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名曲《二泉映月》面世经过

2009-02-05 10:21熊坤静
文史月刊 2009年2期
关键词:阿炳二泉映月曲子

熊坤静

《二泉映月》是我国民间二胡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曾入选“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那么,这首享誉中外的经典名曲在面世前后,究竟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诞生于沿街卖艺途中

1893年8月17日,华彦钧出生在江苏省无锡县,1岁时即失去了母亲。在当地洞虚宫雷尊殿任当家道士的父亲华清和(号雪梅),便将儿子托交族人抚养,8岁后带回道观,给他取学名华彦钧,小名阿炳,并把他送入私塾读书。

阿炳自幼便显露出音乐天赋,10岁那年,精通各种乐器和道家音乐的父亲便开始教他以击石模拟击鼓,练习各种节奏。12岁时,父亲又教他学吹笛子,后来又教他学着拉二胡、弹琵琶。17岁时,阿炳正式参加道教音乐演奏,被人们誉为“小天师”。

父亲去世后,21岁的阿炳成为雷尊殿的当家道士。后由于经营不善,加之又染上了吸食鸦片的恶习,阿炳生活日渐潦倒。34岁时,他因病而致双目失明,被迫流浪街头,以卖艺为生,被称为“瞎子阿炳”。1939年,阿炳与寡妇董催弟结为夫妻,自此俩人相依为命。他们每天早晨出门时,都是董催弟走在前面,用一根小竹竿牵引着丈夫。阿炳则右肩背着琵琶,左肩挂着二胡,缓缓而行。整个白天,他们穿梭于商店、码头及渔船较多的无锡棚下街一带,也时常去有“天下第二泉”之誉的惠山泉等处表演。当婉转、柔美的乐曲响起,人们就知道,那是阿炳正向这里走来。于是,一些人纷纷拥向他,围着他。这样一天下来,尽管阿炳累得腰酸背痛,所得也不过仅够他们夫妇俩的饭钱。若不幸受到地痞或警匪的欺侮、勒索,他们便要饿肚子。黑暗的社会现实,辛酸的人生经历,经过他富有艺术情思的改编、创作,就产生了像《二泉映月》这样一些新的二胡曲或琵琶曲。这些乐曲一经阿炳演奏,颇能引起人们的感情共鸣,很受欢迎,以致他在民间的影响越来越大,曾有一些音乐爱好者专程来拜他为师。

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阿炳,虽然受尽苦难,艰辛备尝,却依然爱憎分明,不畏邪恶。在八年抗战期间,他曾编演过许多诸如《听松》、《汉奸的下场》等讽刺性的乐曲,借以表达他对日军及汉奸卖国贼的极大的义愤。1947年底,他自编自演了反映当时国民党政府滥发货币,导致物价飞涨、民不聊生的《金圆券害煞老百姓》的说唱曲,被国民党反动当局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国民党无锡地方官员遂以阿炳“破坏国库金融政策”为由,勒令他不准再在公开场合卖艺,并强行将他关押在戒烟所达两个月之久。此后,他被迫终止了卖艺生涯,生活陷入困境。

抢救录音后轰动世界

1949年春的一天,在南京古林寺音乐院进修的黎松寿偶而拉了《二泉映月》中的主旋律,被储师竹老师听到后,立马问:“松寿啊,你这支曲子叫什么名字啊?”“这支曲子没有名字,是我们无锡一个卖艺的艺人拉的。”“这个人是谁呢?”“就是民间顶顶有名的‘瞎子阿炳啊!”

这时杨荫浏老师从房间里走出来,关切地问道:“你们是在说阿炳吗?他还曾是我的琵琶老师呢!我跟阿炳很久没见了,他近况怎样?”黎松寿有点难过地说:“他的身体越来越差了,而且经常吐血。”杨荫浏嘱咐说:“你这次回无锡的时候,先把他的二胡曲子谱写下来,将来如果我们有了外国的录音机,再去想办法把它录下来吧!”

后来,鉴于阿炳的身体每况愈下,经黎松寿催促,已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的杨荫浏和曹安和,带着学院新购置的进口钢丝录音机,于1950年8月底来到无锡,会同黎松寿,开始了录制当地道教音乐的工作,为瞎子阿炳的民间音乐作品录音自然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来到阿炳住处,当杨荫浏等向他说明来意后,才知道他的二胡坏了,且他已两年多没有摸过乐器了。杨荫浏等设法给阿炳借了一把二胡,并与他约定,等他先练上几天后再录音。9月2日晚7时,在当地崇安寺附近的三圣阁里,对阿炳的录音工作正式开始。

在准备录音的当儿,阿炳大惑不解的问杨荫浏:“杨先生,这个录音是怎么一回事啊?”“你就拉你的。”“好的,好的!”

紧接着,杨荫浏吩咐曹安和:“我说一二三后,阿炳就开始!”于是,随着杨荫浏的口令,阿炳立即开拉,乐声响起来了,录音机也同时开录。站在阿炳旁边的杨荫浏,深为这悠扬的二胡曲所陶醉,连声赞叹道:“这个好!这个好啊!”

当阿炳拉完第一首曲子,杨荫浏兴致勃勃地问他:“这支曲子叫什么名字”“这支曲子没有名字,我就是这样随便拉拉的,天长日久,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这不行的,你拉这样的曲子总归要有个名字才好。”

阿炳低垂着头,闭上眼睛,陷入沉思。杨荫浏赶忙点燃一支香烟,给他叼在嘴上,然后追问:“你常在什么地方拉?”“我经常在街头拉,也在惠山泉庭上拉。”杨荫浏脱口而出:“那就叫‘二泉吧!”

这时,黎松寿提出建议:“光‘二泉不像个完整的曲名,广东乐曲中有首《三潭印月》,我们是不是可以称它为《二泉印月》呢?”

杨荫浏说:“这样呢,有点像抄袭别人,不够好。我们无锡有个映山湖,就用映山湖的‘映换那个一口‘印的‘印,叫它《二泉映月》吧!”

阿炳当即点头说:“好!好!好!你(杨荫浏)的学问大,就听你的。”于是,《二泉映月》的曲名就这样定下来了。

仅用了两个晚上,杨荫浏等就为阿炳录下了《二泉映月》、《听松》、《春寒风曲》3首二胡曲和《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3首琵琶曲。头天晚上结束录音工作后,杨荫浏等还倒了带子,以试听效果。当录音机放出音乐时,阿炳激动万分地瞪大了瞎眼,摸索着走上前去,抱紧那部机器,说:“催弟!催弟!这是我的声音啊!哎呀!杨先生,这里面好像有仙气啊!有仙气的!”

据阿炳自称,他会演奏数百首曲目,于是在分手时,杨荫浏、曹安和告诉他,下一年假期他们还要来为他录音。当时的阿炳,竟兴奋得像个孩子。

此后,经杨荫浏大力举荐,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准备聘阿炳为教师,但当时他已重病缠身,无力应聘了。12月4日,一代民间音乐家阿炳病故,《二泉映月》等6首被抢录下来的乐曲,竟成了他的绝唱!

1951年,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根据杨荫浏等对阿炳的录音,首次公开播放了《二泉映月》;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10周年国庆时,中国对外文化协会又将它作为我国民族音乐的代表之一赠送给国际友人。后来,彭修文将它改编成民族器乐合奏曲;吴祖强将它改编为弦乐合奏曲;丁芷诺、何占豪将它改编成小提琴独奏曲;丁善德将它改编为弦乐四重奏。中国唱片社还将它制成唱片,畅销海内外。从此,《二泉映月》在国内外广泛流传,并在国际乐坛上获得很高评价。

1978年秋季的一天,应邀担任我国中央乐团首席指挥的日本著名乐曲演奏指挥家小泽征尔,在北京指挥演奏了勃拉姆斯的《第二交响曲》和弦乐合奏《二泉映月》(改编)。次日,小泽征尔前往中央音乐学院,在专门聆听了该院17岁女生姜建华用二胡演奏的原曲《二泉映月》之后,他热泪盈眶地说:“如果我听了这次演奏,我昨天绝对不敢指挥这个曲目,因为我并没有理解这首音乐,因此,我没有资格指挥这个曲目……这种音乐只应跪下来听。”他还说:“断肠之感这句话太合适了”说着说着,他竟真的要跪下来。9月7日,日本《朝日新闻》刊登了发自北京的专文《小泽先生感动的泪》。

1985年,二胡曲《二泉映月》在美国被制成唱片,并在流行全美的11首中国乐曲中名列榜首。

1993年,《二泉映月》和琵琶曲《大浪淘沙》一举荣获“20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奖”。一位音乐家有两首乐曲获此殊荣,这在我国现当代音乐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责编 卫清萍)

猜你喜欢
阿炳二泉映月曲子
《二泉映月》的对外传播
柴可夫斯基的曲子有什么魔力?
张帮主
张帮主
张帮主
有风吹过
吹曲子
瞎子阿炳
公园那边有人在吹萨克斯
试析《二泉映月》的特点及其演奏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