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教学中学会换位思考

2009-02-19 10:04李晓红贾桂琴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09年1期
关键词:内心世界体育教师体育

李晓红 贾桂琴

不容置疑,就目前而言,绝大多数学校中的体育课仍然在实行管理式的教学,就是说教师与学生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这种管理的结果极易引起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理与行为的对立,影响体育课的教学,不利于学校的发展和创造和谐的育人环境。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应当学会换位思考。

1. 换位思考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换位思考的实质,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人与人之间少不了谅解,谅解是理解的一个方面,也是一种宽容。我们都有被“冒犯”、“误解”的时候,如果对此耿耿于怀,心中就会有解不开的“疙瘩”;如果我们能深入体察对方的内心世界,或许能达成谅解。

2. 体育教师要换位思考。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母亲很喜欢带着5岁的女儿逛商店,可是每次女儿都总是不愿意去,母亲觉得很奇怪。直到有一次,孩子的鞋带开了,母亲蹲下身子为孩子系鞋带时,突然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可怕的景象“眼前晃动着的全是腿和胳膊”。从此,即使是必须带孩子去商店的时候,她也是把孩子扛在肩上。这真是一位细心的母亲、一位善于换位思考的母亲。

其实做为体育教师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也要常常“蹲下身来看看孩子的世界”。多多与学生换位思考,体会学生的感受。

每个学生都有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有自己的理想和尊严,他们渴望得到属于自己的权利,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认可和尊重。这种自尊心正是进步的内驱力,如果这种自尊心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得不到老师们的理解和支持,孩子只有破罐破摔了。教师要想学生之所想,爱学生之所爱,经常换位思考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是教师做好体育教学的重要保证和前提。

教师对学生只有爱得深,才能接触他们、了解他们,知其所想,知其所爱,知其所难,才能想办法去打开他们的心扉,使学生真正做到“亲其师,学其理,信其道”。当你了解了学生,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他们需要的是什么、需要老师怎样去做,才能使他们得到支持、得到尊重、得到信任,从而取得成绩。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最值得信任的人。教师在处理课堂发生的事情时,一定要弄清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正确把握学生行为的性质,分清事情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从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角度出发处理问题,切忌简单粗暴的方式,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体育教师要赢得学生的尊重,光有较高的教学水平是不够的,还要有能蹲下来与学生平等交流的勇气、有正确引导学生心理、生理困惑的能力。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把握学生最敏感的心理。特别是对于后进生,教师一定不能放弃他们,应尽一切努力,给他们爱,给他们尊重,给他们自信,给他们希望。

3. 体育教学也要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学生能否正确地估计自已的能力水平并充分熟悉自己的能力的优势和劣势,事关个人奋斗目标的确立。目标太高或目标不符合自己的能力优势,轻易遭受不必要的挫折,而此时又无宽容意识,不能静下来认真思考自己的目标,往往导致更大的挫折。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能够与自己或者是其他学生一起探讨自已的问题,倾听他人的意见,找准自己的位置,确定自已的能力优势。

体育课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教学,它的活动空间广,自由度大,学生与学生之间比较容易产生磕磕碰碰的事情。这些事情说大不大,没什么原则性问题;说小却也不小,它影响学生情绪,破坏团结,耗费体育教师的时间与精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班主任直接判定谁是谁非,学生往往认为老师偏袒对方而产生抵触情绪,但是要用换位思考的办法来解决,结果可能大相径庭。(1)先问学生发生了什么事,让学生自己讲述事情的经过。开始学生往往带着自己的感情色彩,且情绪都较激动,但通过倾诉和老师耐心的倾听,他们的激动情绪已得到了相对缓解;(2)问学生觉得对方错在什么地方。这时学生往往会把责任推给对方,这是一个可以理解的必然程序,也是为下一步做必要的铺垫。(3)紧接着问学生“如果你是他,你觉得应该怎样处理这件事”。这时老师又把球踢给学生,要求学生进行换位思考了。当学生站在对方角度时,往往开始意识到对方行为的合理性和自己的偏颇,对自己的行为已不那么理直气壮了。(4)问学生如果他是你,他该怎么办。当把对方换成自己后,经过进一步的换位思考,这时学生已经能较全面地考虑双方的需要,理解或谅解对方的行为。(5)问学生如果他是老师,应怎么解决这件事。这时学生往往已经不生气了,大都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纠纷已经不了了之。这时老师可以再趁热打铁,教他们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妥善处理日常纠纷和矛盾。

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它客观上要求我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它即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

4. 学会宽容是师生之间换位思考的最好办法。换位思考其实就是理解别人的想法、感受,从对方的立场来看事情。但是不幸的是,许多人的换位思考却缺少了这一个要素。他们或是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去“猜想”别人的想法及感受,或是站在“一般人”的立场上去想别人“应该”有什么想法和感受。我们会发现,这种换位思考并不是真的换位思考,而是以本位主义来了解别人的想法及感受,这并非真正地为别人着想,因为它忽略了“对方”真正的想法及感受。这种做法缺少尊重:尊重别人的责任,尊重别人的能力,尊重别人的自主权。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过失的宽容,决不是姑息、放纵,而是在严格要求的前提下,对犯错误的学生理解、尊重,给予反思的充分时间,给以改过自新的机会,使他们最终改正错误。

同时,教师的宽容也能唤醒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老师的教育方式必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深刻的印迹,所产生的教育作用是我们“苦口婆心”式的教育方式无可比拟的。

面对新世纪教育的挑战,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具有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人才,成为我国在21世纪能否成为经济、科技强国的关键。教师只有体谅学生的苦衷,懂得“换位思考”,才会更有同情心,才更善良,才会真正被学生从心底里接受。那么你就拥有了一把钥匙,一把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一把让学生学业有成的钥匙,同时也让你事业成功的钥匙。

猜你喜欢
内心世界体育教师体育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微趣图
我们的“体育梦”
打开女强人的内心世界
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体育教师压力大”折射了什么
阅读理解三则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