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中考应试作文“七要”

2009-02-19 10:04何金福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09年1期
关键词:应试审题中考

何金福

审题要认真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首先必须认真读试题提供的材料或要求,然后仔细分析题目要求写什么,最后再辨明是何文体,用何写法。有些考生或马虎大意而未认真审题,或自恃才高,盲目乐观,一看文体好像容易,就不假思索奋笔疾书,可写着写着才发现文不对题,问题严重,然而时间已过大半,改写已来不及。因此必须仔细审题。审题时尤须注意“特殊要求”,如“文中出现的地名、校名、人名一律用某某代替”等。

标题要亮丽

在话题或材料作文中,拟一个“亮丽”标题是至关重要的,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内容的一扇“窗口”,也是留给阅卷老师的第一个印象,一个“亮丽”标题,会给阅卷老师一个惊喜,从而让老师带着良好的印象去阅读下文。“亮丽”标题往往符合下列条件:切旨,标题吃透材料精神,把握其主旨;切体,“淡化文体”不等于文章无体,拟题要合乎体裁。

立意要深刻

立意,即确立文章中心思想,它是文章的灵魂。古人云“意在笔先”立意的高下,反映了学生思维的层次,在实际的阅卷中,也拉开了文章得分的距离。作文有无个性,归根到底取决于思想有无个性,有无真知灼见。健康高远、积极向上的立意的确是文章成功的法宝。“意高则文胜”。中考作文增加创意分,创意就是在立意上要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独特的人生感悟,这种感悟会在人们的心灵深处受到一种敲击,一种震动,从而提升作文档次。如半命题作文《幸福原来》,不少同学只写父母、老师的一次关爱,同学的一次鼓舞,缺少应有的感悟,给人公式化的印象;而有位考生写的《幸福原来蕴藏在乐观中》写出了幸福存在的基础,立意较深。

材料要新颖

好些同学的作文都存在这样的一个通病,那就是材料陈旧死板,脱不了俗套,缺乏新鲜气息,读来给人乏味之感。这样作文得不了高分。作文的材料选择应该本着“人人心中皆有,个个笔下均无”原则,尽力摒弃那些陈谷子、烂芝麻等没有新鲜味道的材料,变换角度去选择那些具有个性特殊性的材料,这样才能表现出新鲜活泼的内容,才能打动人。

结构要严谨

作文的结构犹如人之骨骼,没有坚实健壮的骨骼,血肉无所依,灵魂无所寄。一篇作文没有完整匀称的骨骼,决不能成为一篇优美的文章。古今中外的写作大家没有不高度重视文章结构的,中考作文阅卷老师自然毫无例外地十分看重文章的结构。结构框架是作文最基本的要求。换句话说,结构框架都搭不起的作文,无论如何也不能算是好作文。阅卷老师十分看重作文的框架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试想,一篇内部结构紊乱无序,东一榔头西一棒的作文,能赢得阅卷老师的好感,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吗?因此,写好中考应试作文,对作文的结构一定要仔细推敲,切实做到首尾呼应,过渡自然,前面埋下伏笔,那后面一定要设法照应,尽量使作文结构浑然一体。

语言要鲜活

孔子言:“言之无文,行之不远”。高尔基也明确指出:“文学的第一个要素是语言。”作文能力,其实就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思想感情动于“中”,语言文字形诸“外”。一篇作文,无论内容多么丰富,结构多么严谨,情节多么离奇,总是离不开它的物质外壳——语言。作文语言死板僵化,枯燥无味,自然引不起阅卷老师的兴趣,得不到高分。

语言是作文的衣裳,应试考生绝对不应忽视语言的锤炼。语言要力求优美,有文学色彩。考生可以让语言诗化,可以引用古诗词,还可运用修辞手法等,追求诗意灵动的语言美,充分显示自己的才情。

卷面要整洁

俗话说:“字是敲门砖”、“字是人的第二个脸面”。卷面是给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水平相当的两篇作文,如果甲文卷面干净,书写整齐,而乙文满纸涂抹,书写潦草,那么可以毫无疑问地说,甲文要得高分,乙文要得低分,二者相差分数会在5-10分之多。你的字可能并不漂亮,但你可以写得力求工整,不涂抹。

总之,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加强生活和思想积累,多读多写多思,体验人间真情,关注社会热点,弘扬生活真善美,感悟人生,做到“胸中有丘壑”,练就雄厚实力,写出令人怦然心动的应试佳作来。

猜你喜欢
应试审题中考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中考“三数”大扫描
七分审题三分做
再三审题,由表及里
2017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一)
分析磁场应试中的四个易错点
中考英语完形填空练习
错别字先生
应试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