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语文课教学中的主体性作用

2009-02-19 10:04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09年1期
关键词:主导作用主体作用学法

刘 洁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积极、执著地探索该事物的奥秘。兴趣具有一种巨大的推动力,可以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要使学生在将来的文学领域中有所创新,就必须首先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的浓厚兴趣。为此,老师要教育学生充分认识学习语文的目的和意义,有理有据有情有义地向学生说明学习语文对学生成才的重要作用,展现学科知识的魅力。

二、了解学生的主体需求

了解学生的主体需求,是教师在提问时做到有的放矢、突出学生主体性的关键。只有了解了学生的主体需求,才能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可以从以下两点入手:

1. 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过去的语文课常常是学生被老师的一连串问题牵来扯去,完全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其不知,“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常常由疑问开始。课堂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是训练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和过程。同样问题,由教师提出还是由学生自己提?绝不一样,往往是学生主动提问的效果更好。

2. 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动探索者,关键还在于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多给学生一点时间,让学生充分动口、动眼、动脑、动手、查字典、写要点、划批注,教师适时设疑激思,以思促学,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积极状态。

三、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

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以“学”为重心,其基本精神就是使学生爱学习,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此,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也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按以下几个方面去做:(1)在明确教学目标上起主导作用。没有目标的学习是盲目的学习,教师在进行每一课教学时,都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合适的教学目标。(2)在设计训练技巧上起主导作用。教学是门艺术,新鲜有趣。不同凡响的教学环节,独具匠心的技巧设计,不仅能使学生爱学、乐学,而且可以化知识为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教学训练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把握要领,提高读、说、写的能力。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领悟和运用技巧,教师要抓住训练中的点点滴滴加以归纳、综合、提炼,并在总结中渗透学习的本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3)在精讲教学环节中起主导作用。教师讲解要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在学生有所理解的基础上做些升华性的讲解,以提高学生分析、概括和灵活运用的能力。讲解一定要做到精当、简捷、明了,其作用多半具有引导性和示范性。

四、指导学法,培养能力

“乐学教育”的核心是促进学生“学”,教会学生“学”,因而要把教学重心从“教”转到“学”上来。重视学法指导,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最优途径,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学生是否具有这种能力,是衡量他们主体作用能否发挥的又一重要体现。

在这方面,首先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增强学法指导的意识。进行学法指导大致有如下几条途径:学法的直接介绍,教法的渗透转化,教学过程中的及时点拨和引导。教师重视教方法、教规律,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逐步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其次,可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教给不同的学习方法并设计出相应的操作程序,把有关学法变成学习过程中可供学生实际操作的具体步骤,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步一步按程序进行学习。

五、提供学生自由发展空间

要想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首先,要给学生足够的自由支配时间,让学生充分发展思维活动,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对某种知识思考和再认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自己发掘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以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要及时进行点拨和引导,对学生的大胆质疑要给于肯定和鼓励,让他们心里充满对知识的好奇和渴望,让学生在质疑中求索,在求索中争辩,在争辩中明理,在明理中合作,在合作中进学。

总之,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实现。

猜你喜欢
主导作用主体作用学法
目录式问题导学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目录式问题导学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人大主导立法六人谈
峨眉盘破门武术保护与传承中的政府主导作用研究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
谈谈生物教学中的参与式教学法
赵学敏学法作品《沁园春·雪》
体育学法基本定位及其理论建构的必要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