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之王阳明

2009-01-15 09:03杨瑞丽
文学与艺术 2009年12期
关键词:心学王阳明

杨瑞丽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王阳明创立心学的三个关键时期,也向我们展示了他创立心学、拯救世风、士风的济世情怀。最后也从王学的解放思想、促人自觉、呼唤个性方面对明代通俗小说的作用,进行了简单阐释。

【关键词】王阳明;心学;良知说;明人心态

关于王阳明,听到的总是只鳞片爪,教科书讲他的唯心,野史讲其阴险狡诈,老师讲他的参禅入道天才怪异,像个神话。这让我好奇,借此机会我也了解一下自己看到的王阳明。

一、王阳明简介

据《年谱》载,王阳明(1472-1529), 名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学者称阳明先生。守仁少受儒家教育,暇好骑射兵事,善射。弘治元年(1488)于南昌完姻,结褵之夜,入铁柱宫与道士谈养生术,次日晨还。次年听娄谅讲授朱熹"格物致知"论。

五年中举人,寓京师父亲官署,遍读朱熹书。为决疑虑,"格"竹七天,无所得且罹疾。六年、九年会试均落第,遂归姚以诗书棋自娱。闻边关告急,精究兵家秘书。十二年中进士,值西北告急,疏陈……八事。

正德元年(1506),刘瑾专权,矫诏逮捕崔铣等,守仁时任兵部主事,抗疏救援,触犯刘瑾,受廷杖,贬为龙场(今贵州修文县治)驿丞。三年春至龙场,自筑草棚栖身,因穷荒无书,日绎旧闻,"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又创龙岗书院,为开化西南首举。次年应聘主府城文明书院讲席,始宣讲"知行合一",学转陆九渊,渐自成体系。

正德五年八月,刘瑾伏诛。十一年升佥都御吏,巡抚南赣,平定几处农民起义。十四年,费时三十五天平叛擒宸濠。九月抵杭州献俘,因宦官许泰、张忠谗言,非但无功反遭诬获咎。太监张永设法得以免祸,即称病居西湖净慈寺、九华山诸寺院。

十六年初始于南昌揭示"致良知"学说,终完成"心学"体系。 此后6年许,丁父忧,服满亦不召用,专事讲学。 嘉靖四年(1525)九月在余姚中天阁讲学,门人300余,并作《中天阁勉诸生》文书于壁。七年十一月二十九(1529年1月9日)卒于江西南安青龙浦舟中,年57岁。葬绍兴兰亭洪溪,谥文成。《明史》评:"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

王阳明的学术历程、仕途都是相当曲折的,这些也定会折射到王的心理历程上。

二、创立心学

王阳明精进学习,殚精竭虑的苦思,融合佛老程朱思想,在一定时刻的环境的刺激下,逐步创立了心学理论。他一生中讲学很多,但不是以讲学为生,是在仕途的间歇中完成的。讲学是阳明宣扬其学说的主要形式。明代士风、世风日下,王阳明深有体会,并想救之,

"仆诚赖天之灵,偶有见于良知之学,以为必由此而后天下可得而治。是以每念斯民之陷溺,则为戚然痛心,忘其身之不肖,而思以此救之,亦不自知其量者。天下之人见其若是,遂相与非笑而诋斥之,以为是病狂丧心之人耳" 。

王阳明感于世弊,救世之心,昭昭可现。

1、王阳明的心路历程和知行合一的一生

王阳明的心学理论强调知行合一,他自身也是一一行之。王阳明毕生追求的内在的知,其实就是一种圣人气象,在其一生中,心态经历了三次大的变化,也是三次大的飞跃式的提升。

⑴被贬谪贵州龙场驿

王阳明无过而被贬谪龙场,环境恶劣,身心俱困,产生了对很多世情种种不理解和彷徨,也又一次的展开了对许多问题的思索和探讨。

阳明深思冥想,后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之外者,误也",即是非之究竟,皆由吾性之良知主宰,自性本有良知,自性之良知自然是是非分明,据此良知行事,则是自是,非自非,无须追究其他原因;是非已是分明,更无须纠结于心,通过思想之修持,改变人生的取向。他的心态发生的变化是对环境的适应,也是自己心的廓然,是自己解救自己。其"良知"二字,也是从龙场那种环境里悟得的,勘破了生死之理,不是走向了佛之空,道之虚无,而是圣人之气象。这也是其思想的转变点。从宋儒的向外物求理,转向自我正心,从理学走向心学。

⑵平宸濠之乱时期

关于这场纷争,较为复杂,这里从略。我这里举一个这件事后期王阳明的一首诗《啾啾吟》:"知者不惑仁不忧,君胡戚戚眉双愁?信歩行来皆坦道,凭天判下非人谋。用之则行舍即休,此身浩荡浮虚舟。丈夫落落掀天地,岂顾束缚如穷囚。千金之珠弹鸟雀,掘土何烦用镯镂。君不见东家老翁防虎患,虎夜入室衔其头。西家儿童不识虎,执竿驱虎如驱牛。痴人惩噎遂废食,愚者畏溺先自投。人生达命自洒落,忧谗避毁徒啾啾"。

我们可以看到了在平藩的整个事件的实践中,王阳明致良知学说的宽阔情怀:王阳明有过个人的考虑,权术的运用,但在大关节大是非上还是把握的很好。其中,权术的运用,几近狡诈,但其目的在平叛,在为了善。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儒者并不反对"权"。平宸濠之役,阳明展现出了自己的知行一体、良知明澈的圣人气象。

⑶去世前的几年时间

嘉靖朝(1521-1567)时,大臣几次举荐王阳明,都遭到嘉靖的拒绝和打击:有兵乱则用之,事过则弃。王阳明有功于朝,却处境尴尬。但正是在这样的处境下,他完成了他的学说,他总结为"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并告诫其学生"我年来立教,亦更几番,今始立此四句。人心自有知识以来,已为习俗所染,今不教他在良知上实用为善去恶功夫,只去悬空想个本体,一切事为俱不着实。此病痛不是小小,不可不早说破"。为善去恶,知行合一,这是他晚年还一直都坚持的信念,他的遗言是"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自信、平静、洞彻。

2、王阳明良知说

明统治者尊崇程朱理学,成化、弘治以前,思想界基本上是程朱理学的一统天下。程朱理学的最高哲学范畴是"天理",它被说成是宇宙间唯一的绝对的超越万物的本体。 "理"不但是宇宙的本原、天地万物的母体,还是人类伦理道德礼仪的来源。但是在实际行动上又是另一套,如靖康之难、夺门之变、宦官刘瑾专权等充斥着明的政治权力生活,使程朱理学充满了虚伪。

眼看着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王阳明痛定思痛,认为世风的好坏关键在于人心之是否有私,认为心即理,有忠孝之心,即有忠孝之理,但用读圣贤书的途径去求理,无异于缘木求鱼,造成知行分裂。所以他主张理不假外求而求之于心,即"致良知"。他在讲求诸于心的同时,又强调言行相顾,勿事空言以为学,即所谓"知行合一"。

三、王阳明的心学理论对明代通俗小说的影响

文人参与通俗小说的创作和批评,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一个重大转变,谈到这个转变,就不能不提到王阳明的心学,因为这个转变在思想价值的根基上是由王阳明心学来实现的。对于明代的通俗小说,王阳明正是以其特有的心学理论,对它起着催生、导向和示范的作用。

阳明敢于程朱理学之外,独标良知之学,本身就是"狂者"行为。而良知说把个人意志、主观精神的价值和作用强调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更为"狂者"之"狂"提供理论依据。

王阳明讲"心外无物,心外无言,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与王纯甫》),具有表现自我的特点,自然有利于作家主体精神的发扬。

纵观通俗小说的历史发展,有一个从说故事到写性情的进化。从理论上说,故事是小说的最基本的层面,故事以新奇为特点,故而能够满足听众和读者的好奇心。而王阳明心学感召了士人加入到通俗小说创作和批评的行列,实现了通俗小说作者成分的历史性转变;王阳明心学为小说题材从帝王将相的经国大事分流到市井小民的里巷俗事提供了理论依据。题材的这种变化,可以看成是小说从古典型向近代型的转变。王阳明心学对小说价值观产生了深刻影响,这个从重故事情节到重人物性格,是小说艺术的历史性的提升,也是通俗小说成熟的重要标志。

小结

任何一个学说都不是完美的,也可以说是它的开放性吧。王阳明的心学,在解放自我的同时,也留下了通向个性张扬的理论通道,这就使后来的王门另类如李贽、何心隐、颜钧走上了狂、侠、妖之路提供了理论可能性。另一方面,心学的强调良知、为善去恶的极端化,违背了人性的正常需求,让凡人难以做到,这就使其在流传的过程中易于流于空谈,成为让世人批评的假道学、执行不一。王学的回归自我,人人成圣,给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自信,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种种传统的束缚,但另一方面也促成了纵欲之路。

王阳明经历坎坷,精进多思,融佛道程朱之长,成就一代心学。其心学是对老大之中国儒家思想的一次撞击和反动,促守旧者大骇、士人自觉、思维活跃。但明代中晚期,心学并不是社会思潮主流,而是遍受歧视和统治者打压的异端。中国老大帝国之老态龙钟貌,已尽露其形了,但还是歪歪扭扭的顺着自己的路,走过了清代,在没有反省的自闭中轰然倒塌了,也掩埋了这曾经的异端。

【参考文献】

[1]王阳明 《王阳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2]王阳明 《传习录》,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

猜你喜欢
心学王阳明
王阳明和拉康主体观比较
真正心平气和
王阳明龙场悟道
王阳明脱衣巧审案
王阳明脱衣巧审案
真正心平气和
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浅谈王阳明及其心学思想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探索与实践
论王阳明心学的理论渊源
党性修炼是共产党人的“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