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2009的主题词

2009-02-23 05:56
中国纺织 2009年1期
关键词:纺织业危机服装

2008已经过去,回望这一年纺织行业的潮起潮落,不免有些百感交集。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一句国人耳熟能详的出自《老子》的古语,它浓缩了深刻的哲理:在面临灾祸时,不要太过于悲观,认为没有出路;在面临福事时,也不要过于乐观,要有忧患意识。

回头看我们现实中的纺织业,某种角度上看多少诠释了这个意义。前几年,我国纺织业可说是处在一个长达七八年的“黄金时代”,无论是投资、生产、出口等诸多方面都呈现出了迅猛增长的势头,几乎算得上办企业就有订单,有订单就有利润。然而在“幸福”的日子里,一部分以粗放式生产经营为主的纺企已经开始潜伏着祸根,当近一年来全球金融危机像癌细胞一样向世界经济各领域不断扩散时,这些企业渐渐陷入困境,这就是“福兮祸之所伏”。

在多个负面因素所形成合力的共同作用下,毋庸讳言,近一年来我国纺织业遭遇了较大的困难。但我们就这样听天由命了吗?答案是“绝不”。“祸兮福之所倚”,虽然面临着很大的危机,但就在这危机中,我们的出路越来越清晰。

国家对纺织业的现状高度重视,这几个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包括出口退税上调、拉动内需等在内的政策措施。不久前中央在制定产业振兴计划的方案里,把纺织业列入第五位的支柱产业地位,仅排在钢铁、汽车、船舶、石化之后,这既表明了纺织业的地位,也给纺织业在危机中振兴提供了新的机遇。

历史总有相似的地方。10年前,当时处在危机中纺织业大举压锭时,曾有业内外人士对行业前景表示出悲观的态度,但走对了路的我国纺织业以超出所有人的预期高速发展着。

如今,我们又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我们能安然渡过这个所谓的“寒冬”么?有多少纺织企业能安全地“冬泳”进而抵达成功的彼岸?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有对现状的清醒认识,同时也不要“杞人忧天”。改革开放30年来,从期间经济运行的数据看,中国经济有着非常大的自我修复能力,虽然经历过几次低谷年代,但很快就进入复苏时期。

对于纺织业而言,行业依然拥有着良好的优势和发展前景,长期的先进技术投入,科技创新、自主品牌的成长,使比较优势得到明显提升;产业结构上拥有完整的产业链,跨国配置资源水平的提高,同时,科技贡献率与品牌贡献率提升了企业的软实力。目前世界三大主要市场对于中国纺织品服装应该已建立了一种依赖性,这种依赖性不会因危机而轻易改变。比如,中国服装在欧盟27国占到了19.8%,美国占到1/3,在日本纺织品服装甚至超过了3/4,未来内需的扩大也给我们提供广阔的空间。金融危机不会改变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

这次危机是一次社会意义学上的“物竞天择”,会有一批粗放式生产、缺乏竞争力的纺企从此被淘汰,但同样会有一大批优秀企业站得更高,作为代表完成带领行业振兴的重任。

在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2月2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组成大陆代表团参加了第八届海峡两岸纺织业合作研讨会,与台湾纺织界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签署多项合作协议。大陆纺织业在人力资源、产业链配套、原材料成本等方面具有优势,而台湾纺织业在科技、研发、品牌、管理方面具有优势,因此在两岸三通正式实现的背景下,两岸纺织业的合作更是具有互相促进的意义。这对于部分有实力的大陆纺企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不妨把视野放得更广阔,积极与台企交往寻求深层次的合作,取长补短,不失为加快振兴步伐的举措。

猜你喜欢
纺织业危机服装
道具服装
透过世纪之窗再看中国南通纺织业
中国纺织品出口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营改增对纺织业影响的研究
“声”化危机
河口正陷入危机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危机来袭/等
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