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

2009-02-19 10:04刘巍巍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09年1期
关键词:课本主人语文课堂

刘巍巍

“学生学习过程虽然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但无论这一过程如何特殊,学生总是认识的主体,他们的认识活动只能通过他们自己的实践、感知,在他们头脑里进行,别人谁也代替不了。”——钱梦龙语

语文课堂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主体性的作用。在这种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逐渐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流。如何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学习的主人呢?

一、创建开放的教学空间

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心境。在这种氛围里,学生的学习处于自由发展、生动活泼之中,学生少了约束,多了学习的自主权,潜能可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活动性是主体存在和发展的另一种方式。学生主体性的形成和发展是在不断积极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的,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知识需通过亲身活动所获得的经历、体验、感受来完成。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运用各种方式、途径、策略引发和激励所有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活动,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还必须彻底转变教师的观念。在开放的语文课堂中,学生有了更广阔的自主选择、吸收和处理信息的空间。但许多教师对学生主体性的认识,仍带有浓厚的旧教育观念的痕迹。他们忽视了学生处理教材的自主性,把教学中的“导”,放到至高无上的地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课堂提出的问题,多是由教师预先设计好的,继而画地为牢,把学生引向一个结果。表面上,学生发言踊跃,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引导得法,似乎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但本质上操纵学生的仍是教师那只无形的“手”,学生无论怎样翻转,都无法逃脱“如来佛”的掌心,最终还是教师的引导、分析、讲解取代了学生的感受。

真正的主体性体现,应强调学生自行阅读、识记、读懂;在此基础上自己探求、质疑,然后讨论、自辩、自我解决问题。课堂讨论、思辩不是教师凭主观想象自拟几个题目,让学生被动作答,而是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去探索,这样学生的学习活动才会变得丰富多彩。例如,我们在自读课教学设计中,采用了自我归纳学习目标——自我阅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自我解决问题——总结,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和规律——迁移巩固的模式,这个模式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的教学思路,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得到最大的发挥,使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二、创建多元的思维空间

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手中的课本和教参被视作金科玉律。课堂教学中,纵使学生有许多合理的见解、创新的思考,最终都要回到一个答案上来,这就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人的认知过程本身是一个曲折、复杂、生动的过程。由于学生个性、能力、志趣的差异,他们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理解的途径、解决问题的方法都会有所不同,对问题的探讨就会出现不止一个答案的现象。认同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就是对学生个性和思维结果的尊重,也是教学民主及语文课程教学本质的体现,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才会变得多姿多彩。

另外,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对课本人文内涵的挖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对课本内容的体验和感悟越深刻,他驾驭课本的能力就越强,他发现和创新的能力就越高。

三、创建立体的处理信息空间

现代社会对人的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而言,需要大量的阅读来汲取养分。语文阅读教学仅以课本作为阅读内容,已明显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要求,必须增加容量,实现课内外的结合和迁移。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要开阔阅读视野,穿越古今中外,汇集天文地理,容纳社会百科,感悟人情事理,真正形成一个课内外相结合,适应学生主体性发展的丰富多彩的课堂阅读空间。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化教学手段逐步进入课堂,为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前景。新的教学理念,使教师在教学上更注重人的因素,教学上不拘泥于某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因人而异,因班而异,因文而异,因时而异体现处理信息的多样性。

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学习的主人,相信我们的学生,会让课堂异彩纷呈。主体活动中,智慧和灵感相激,发现和创新相伴,能力和思维相长,个性和思想相融。在这里,展示地是新的教学理念,注入地是新鲜的活水。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但它不是遥不可及的“世外桃源”。

猜你喜欢
课本主人语文课堂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主人有的我也有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弓的主人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