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业教育“四位一体”培养模式研究

2009-02-18 09:11邓立治何维达
经济师 2009年1期
关键词:四位一体创业教育培养模式

邓立治 何维达

摘 要:加强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是新时期大学生成才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院校的一个重要培养目标。在阐述了高校创业教育的内涵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建立了高校创业教育“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文章为高校建立和完善创业教育培养模式提供了科学的借鉴。

关键词:创业教育 培养模式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1-078-02

一、高校创业教育的内涵

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素质,日益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创业教育”这一概念是在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正式提出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转型和发展,逐渐引起了我国学者和官员的关注和重视。创业教育的概念,因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生活环境、文化层次、研究目的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目前在我国大约有十几种提法,但总的来说,认为创业教育在于培养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开发创业个性、创业能力等几方面是一致的。笔者认为高校创业教育应该是使学生熟悉经济管理知识,了解企业运营状况,提升就业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大学生事业心和创业能力的教育。

二、高校创业教育学生培养的目标

依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培养目标也不相同。但值得注意的是,现代教育对大学生将来融入社会的能力培养都给予高度重视。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培养目标为:帮助学生开发理解力、成熟处事能力和迎接现代社会的挑战能力,即考虑学生未来社会能力的培养。综上所述,可以把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为如下。

1.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而人的培养过程不仅需要有高水平的教师,良好的教学环境,更需要学生个体的自主积极参与。创业教育着重于引导学生树立自主意识,摆脱依赖性、被动性,模仿性和简单适应性,形成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和独立思考问题、敢于挑战权威的优良品质。创业教育高度重视开发学生的自我发展、开拓进取的主体意识,注重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鲜活个性、充满活力、不墨守成规、敢做敢为、具有发展潜力的创业型人才。

2.培养学生市场开拓能力。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需要有一批视野开阔、知识广博、具有市场开拓意识和雄才大略的创业者。因此,在培养具有创业意识、精神和能力的开创型创业人才的过程中,引导大学生发现市场、把握市场机遇的事业敏感性,同时注重加大力度培养大学生市场开拓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在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在某种意义上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创业者往往不可能拥有创业所需要的全部专业知识。如法律、管理、财务、销售、产品设计等知识,因此,有了适当的项目和果敢的决策,还必须有一个各方面专业人才默契合作齐心努力的团队,需要创业者以一种宽容精神进行合作,相互经常沟通,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成功。因此,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有利于健全和提高创业者的综合素质。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创业思想的人,在思维特点上须表现出不为陈规陋习束缚,能随机应变,充分发挥创造性,对变化着的外部条件能很快适应,能摆脱思维惯性,改变工作趋势。更重要的是,他们能从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发现那些不属于已有知识和观念范围的东西。开展高校创业教育,关键一点就是要引导大学生敢于打破常规,超越现实或传统的思想束缚,培养大学生创新与超越意识,变大学生被动接受就业指导为教会学生主动创业。

5.培养学生受挫能力。高校创业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大学生建立起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乐观向上、乐于奉献的精神,克服没有目标、缺乏恒心的消极心态。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帮助大学生找到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和场所,启发诱导他们挖掘自己的才能和创新、创业的潜能,同时也使大学生认识到在任何环境下挫折是不可避免的,虽然能给人带来一定的痛苦和烦恼,但处理得好,往往能成为一种催化剂,培养大学生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之从逆境中得到成功的欢乐。

三、高校创业教育“四位一体”培养模式的建立

创业教育可以充分挖掘大学生潜能,开发大学生创业基本素质,不断培养大学生自主、开拓、团队合作、创新和受挫等创业综合能力。大学生的这些创业能力的培养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高校根据学生处于创业过程不同阶段设立不同的培养模式。通过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经验总结,本文构建以创业理论教育、创业模拟训练、创业挂职锻炼、创业项目孵化为主体,以整合高校各类创业教育资源为目标的高校创业教育“四位一体”培养模式。

1.创业教育理论。高校要有效地开展创业教育,首先就要进行课程改革,构建具有创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要通过课程这个核心环节来实现。作为创业教育系统工程的枢纽和核心,课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培养目标的达成程度,决定着高等学校的生存空间和发展价值。创业教育课程的设定可以按照创业意识形成、创业知识学习和创业能力培养三方逐次进行。创业意识形成过程可以安排《创业管理入门》等课程;创业知识学习过程可以安排《商业计划制作》、《基础会计学》、《团队训练》、《市场营销》、《创业法律》等课程;创业能力培养过程可以安排创业培训论坛、创业校友论坛等实践活动来完成。

2.创业模拟训练。创业意识和创业知识要转变为创业能力,必须进行系统的训练。在学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之外,可以通过各类培训、创新项目和创业计划大赛来实现。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第一,创业计划大赛活动。通过定期举办学校创业计划大赛和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活动来促进创业实践的迅速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第二,模拟创业活动。从寻找商机到制定创业计划、组建创业团队、进行创业融资和创业管理的全过程进行模拟,以提高学生对创业过程的感性认识,达到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的目的。第三,创业者系列讲座。邀请创业校友和在校教师对学生进行创业经验和知识交流,让学生从中了解创业的艰辛。第四,大学生创业项目支持计划。通过设立大学生创业项目支持计划,提供资金和场地,在校园中采取招投标的形式,让学生经营文印社、商店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与有关的大学生创业园区合作,积极利用政府的政策,为学生创业项目提供专家指导,鼓励学生进行创业训练,在训练中锻炼学生的创业和管理能力。

3.创业挂职锻炼。在创业模拟训练后,为了能让大学生更加深刻的感受公司和了解公司的运营,学校可以在科技园区选取优质企业为学生提供挂职和锻炼的机会。此外,还要鼓励大学生面向社会,去一些大型企业实习。在挂职和实习的过程中,学校可以为各位学员配备导师,对学员在挂职和实习过程中碰到问题进行指导。创业挂职锻炼过程能为大学生提供认识企业,运用和检验所学知识的机会,这也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保证。

4.创业项目孵化。在大学生经历过理论学习和锻炼以后,部分同学将会积极的参与到选取项目进行创业的过程中,国内为创业大学生准备了不同种类的企业孵化器,这其中包括小企业孵化器、高新技术创业中心等。但是,大学生往往由于经验不足、项目不够成熟等多种原因,不容易被社会的企业孵化器接纳。这时候就需要高校成立自己的大学生创业基地和大学生创业基金,在大学生创业初期,给予较为优惠的信息政策,良好的信息环境、技术环境、资本环境、人才环境和市场环境,扶持和培育大学生创业者成长。大学生创业之初通常只有技术和项目,缺乏办公条件、资金、担保,困难重重,往往求助无门,大学生创业基地可以为创业者服务,为大学生创业者尽可能地提供支持。进入大学生创业基地进行企业孵化是大学生走向创业的重要一步。

在高校创业教育实践过程中可以发现,高校学生对创业的认识各有不同,需要根据不同阶段水平接受不同的教育和培训,高校创业教育“四位一体”培养模式恰恰满足了这一点,通过有效整合高校创业教育资源,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了深浅不一的教育和培训,使学生可以从一名在校大学生逐渐成长为成熟的创业者,具备创业的知识和优秀品质。

四、结论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才刚刚起步,有许多值得完善和改进的地方,其中存在最主要的问题是目前高校创业教育仍缺乏一整套培养模式,使高校创业教育很难形成系统化和规模化。本文提出的高校创业教育“四位一体”培养模式充分考虑到高校创业教育所涉及的各个部门和各种资源,完整设计了一名大学生到创业者所需要经历的整个过程培养模式,该模式的研究能为高校建立和完善创业教育培养模式提供科学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史洁,朱先奇,邸峰.关于高校创业教育的必然性和可行性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4)

2.郭丽君,刘强,卢向阳.中外大学生创业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J].高教探索,2008(1)

3.钱强.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05(8)

4.陈艳,雷育胜,曹然然.大学生创业素质调查与思考[J].高教探索,2006(4)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 100083)(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四位一体创业教育培养模式
学习“四位一体”教学法,全面推行主体教育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