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同视角的道德行为研究综述

2009-03-07 03:07张博伟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09年1期
关键词:道德行为个体习惯

张博伟

道德行为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个体道德行为状况不仅决定着国民道德素质的水平,而且影响着整个社会秩序的状况和整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因此,从不同视角对道德行为进行研究,对我国道德教育的进一步开展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对道德行为概念的梳理

道德行为在伦理学界有不同的定义。就道德行为有无“意识性”这一点而言,学者们看法基本一致,认为“道德行为必须具有一定的道德意识即自觉性,如果没有一定的道德意识为基础,这样发生的行为不能称得上道德行为”。然而在道德行为是“利己”还是“利他”这一点上,一直存在着不同看法。一般伦理学观点认为,道德行为是指行为主体依据一定的道德需要,借助一定的道德手段表现出来的有利于他人或社会的行为;持价值论观点的研究者认为,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不仅利他而且利己的行为”;而理想主义观念则认为,道德行为必须是非功利的、不求任何报偿的行为。

除此以外,也有学者从善恶的角度定义道德行为,指出:“道德行为是能进行善恶评价的行为,好的或善的行为即道德行为,恶的或坏的行为则不称为道德行为。”罗国杰先生认为:“人们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所表现出来的有利于或有害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统称为道德行为。”而魏英敏先生则指出:“出于明确的目的和本人的主观意识的自知、自立、自择的并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是道德行为,反之就是不道德的行为。”

二、关于道德行为产生的研究

一种行为何以产生?人们为什么如此行为?究竟是什么决定着行为的发生?这其实就是人类对道德行为产生的动机进行的追问。

理性论者认为:“道德行为是一种在道德认识基础上产生的理性行为,其产生有着自己特定的心理机制。”这一观点有助于我们对道德行为作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并且可以为道德教育提供心理学依据。与之相反,情感论者认为:“任何一个道德行为的主体都是情感主体,没有情感,道德行为就不能发生。”而利益论者认为:“利益才是道德行为产生的本质基础。人类若失去了利益目的,尤其是经济利益,将无法产生道德行为。”

不管是哪种观点都要回归于道德动机和道德需要,就像蓝维教授所强调的那样:“道德需要是人类制定并遵从道德的基础和原始动力,没有道德需要就没有道德行为的产生和发展。”实践论者进一步指出,道德行为的需要源于实实在在的情景和实践。所以,这使我们不得不得出:道德行为源于生活。与此相对应,学术界提出道德行为源于信仰。

在学术界中,有学者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道德行为的产生,认为:“处于群体中的个人会表现出明显的从众心理。”如果将个体放人一个具有崇高道德信念和良好道德行为的群体中,很容易接受道德群体提供给他们的道德意见和道德信念,从而在行为上趋向道德群体。

三、关于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

对如何养成个体道德行为习惯,学者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从整体而言,其养成方式可归为两种:一种是自觉的、下意识的重复;另一种是有意识的训练。

(一)个体下意识的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具体表现:

1,情景激发。“个体不自觉的、下意识的活动,一般以具体的情景为条件,其习惯的养成往往赖于某种情境和刺激物。”当某种类似的情景重现或受到某种特有的刺激时,其习惯即会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

2,从众心理。社会学家研究认为,“行为主体普遍存在从众心理”,对好奇、求新、好动、模仿等产生—种迫切的追求心理。

3,偶然情况的萌发。由于受到成人特别是教师和家长的赞赏、同情、默许或是教育者的过分关注,使行为主体的下意识道德心理不知不觉中得到强化,逐步形成道德行为习惯。

(二)有意识的训练养成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具体因素:

1,家庭教育是个体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摇篮。在家庭道德教育中,父母的道德品行对孩子的道德行为习惯养成起着直接的表率作用;和谐的家庭人际关系是重要条件;家教方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学校教育是个体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首先,“学校环境尤其是人文环境对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其次,教师的言行对学生影响极大。学校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行为训练对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直接的促进作用。

3,社会德育环境起着导向作用。社会的舆论氛围,即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从而决定着人们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四、当前道德行为中存在的问题

(一)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断裂。当前道德行为中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即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知行不一。“知行脱节使当前一部分人成了‘两面人的双重人格,从而使道德行为大打折扣,影响着我们的时代形象。”

(二)道德行为的缺失。近年来,我们不难发现社会上道德行为缺失的现象,一些领域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等现象也随处可见。

(三)道德行为缺乏社会支持。有学者指出:“当前道德行为中—个突出的问题_便是社会对人们的道德行为只调动不保护,英雄流血又流泪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道德行为选择过于功利。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为了个人私利而损害他人利益的事情屡见不鲜,有学者在这个问题上还提出“道德是经济的,经济也是道德的”的观点。

(五)过于强调道德行为的自律性,弱化道德行为的他律建设。长期以来,人们普遍重视道德行为的维系和实现主要取决于个人内心的信念,却忽视了社会舆论、传统习俗乃至某些管理措施对道德行为的约束作用,以致在这种缺乏他律机制的情况下,“知而不为”的现象到处可见。

五、道德行为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经济体制变革的影响。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导致人们之间利益的多元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之间的交往出现了明显的信息不对称。因此,在传统社会中十分有效的以社会舆论和传统习俗为主要方式的约束作用弱化了,从而使社会道德控制人们行为的权威和效力减弱。这正是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所指出的道德失范现象。

(二)中西文化冲突对传统道德文化的消解。文化是道德的母体,不同的文化背景对道德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中西方道德文化存在很大差异。中国传统道德注重内省、自律、教化和楷模塑造;西方道德则注重规约、他律、惩戒和全体实现。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自律、自省、自教的道德意识,长期以来使得对

道德行为的外部制约机制弱化,道德行为义务的履行处于相对松散的状态。

(三)家庭影响不容低估。“家庭伦理道德是个体道德化的摇篮”们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促进个体的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否则会扼杀良好的道德行为动机,甚至走向反面。

(四)学校教育定位失当。一是教育目标过于理想化,未能充分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二是德育内容滞后于时代的发展,不能及时反映学生思想发展的特点;三是德育模式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过于强调学生对规范与守则的遵从;四是德育评价机制上,过于注重外在的行为效果,忽视行为动机意识,客观上助长了学生“光说不做”的不良行为;五是教育工作者本身,不能很好地做到身体力行。

(五)行为者的个体因素。“个体心理需要的多元化是其道德行为出现偏差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个体的道德价值观念、道德思维能力、道德实践经验、道德意志等都直接影响其道德行为。

(六)道德行为本身原因。“道德行为本身‘知易行难的特征是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失调的直接原因。”同时,道德是一种选择性的品质,而非绝对的义务。这就很容易导致道德行为问题的产生。

六、关于道德行为问题的对策研究

(一)确立相对统一的主导道德行为标准。面对道德行为所存在的问题,必须首先确定道德行为标准。目前,我们已提出了一种基本适应现实社会生活及其发展需要的、相对统一的主流道德标准,即个体是否能够自觉地遵守社会的各项法律、规章、制度,是否或在何种程度上能够自觉地有所奉献和牺牲。

(二)加强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必须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着手。“学校应努力沟通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创设良好的育人大环境。”学校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社会服务,让学生在接触社会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三)培养行为主体的道德需要。有心理学者指出,道德需要是道德行为的基础和原始动力,没有道德需要,就不会有道德行为。因此,解决道德行为存在的问题,必须培养、强化人的道德需要。这是改善人们道德行为状况的关键。为做到这一点,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倡导、树立高尚的道德信仰;树立道德榜样;改善社会道德环境;坚持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同时,还要培养其道德情感,磨炼道德意志,进而养成道德行为习惯。

(四)加强道德的他律建设。在目前道德他律弱化的情况下,必须强化道德他律机制建设。“要加强道德的制度化、政策化、法律化建设。”不过,学术界在对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尚存在不同的看法,有学者认为要将“道德法律化”,而有学者则认为应将“法律道德化”。

七、对道德行为研究的思考

综合近年来有关道德行为的研究情况,可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道德行为是—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我们认为对道德行为的研究,不能仅着眼于单方面,而要综合考虑,多层面把握。第二,学术界目前较关注个体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而对于—个单位、一个地区,甚至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何引导其进行正确的道德行为选择,从而形成群体的凝聚力,也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第三,道德行为的产生,甚至是道德行习惯的养成都必须植根于肥沃的社会土壤之中。否则,道德行为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第四,不能将道德行为打上经济利益的烙印,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高尚的道德行为的亵渎。第五,中国道德教育缺乏层次性是影响道德行为问题存在的重要原因。比如,小学阶段强调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大学阶段却在强调行为规范教育,层次出现明显的混乱。道德行为教育应该由浅入深,由小而大,循序而进。第六,“道德法律化”的确是加强道德他律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但这一方式势必会弱化道德的独立性,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仍然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

猜你喜欢
道德行为个体习惯
上课好习惯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刘娟、赵玉生:自我损耗会对道德行为产生负性影响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远和近
论《三字经》与儿童道德行为的培养
论黑格尔的道德行为归责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