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近代实业第一人

2009-01-29 07:53
国学 2009年11期
关键词:大生张謇南通

佚 名

如果说城市也有血脉的话,那南通的血管深处,永远活着一个张謇。这个城市里有个说法叫“一山一水一人”——山是狼山,水是濠河,人是张謇。在20世纪初的中国,南通仿佛是一个黄金城市。举国动荡,这个江苏一隅的县城却在张謇的主持下建立了一个相当完善的城市系统。

张謇在20年间所参与的企事业数量高达180余家,囊括工业、垦牧、交通运输、金融商贸、商会民团、文化教育和公益事业。当时的中国制度缺失,前途茫茫无着,张謇却在南通建成了相当完备的经济、文化、交通水利、医疗和慈善体系,并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社会井然有序,风气也清明淳朴。许多社会学者被吸引,前往南通考察,南通因此被誉为“中国近代第一城”。

即使到现在,大多数南通人的小学、中学,甚至大学生涯还都是在张謇创办的学校里度过的;大多数南通人家都至少有一个亲戚在张謇创办的工厂里工作过;大多数南通人最常去的电影院是更俗剧场,张謇当年就在这里接待了欧阳予倩、梅兰芳、袁克文……大多数南通人都在濠河岸边的公园里散过步、晒过太阳,这个公园是张謇当年规划的5个城市公园之一,公园里有座叫“濠阳小筑”的宅院,是张謇晚年的家。

1853年7月1日,张謇出生于江苏通州(今南通)。张謇兄弟五人,他排行第四,后被称“四先生”。张家世代务农,到张謇父亲时,已置田二十余亩,并兼营糖坊。

张謇4岁启蒙,5岁入塾,16岁考中了秀才。从16岁中秀才到27岁之间,张謇每两年就参加一次乡试,先后5次都未得中。1882年,朝鲜发生了“壬午兵变”,张謇随吴长庆到了汉城,他所撰写的政见和议论很快传回北京,主张对外持强硬政策,引起了高层官员的注意,并受到了光绪的帝师、时任户部尚书的翁同龢的赏识,从此不遗余力地提携张謇。北洋大臣李鸿章和两广总督张之洞都对其争相礼聘,邀其入幕,张謇“南不拜张北不投李”,回到故里继续攻读应试。这大约是一个旧时读书人内心的自尊——希望靠自己考取功名,名正言顺地踏入仕途。

1885年,张謇终于在乡试中考中了第二名举人。此后张謇开始参加礼部会试,向科举的最高阶段进发。1894年,张謇第五次进京应试,中了一等第十一名,翁同龢将他改为第十名。4月殿试时翁同龢劝说其他阅卷大臣把张謇的卷子定为第一,并特地向光绪帝介绍说:“张謇,江南名士,且孝子也。”于是张謇在41岁的时候,终于得中一甲第一名状元,授以六品的翰林院修撰官职。

自1868年中秀才以来,张謇已经在入仕的道路上跌跌撞撞地走了26个年头,进出科场20多次,其中的痛苦与荒诞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中状元的这一天,他的心情非常复杂,当天的日记中几乎没有兴奋之情。喜讯传到家乡不久,他父亲就撒手人寰,按清朝规矩,他得在家守制3年,这似乎预示着他终将与仕途无缘。

张謇曾言:“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1898年他到北京销假,正值“百日维新”,恩师翁同龢被罢官,心知官场险恶难测的张謇,决心远离官场,从此走上实业之路,“三十年科举之幻梦,于此了结。”

早在1895年夏,张謇就在替两江总督张之洞起草的《条陈立国自强疏》中提出了“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的观点。“中国须振兴实业,其责任须在士大夫”。张之洞在调任湖广总督前,特别授意张謇在南通筹办一个纱厂。“状元办厂”在当时是个新鲜事,当时,离甲午战败已有一年,《马关条约》规定外国人可以在中国设厂,这对中国人是个大大的刺激。

江苏是中国的主要棉产区之一,以“纱花”闻名天下,产量和质量都很高。当时日商在中国大量采购棉花运回日本,加工成棉纱之后以高价回售中国市场。因此棉纱业成为洋务派扶持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张謇为筹办中的纱厂起名“大生纱厂”,取《易经》中“天地之大德曰生”之意。

大生纱厂最初定位为商办,由张謇出面在民间集资,结果股金迟迟不能到位。原本计划民营的企业因为缺乏民资的参与,最后只能求助于官方资本。

此时张之洞早已调任湖广总督。张謇通过新任两江总督刘坤一筹得25万两官股,大生的性质相应改成官商合办,为使官商双方的力量均衡,张謇还需要另外招25万两“商股”。但是,大生最后筹集到的商股也没有25万两。在大生开工时,真正向社会筹集的商股资金只有15余万两。

为了筹资,张謇尝尽辛酸,四处碰壁。他到上海招股没有收获,甚至没有旅费回通州。无奈间,只得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在四马路卖字三天,赚取旅费。状元经商,而狼狈至此!张謇在笔记中写道——那些市侩油滑的小人官吏对他冷嘲热讽,阴阳怪调,而他听着诽谤之词也不敢辩驳,蒙受侮辱也不能作色。此时的张謇已经不是当年痛斥袁世凯的名士,弹劾李鸿章的翰林。此刻,在张謇的内心深处,依旧保持儒家所赋予他的清高,他说:“若不是经商,我一辈子不会和某些人来往;若不是经商,我一辈子不会说某些我不屑于说的话……”

到1899年开车试生产时,运营资金仅有数万两,甚至没有资金购买棉花当原料。在走投无路之际,张謇与几个朋友在上海“每夕相与徘徊于大马路泥城桥电光之下,仰天俯地,一筹莫展”,此番情境,令人嗟嘘。最后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作为张謇多年挚友和忠实助手的沈敬夫提议破釜沉舟,全面投产,用棉纱的收入来购买棉花,维持运转。幸而随后几个月里,棉纱的行情看好,纱厂的资金不断扩展,不但使工厂得以正常生产,而且还略有结余。大生纱厂终于生存了下来。

因为张謇是状元出身,大生纱厂早期的棉纱产品使用“魁星”商标,下设有“红魁”、“蓝魁”、“绿魁”、“金魁”、“彩魁”等不同产品线。商标的主要部分就是魁星点斗,独占鳌头的形象。投产后的第二年,大生纱厂得纯利5万两;第三年得纯利10万两;到1908年累计纯利达到190多万两。

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张謇又在唐闸创办了广生油厂、复新面粉厂、资生冶厂等,逐渐形成唐闸镇工业区;为了便于器材、机器和货物的运输,在唐闸西面沿江兴建了港口一天生港,以后,天生港又兴建了发电厂;在城镇之间,镇镇之间开通了公路,使天生港逐步成为当时南通的主要长江港口。19世纪末近代经纺工业的出现,使南通的城市功能由交换为主转为生产为主,南通成为我国早期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基地之一。

作为近代著名的实业家,张謇是中国近代博览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在中国近代博览事业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他对近代博览会积极推崇,竭力倡导,大胆开拓。他认为,举办博览会,是振兴我国实业的重要途径。

1903年4月27日,张謇东渡日本,参观于5月份举办的大阪博览会。张謇带着日本何以能够一跃成为东亚头等强国的问题,第一次踏上了日本的国土。博览会占地约60多万平方尺,馆舍面积也有9万多平方尺,场面宏大,参观者人山人海。这使张謇大开眼界,感慨万千。从此,张謇与博览会结缘。

大阪博览会突出地展示了日本在工业动力革命方面所取得的进展,特别是标志着当时科技进步水平的电和电灯对清代的中国而言,还是十分稀罕,但在日本已很普遍。张謇通过参观,对日本明治维新以来在科技、工业及整体文明程度方面所取得的进步最为感叹。

受大阪博览会的启发,张謇于1905年在《上学部请设博览馆议》中,建议“北京先行奏请建设帝室博览馆一区,以为行省之模范”,积极地推崇和倡导建设中国的博览事业。

此后,在张謇等人的策划和指导下,中国参加了1907年米兰渔业博览会,中国商品陈设仅渔业占地400平方米,工艺占地120平方米,数量极其有限,而且展品也大多粗糙。但评奖结果,得奖牌、奖凭百余张,其中,张謇创办的吕四盐场的盐、颐生酿造公司的颐生酒、颐生和温州罐洁公司的罐食同获金奖,而且“赴会参加商等多得微利”,效果较佳。

这次博览会还有一个重要成果就是促使政府订立了《出洋赛会通行简章》,并由政府和民间合作筹办参加国际博览会,中国终于摆脱了由海关洋员把持赛会的旧格局,使筹办博览会朝着制度化的方向发展。这在中国博览会历史上是一个重大的变化,而张謇又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谓功不可没。

清末,中国除参与国际博览会外,也开始尝试自己举办博览会,这以在1910年6月至11月于南京召开的“南洋劝业会”最具代表性。这是晚清中国的第一次全国性博览会。此次博览会上共有22个行政省提供了展品。此外,东南亚、英国、美国、日本、德国等也都有展品参展。整个博览会历时半年,参观人数达30多万。其规模与影响力不亚于世博会。可以这样说:“南洋劝业会是世博会在中国的一次成功预演。”

张謇在兴办实业的同时,也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同济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南通大学、南通博物馆、军山气象站……这一个个群众耳熟能详的名字,都与张謇密不可分。

在通州,张謇先后创办小学335所,通州师范、女子师范、通海五属公立中学(今南通中学)等中等学校21所,职业学校20多所,高校(包括农科、医科、纺科)3所。张謇以毕生精力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从纵向上说,有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从横向上讲,有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社会教育等,充分展现了张謇“实业与教育迭相为用”的“大教育”思想。

发展民族工业需要科学技术,这又促使张謇去努力兴办学堂,并首先致力于师范教育。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二月,张謇应两江总督刘坤一电邀赴江宁讨论兴学之事,与罗叔韫、汤寿潜等人筹划在通州自立师范,计以张謇从任办通州纱厂五年以来应得未支的公费连本带息2万元,另加劝集资助可成。同年7月9日通州师范在南通开工建设,翌年正式开学,这是我国第一所师范学校,它的建设标志着中国师范教育专设机关的开端。

1905年,张謇与马相伯在吴淞创办了复旦公学,这就是复旦大学的前身。1907年创办了农业学校和女子师范学校,1909年倡建通海五属公立中学(即今南通中学)。1912年创办了医学专门学校和纺织专门学校、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河海大学前身),并陆续兴办一批小学和中学。1909年,张謇创办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船政科,因地处吴淞,曾一度称“吴淞商船专科学校”。解放后,学校改组为上海航务学院。1953年,上海航务学院、东北航海学院、福建航海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大连海运学院,也就是今天的大连海事大学。 1912年,张謇在老西门创办江苏省立水产学校,1913年全校迁往吴淞,故称“吴淞水产专科学校”, 今天上海海洋大学的前身。1917年,在张謇的支持下,同济医工学堂(同济大学的前身)在吴淞复校。1921年,上海商科大学在上海成立。上海商科大学前身是南京师范高等学校,后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扩展为国立东南大学,张謇是国立东南大学主要创建人之一。为了给各项企业提供技术力量,张謇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师范学校的测绘、蚕桑等科发展成为十几所职业学校,其中以纺织、农业、医学三校成绩显著,以后各自扩充为专科学校,1924年合并为南通大学。

另外,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张謇在通州建立了国内第一所博物馆——南通博物苑。1915年建立了军山气象台。还陆续创办了图书馆、盲哑学校等。

张謇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广泛影响的爱国主义者、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主张“实业救国”。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状元实业家”。毛泽东谈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时有四个“不能忘记”,其中之一是“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张謇常说自己一生办事做人,只有“独来独往、直起直落”8个字,“我要去做东家,难有伙计;要做伙计,难有东家。”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为了这个梦想,他建学堂、开交通、造公园、兴水利、办慈善……

1922年,在北京、上海报纸举办的成功人物民意测验中,投票选举“最景仰之人物”,张謇得票数最高,他走到了一生的顶峰,这一年正好是他70大寿。也正是这一年,持续走红的市场突然走黑,棉贵纱贱,向来盈利的大生一厂亏损39万多两,二厂亏损31万多两。大生此时已债台高筑,无可挽回地走向衰落。黄金时代戛然而止,且一去不返。

“张季直(张謇)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他独力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30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终于因为他开辟的路子太多,担负的事业过于伟大,他不能不抱着许多未完的志愿而死。”胡适这样评价张謇。

1926年,张謇辞世。1937年,中华书局刊行的《中国百名人传》中,起为黄帝,末乃张謇。

猜你喜欢
大生张謇南通
感怀张謇 守望初心
小酸浆
称呼见人品
祖传的舌头
平安电话
展览纪录
改变危机唯有勤奋
翁同龢点张謇
手机惹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