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答题反思数学创新能力培养

2009-02-19 10:04申海波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09年1期
关键词:公式习题过程

申海波

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新时期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这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素质教育是一致的。目前,各年级各层次的数学考题,都给我们不利于“创新教育”的教法敲响了警钟,同时也给我们今后的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向。

从学生答题的情况分析,概括为“不授不会,新题不会”。也就是说,题目所涉及的知识若是教师没有在课堂上讲授的或讲授得不全面的,学生则不会解答;题型新颖或问题方式不同于课本题目的,学生则不会解答。究其原因是我们教师们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的教学工作没有落到实处。所以,今后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应有新的思想和方法。

一、教会学生学习

1. 要适当开设数学阅读课,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数学阅读课就是在课堂教学内,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各自独立地进行学习。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阅读的范围和内容,指导学生阅读的思想和方法,适时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等;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分析、训练,弄清知识原理,理解例题,并能完成练习;在课堂后段教师用适量的时间进行分析和点评,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由此,我们的数学阅读课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学习能力,让他们主动地去学习,并获取课外知识,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2. 要注重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我们知道,数学中概念的建立、结论、公式、定理的总结过程,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进行这些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学的新教材也注重了知识的引入和生成过程的编写,这也正是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因此,我们教师应当改变那种害怕浪费课堂时间,而去片面追求提高学生方法运用能力的做法,应当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利于学生参与认知的教学环节,把概念的形成过程、方法的探索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公式定理的归纳过程等充分暴露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自己探索和发现的过程。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增强他们的求知欲,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完全平方公式”时,可以这样来进行

1. 提出问题:(a+b)2=a2+2ab+b2成立吗?

(学生的回答有:成立、不成立、不一定成立等等)

2. 引导学生计算:

①(a+b)(a+b)= ②(m+n)(m+n)=

③(x+y)(x+y)= ④(c-d)(c-d)=

3. 导学生发现:

①算式的左边就是完全平方式(a+b)2

②算式的结果形式是a2±2ab+b2

4. 进一步提出:能直接写出结果吗(a+1)2=?

这样学生也就一下子明白了这个规律可以作为公式……

这样通过教师的诱导,学生的参与,学生既认识了完全平方公式的形成,又对该公式的掌握也一定有很大的帮助,这种探索精神也势必激励学生去自主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二、营造创新氛围,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1. 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

从学生认知心理学看,数学学习过程是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数学世界里,主动进行分析、吸收的过程,这表明了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是主导,学生为主体”是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我们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事实也证明,学生受到教师的尊重或重视,他们的学习热情就会高涨,思维就会变得十分活跃。同时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要扮演好引导的角色,创设学生能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和情景,例如引发学生交流、讨论、表现……以便激发他们的思维需求,使他们建立起思维的意识。也只有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才能使他们放开思路,使他们勤于思考,从而改变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让学生很疲累、生厌的灌输式教学模式。

2. 巧设习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适当的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上编排的习题,可以使学生掌握熟练的数学解题技能,但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教师还应当适当编设一些课堂练习题。改编教材上的习题,使之一题多变,一题多解。设计开放题。(题目的条件不充分,或结论有多种性)例如:“比较大小:5a与3a”,就是一道很好的开放题。以上两种类型的习题需要学生通过多向立体思维选择信息,全方位观察思考,灵活运用多种知识来重组解答,这无疑是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事实上,充满思考性的练习题即使学生没能完全正确解答出来,也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去编设习题,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思考、分析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猜你喜欢
公式习题过程
组合数与组合数公式
排列数与排列数公式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两两三三”解决天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