪念品市场的相关调查情况

1.1旅游纪念品种类

1.1.1食品饮料类

主要有桂林三花酒、辣椒酱、腐乳、果汁、罐头、糖果、糕点等,1500多个花色品种。通过调查得知,旅游者需求量较大的旅游食品是桂林三宝产品,即桂林三花酒、辣椒酱、豆腐乳等地方性特产,同时以桂林桂花、马蹄、荔蒲芋、白果、罗汉果等土特产命名的糕点及糖果类食品,在本地市场销量也很大。

1.1.2美术工艺类

主要有美术陶瓷、金银饰品、玉石竹木雕刻等20多个种类,约1000多个品种。其中,竹木根雕及其工艺品,投放市场后很受旅游者欢迎,另外桂林山水字画、阳朔画扇以及绣球香包之类的绣品和其他挂件饰品仍然是桂林旅游纪念品市场的卖点。

1.2生产销售情况

桂林旅游业兴起较早,但相关的旅游纪念品生产却起步较晚,加上基础较差,发展一直不够理想。随着桂林旅游业的发展壮大,政府的介入和政策的推动,以及市场的自发调节,调动了某些生产企业和旅游商品开发商的积极性,桂林旅游纪念品开始呈上升势头。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9年5月底,仅市区注册登记的旅游商品生产、经营企业就达380多家,从业人员达3万人。主要集中在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竹木制造业以及工艺美术品制造业四个方面,形成了旅游纪念品生产供给体系。

2桂林旅游纪念品市场的优势及存在问题

2.1桂林旅游纪念品市场的优势

首先,著名的桂林山水风光是桂林旅游纪念品最重要、最吸引游客的背景,如漓江风光国画、纸扇等产品,一度成为旅游者游览桂林的首选纪念品。

其次,桂林历史悠久的文化和少数民族风情是旅游商品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其中靖江王陵出土的梅瓶及仿制品、桂北少数民族的织锦以及蜡染服饰等都是桂林具有代表性的旅游纪念品,逐步培育了一批本土化的重点旅游纪念品生产企业,其中桂林三宝、西瓜霜等产品早己蜚声海外。

最后,在依托于桂林的客源市场的情况下,己经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纪念品集散地,如桂林瓦窑旅游工艺品批发城、中山中路夜间摊点和阳朔西街等己成为桂林旅游纪念品市场的标志。

2.2桂林旅游纪念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第一,旅游纪念品雷同,同质化严重,缺乏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桂林的大多数旅游纪念品经营者大多集中在旅游景区(点)和各大宾馆、酒店,而他们所经营的旅游纪念品品种及质量往往差别不大,呈现出强烈的同质性。因此,旅游纪念品市场给人的感觉是大同小异,摆在台面上的商品千篇一律,甚至一些景点景区的购物点充斥着大量的仿制文物、劣质书画、玉器、儿童玩具等商品,这些纪念品品地方特色不突出,有的甚至毫无地方特色或民族特色,没有很好的体现地方的文化和民族文化内涵,缺乏收藏价值,质量低劣,很难引起游客的购物兴趣。

第二,旅游纪念品销售模式上的弊病和购物环境质量不高。通过调查得知,桂林旅游大多属团队包价旅游,旅游者的购买力在很大程度上被导游所控制。由于利益的驱使,旅游者进店购买的商品往往质次价高,削价竞争,造成旅游商品在旅游者心目中信誉下降。同时,桂林大多数旅游景点景区的旅游纪念品都是在摊点上出售的,甚至很多是在地摊上出售的,且多数经营者的服务态度也存在问题,不是过于冷淡就是过于热情,使游客没有一个良好的购物环境。

第三,旅游纪念品生产企业缺乏规划性指导,同时利润低,积极性不高。旅游纪念品生产企业分属于多个不同的行业,大多数旅游纪念品只是某些企业的副产品,专门从事旅游纪念品生产的企业很少,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对生产进行规划、指导或管理。在这种状况下,不少企业不重视旅游市场的调查研究,仅凭市场潮流盲目开发旅游纪念品,生产销售都是跟着感觉走,从而导致旅游纪念品品种单一,难以形成地方特色,出现旅游纪念品竞争疲软的状况。同时,旅游纪念品原材料价格近几年居高不下,旅游纪念品生产企业利润微薄。以糖果糕点食品生产企业为例,桂花、马蹄、白果、荔蒲芋、罗汉果等原料价格逐年上涨,为节约成本,生产企业大多采用普通糕粉加香精的办法制作产品,几乎不用果品原料加工。亏损面最大的在工艺美术行业,亏损的原因除体制因素外,生产原材料的上涨、企业利润低下也是造成企业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因素。

第四,多头管理,监管不严,造成旅游纪念品市场混乱。从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开发、生产到销售,其管理有文化、工商、物价、旅游、卫生等多个部门,这种多头管理容易出现管理的空白点、交叉点,出现问题部门彼此推卸责任,谁也不认真地解决实际问题。有的问题牵涉许多的管理部门需要相关的部门密切配合,但部门间彼此对对方的配合没有保证,诸多部门中有一个部门不合作就会出现全盘皆输的局面,不能实现有效的监管,其直接后果是使旅游纪念品市场管理混乱。同时,对于旅游纪念品市场出现的诸多问题,管理部门并不是没有认识到,但是,受地方利益、部门利益的驱动,以及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的影响,管理部门在管理时有时不能严格执法,管理的力度也是紧一天松一月。

3桂林旅游纪念品市场发展对策

3.1要突出旅游资源、地方色彩和土特名产的特色,并结合民族风情,增添旅游纪念品的纪念意义和使用效能

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处处饱含“群山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的诗情画意,有历史摩崖石刻、古建筑物、摩崖造象、古墓葬、古人类遗址、革命纪念旧址等历史文物;有许多美好的民间传说和神话;还有不少著名的历史人物。这一切为人们的想象力,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把在此基础上展开的想象,同对旅游者需求及其心理动机、感情冲动等的研究结合起来,便可创作出新的突破传统造型、浓化桂林特色的观念旅游纪念品。

桂林位于少数民族地区,在旅游纪念品开发上要利用的少数民族的风情,如壮族的织锦、苗族的花带、瑶族的挑花、侗族的侗布与侗毯等民族服饰、工艺品等。此外,歌舞表演是壮、侗、瑶、苗等少数民族历史积淀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窈窕的舞姿和动人的歌声,也可以开发成颇具特色的音像制品。

3.2改进销售方式,改善购物环境

3.2.1销售方式

(1)实行专卖。

对于品牌旅游纪念品,最好是由专营商店销售。此外景区景点只卖自己独有的东西,那些最能体现本景区、本景点特征的旅游纪念品,既不允许流出旅游区外销售,更不允许仿制品、复制品在旅游区内销售。

(2)出售由旅游者自己参与制作的旅游纪念品。

可以在旅游风景区或风景点设立一些集设计、制造、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旅游纪念品中心,将旅游纪念品制成半成品,留下容易完成的工序由旅游者参与制作,有意识地让游客留下自己的制作印迹后再出售。这种销售方式既可以使旅游者享受亲自动乎参与创造的乐趣,又能使其所购旅游纪念品的纪念意义更为突出。

3.2.2改善购物环境

应该着力改变以前那种地摊式的销售环境,因为在这种环境下,只会给游客留下商品档次较低的印象,所以要营造良好的购物环境。销售服务与硬件同样重要,在销售时,既不能对购买者爱理不理,也不能热情过度,将游客吓跑。可以在游客欣赏旅游纪念品时,同游客谈谈该纪念品的艺术性以及纪念价值在什么地方,使游客感受到一种良好的购物氛围。

3.3在政府的扶持下,建立起强有力的旅游纪念品生产企业和开发机构,并利用桂林地方工业优势,实现旅游纪念品生产的产业化

旅游纪念品由于品种多、规格小、变化大,使许多生产厂家不愿投人过多资金发展这一产业,这也是旅游纪念品无法兴旺的原因之一。因此,要发展旅游纪念品,必须依靠政府的支持,地方政府应该在信贷、税收、投资方面对相关企业进行扶持、优惠,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同时,在设计、开发旅游纪念品时,应充分利用桂林当地的工业优势。一方面,设计、生产出与桂林地方优势工业相匹配的旅游纪念品,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利润;另一方面,旅游纪念品的发展,可以促进桂林地方优势工业的发展,使旅游纪念品成为桂林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整个桂林的经济增长,可以起到扩大就业机会等作用。

3.4建立专门机构,同时加强政府相关部门对市场的监管力度

政府相关部门可设立专门的旅游纪念品管理机构,对旅游纪念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进行统一管理和宏观调控,监督纪念品的质量,协调物价部门制定纪念品价格、规范市场行为;还应建立旅游纪念品行业协会,树立旅游纪念品产销企业自觉维护共同利益的观念。旅游纪念品市场管理者一定要严格把关,尽量说服经营者,对于一些粗制滥造的旅游纪念品,坚决不允许进入景区销售,防止低档劣质品降低游客对此类旅游产品的认知度,避免损害当地的旅形象和扰乱旅游纪念品市场,对于违反规定者给以相关的处罚措施。

参考文献

[1]@杨从锋,姚新根.旅游纪念品开发思路探析[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117-119.

[2]@田苗.旅游纪念品发展现状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

[3]@冯万荣.旅游纪念品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太原大学学报,2004,(1).

[4]@孟祥凤.桂林旅游商品开发现状分析[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4,(6).

[5]@万三敏.当前我国旅游纪念品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6]@崔玲萍.浅议旅游纪念品的开发[J].经济问题,2006,(6).

[7]@黄进,容作信.对桂林旅游商品市场开发的若干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1).

猜你喜欢
旅游纪念品市场桂林
桂林行
基于“德”文化背景下的常德旅游纪念品研究
手机报面临的发展困境及纾解之道
桂林游
居住桂林很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