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学校精神,促进内涵发展

2009-02-13 05:32
天津教育 2009年1期
关键词:校训责任感办学

王 杰

2007年,天津市和平区教育局承担了中央教科所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我校承担子课题“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积极培育学校精神”的研究。一年来通过学习相关理论、接受课题专家的指导,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学校建设归根到底是文化建设,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教育均衡发展的大背景下,在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每一所学校都面临着学校文化的继承、提炼和重构问题。传承学校丰厚的文化底蕴,形成先进的办学理念、鲜明的办学特色、显著的办学效益,就要从学校文化建设入手。如何推进学校文化创新,增强学校文化发展活力,发展学校文化生产力,使学校文化真正成为学校发展的内在推动力、核心竞争力、牢固凝聚力,将成为我们思考与实践的重点内容。

学校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是有形的,精神文化虽然无形却具有核心引领作用。学校精神文化以校风为核心,以学校价值观、道德规范、文化传承、各种活动为主要内容,以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为主要文化形态。学校精神是学校文化的最高体现和概括,它能创造出一种浓厚的、浸染整个校园的精神风貌,极大地影响学校成员的价值选择、人格塑造、思维方式、学术造诣、道德情操、行为习惯。我校将“明德、博学、求实、创新”作为学校精神,激励着师生不断进取,对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在确立学校工作主旨中塑造学校精神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发展人,学校的工作核心是培养和造就学生,因此我校将学校工作主旨确立为: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提出:每一个管理者和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第一追求,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和推进素质教育,才能实现教师的自身价值。我们的育人理念是:启发自信、激励成功。学校广泛开展激励教育、赏识教育、成功教育,教师们用多元智能理论作指导,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用激励的语言鼓励学生。当学生不断受到表扬和肯定,当学生的某一方面特长被挖掘出来,当他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他们的自我约束力就会彰显,就会增强自信,就会有明确的道德和学习目标,就能活泼、健康地成长。一本二本的分数线下来了,最先得知消息的是学生,所有上线学生无一例外地在第一时间把这一喜讯及时报告给自己的班主任。教育的成功和学生的成长不仅体现在分数上,更多地体现为学生懂得了感恩与回报,这种精神将感染全校学生,为塑造学校精神增添新的活力。

二、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中彰显学校精神

我们认为教与学的低效,很大程度上源于责任感的缺失,缺少责任感在独生子女这一代人中广泛存在。作为学校应当承担起这一教育责任,所以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我校提出:人人做有责任感的人。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每个层面有每个层面的责任内容。校长有了强烈的责任感,才能履行好自己的管理职责,才能“朝夕思想其事,日夜经纪其务”,才能完成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教师有了强烈的责任感,才能把全部的爱心、耐心、同情心释放出来,才能过一种不平庸、追求卓越的生活;学生有了强烈的责任感,才能对自己的学业负责,思想纯净踏实读书,才能克服困难、勇往直前,才能懂得对自己、对家长、对社会负责;家长有了强烈的责任感,才能配合学校实施教育,才能尽到家长应尽的职责。

提高教师责任感,要从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入手。2007年,我校下发了《九十中学教职工道德修养十六条》,其中倡导“治学从教,贵在有德”,要求教师要有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的学术之德,光明磊落、善良诚实的为人之德,诲人不倦、无私奉献的为师之德。学校倡导“与生交流,以德待人”,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约束力,提倡“宽则得众”的教育策略,提倡“以德服人”的管理方法。学校广泛开展“道德责任感”大讨论,通过行政会、全体会、年级组会、学科组会等多种渠道统一思想,形成共识,通过师德报告、教师论坛等一系列教育活动,使道德教育深入人心,促使教师将道德转化为责任意识并落实为责任行动。现在学校中“做有责任感的人”已成为主流,成为风气,成为学校精神。

三、在深化课改实践中培育学校精神

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学生精神世界的建构,主要是由课程与教学来实现和完成的。课程与教学内容所体现的价值、意义和精神,课程与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建构和共同创造的智力、道德、审美活动是学校精神文化的核心。

学校的一切资源都是文化,一切活动都是课程。在课改实践中,我们努力开发课程资源,将环境、氛围等隐性课程作为学校精神的外显,作为学校文化的张力所在。在校园环境建设中,我校装修了一个新的带有欧式建筑风格的楼宇标志,在干净整洁、美化绿化的前甬道上设置了学校荣誉橱窗、展示学生丰富多彩活动的橱窗以及反映学校悠久办学历史、深厚文化底蕴的宣传栏;在教学楼中,布置了艺术家肖像,陈列着学校教师绘制的油画、国画,增设了文明提示语,还布置了供学生休息的座椅,师生在优美的环境中得到熏陶,受到教育。

学校开展了师生共同研究、深化校训的教育活动,教师们提出过去的校训有些陈旧,要与时俱进,修改校训。大家自发征集378条校训,经过研讨,最后确定“明德、博学、求实、创新”为新的校训,之后又开展理解校训的教育活动,全体师生共同畅谈“我对校训的理解”,并以书面形式交流如何用校训指导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校训成为师生的座右铭,成为学校精神文化的结晶。

学校注重晨检、升旗、校会、学生社团活动、军训、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定期举办校园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开发校本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强化显性课程的教育功能,增强学生的道德体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健康的道德情感与规范意识,养成良好文明行为习惯。这些都无疑对学校精神的培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在形成办学特色中深化学校精神

以办学目标为抓手,形成学校发展特色,不断提升学校精神。2005年,我们根据学校发展现状,结合校情、师情、学情,重新确定未来三年发展目标,确立新的办学理念,召开教代会,成立“三结合”委员会,广泛征求教职工和社会各界代表的意见。全校教职工填写个人发展愿景表和学校发展愿景表。大家建言献策,共同谋划学校的发展。在大家的集思广益的研讨中,全校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确立了“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的办学思路。这一办学目标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2006年,学校被评为天津市十大特色学校,其特色是和谐。几年来,学校形成了干群和谐、师生和谐、家校和谐的可喜局面。2007年和平区教育系统在九十中学召开民主管理现场会,推广我校构建和谐校园的办学经验。

如何在人际和谐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和谐的教育生态,把学校建设成和谐的生态校园呢?我们以创建全国绿色学校为契机,引导大家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提出新的办学目标,引领大家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创建现代生态学校,这也是我们今后三年的办学目标和发展愿景。生态教育是全面优化教育生态,尊重生命主体,创设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充分开发个体生命潜能,顺应并促进每个生命自由、充分、全面、和谐、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教育追求的是一种和谐,这种和谐不仅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包括文化精神所倡导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学校各级管理部门在新的理念指导下,在未来三年的工作中将深化学校精神。后勤处重点实施打造生态型校园建设工作。德育处重点研究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生态德育系统的构建。教务处创新模式,彰显个性,构建生态特色教学。如何形成生态型师生关系,如何打造生态课堂,如何推行生态评价等全新的理念将成为我们今后着重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生命所在,良好的学校精神文化,能为师生展开一个自由而广阔的发展空间,我校遵循“文化是行为的精神支柱”和“环境是育人的力量”的理念,挖掘学校特色,促进学校精神的深化,从而达到以先进的文化、高尚的精神引领学校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目的。

(责任编辑张嵘)

猜你喜欢
校训责任感办学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校训展示墙
体现“亲爱精诚”校训的三件往事
任正非捐款前先捐“校训”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培养责任感强的孩子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