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马佐夫兄弟》与未完成性理论

2009-03-02 02:43
文学教育 2009年1期
关键词:巴赫金伊凡陀思

王 俊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贫病交困的晚年,用全副心力酝酿写成的。他以先前看见的一个年轻军官弑父为情节核心,塑造了老卡拉马佐夫和他的三个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志趣和生活倾向的儿子:老卡拉马佐夫纵欲贪婪,大儿子德米特里粗野率直、狂暴任性;二儿子伊凡对社会抱着犬儒主义的怀疑嘲弄态度,小儿子也就是作者的理想人物阿辽莎却真诚地相信爱可以战胜一切邪恶。这部作品跟陀氏的其他作品一样,充分运用了他独特的心理分析方法。作品的主要人物身上体现了巴赫金的“未完成性理论”:作者统一意识的消退、主人公思想的自我发展、作者与主人公思想的平等对话。当然也有例外,如老卡拉马佐夫,他纵欲、不负责任、贪婪,像个小丑一样炫耀自己的耻辱,是一个十足的“恶”;而阿辽莎则是宗教道德的化身,希望用爱去感化一切邪恶,是抽象的善的化身。这两者都是人物心灵的一个片面的代表,在这两个人物身上明显有作者的统一意识在起作用。小说从始至终都没有突破这个早已划定的角色范畴,所以这两个人物相较于德米特里和伊凡甚至是卡捷琳娜,都显得乏味儿。

大儿子德米特里和次子伊凡则是典型的矛盾心理者,他们具有双重人格。德米特里性格暴躁、生活放荡。他的内心充满了信仰与无信仰的矛盾,是一个集崇高与卑鄙于一身的人物。他说:“魔鬼同上帝在进行斗争,而斗争的战场就是人心。”[1]他的心里一直在斗争,他趁人之危用金钱胁迫卡捷琳娜就范,可就在卡捷琳娜准备牺牲名誉委身于他时,德米特里却幡然悔悟,把钱慷慨地赠予卡捷琳娜;他大声叫嚣要杀掉老卡拉马佐夫,却在最后一刻抑制住了那个念头。这两次他都处在激烈冲突的峰巅上。德米特里的心理斗争超出了作者的控制,体现了角色的开放性自我发展。德米特里用拳头捶着自己的胸脯对阿辽莎说:“你看我,仔细看我:你瞧,这里,这里,这里还在孕育着一件可怕的不名誉的事情。…这件事就藏在这里,这里,它正在酝酿实现,而我本来是完全可以停止这事的进行的……。”[1]读者起初会误解他所指的是弑父这件事,后来才了解他认为最不名誉的事,是偷偷使用了卡捷琳娜汇给亲戚的钱。德米特里为此非常痛苦,认为自己应该受到惩罚,甘愿坐牢。

伊凡是无神论者,不相信上帝。他把“人人可以为所欲为”作为自己的处世原则。从这一原则出发,他对父兄之间的矛盾听之任之,把他们比作两条相互撕咬的毒蛇。斯麦尔加科夫认为,伊凡经常说的“既然无所谓善恶,就什么事都可以做”是对他杀卡拉马佐夫的暗示,伊凡在最后关头离开小城是对他杀人的默认,是他的合谋者。伊凡虽然一直否认,却认识到自己心里的黑暗,他在极度矛盾的心理斗争中精神崩溃。这种精神的斗争体现了人物思想的自我发展。伊凡以精神崩溃面对事情的发展,表现了他这个角色的未完成,实现作者与人物的平等对话。

德米特里和伊凡的双重人格看似个性问题,其实是思想立场问题,在他们身上有着天使与魔鬼之争。他们的人格分裂—— 巴赫金称之为“微型对话”,往往是因为人物内心中“善”与“恶”斗争的结果所致。对于这些人物的安排,巴赫金有他的看法:“作为思想家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一旦进入他的复调小说,便会改变自己存在的形式,成为艺术性的思想形象。他们同人物形象(如索尼娅、梅思金、左西马)结合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摆脱开了自己那种独白型的封闭性和完成性,实现了完全的对话化,以完全平等的身份同其他的思想形象(拉斯柯尔尼柯夫的、伊万·卡拉马佐夫的和其他人的思想形象)一起参加到小说的大型对话中,绝对不可能把独白小说作者思想所起的完成论定的作用,强加于这些思想形象身上。它们在这里根本不起这个作用,只是大型对话中平等的参与者。”[2]

参考文献:

[1]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上[M].耿济之,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2]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白春仁,顾亚铃。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

王俊,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巴赫金伊凡陀思
狂欢生活中的亲昵化人际关系建构
在与巴赫金对话的长远时间里
剑齿虎⑤
剑齿虎⑤
茨威格是小一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茨威格是小一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枯叶蝶的秘密
论《格列佛游记》的狂欢色彩
自私的公鸡
赌博牵制大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