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品读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典型

2009-03-15 03:34
教师·下 2009年12期
关键词:品读中学语文

刘 霞

摘要:本文通过实例分析了中学语文教材中文学典型的复杂性,倡导多角度品读典型的语文教学方法,力图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关键词:中学语文;品读;文学典型

莱辛说:“一切与性格无关的东西,作家都可以置之不顾,对于作家来说,只有性格是神圣的,加强性格,鲜明地表现性格,是作家在表现人物特征的过程中最当着力用笔之处。”[1]显然,作为读者的我们,最应该关注的就是“性格”的最佳载体——文学典型了。黑格尔关于“理想的主体性格”的思想指出,“理想的主体性格”不是某种性格特征的寓言式的寄托品,它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世界,应具备三个特点:一是人物性格必须具有多样性,即人物不是一种性格特征的抽象品,应具有多种特征;二是人物性格的主体性,即人物的多种特征的性格中,应当有一个主要的方面作为统治的方面;三是坚定性,即人物根据自己的意志作决定,一贯按自己的性格去行动。黑格尔的论述中的第一点和第二点是正确的,他所说的第三点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即作家在描写人物性格时,要注意人物行动的一贯性,但如果把它定为一种模式,要求一切作品都这样,则是不恰当的。人物的性格可以是变化发展的,虽然前后不一致,但如果作者写出了这种发展过程或变化原因,在艺术上仍然是真实的,甚至可能是深刻的。所以我们关注文学典型的目光应该是多角度的。

先看看《范进中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义务教育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9课〕中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中举之前,范进是个唯唯诺诺、老实巴交的人,小说中描写“是个烂忠厚没用的人”,自己吃不饱穿不暖,有点钱还想到救济邻居,见到平头百姓还和他们拱手作揖,和他们平起平坐,因为他本身就是个平民百姓。那么中举之后呢,他就完全不一样了。中举后连称呼都发生了变化。在中举之前,他称胡屠户是“岳丈”,是尊称,可中举之后,他称他的岳父为“老爹”了。虽然是长辈,但他的地位已经高于人家,他就不像以前那么称呼了。小说第四回紧接着写范进一系列丑恶的表现。在张静斋的教唆下,他不顾戴孝在身,跑到高要县汤知县那儿去打秋风。在酒席上还扭捏作态,不肯用银镶的杯子和筷子,以显示守孝,用木筷子,可夹起来却是大虾元子,送到嘴里吃。这是非常生动的描写,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范进中举以后,他的人格被扭曲了,这种扭曲意味着他当官以后在仕途上将会怎么做,恐怕他会更多地去找回自己所失去的。那么对老百姓、对国家,他究竟能作出什么贡献呢?这就很难说了。从中也可以看出科举是怎么选拔人才的,真正选拔出的人才又是什么样的。从范进中举前后的经历,从他人格发生变化这样一种现象,可以看出当时千千万万的读书人的面貌。

再以鲁迅先生在《故乡》(义务教育语文九年级上册第9课)中写到的闰土为例:少年闰土月夜看瓜刺猹,装弶逮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是儿时的“我”羡慕向往的英雄。二十年后,苦难的生活使他变得呆滞麻木,他“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他那“红活圆实的手”,已变得“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更可怕的是他内心的变化,他见了久违的“我”,以“老爷”称呼;面对苦难的现实,只是寄希望于求神拜佛。他是在生活的重压下艰难地挣扎着的中国广大劳苦民众的代表。鲁迅通过闰土的变化,写出了中国农民的活力被封建社会扼杀的悲伤,写出了中国封建社会农民苦难轮回的无可奈何,让人过目难忘,感慨万千。

生活本来就是那样丰富多彩,一切事物不但纷繁复杂,而且不断发展变化。写出一个活生生的人,刻画出他性格中的方方面面,而不是简单地填写一份性格统计表,是文学作品孜孜不倦的追求。我们在学习、阅读这些文学作品的时候,“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2] 。而我们却常常习惯将学生的思维硬纳入某一凝固化的定论中,并要求其死记硬背,这其实是扼制了学生的创造思维,与文学作品的本性、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无异于南辕北辙。教师在进行文学作品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不迷信权威和书本,对流行的传统观念和现成的结论可以持分析和批评的态度。“正如数学教学应鼓励学生一题多解一样,语文教学也应该鼓励学生对课文(特别是本身就具有‘说不尽的特质的经典名作)作出不同的理解。”[3]

比如,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的名作《我的叔叔于勒》(义务教育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1课)。一般认为,《我的叔叔于勒》通过刻画菲利普夫妇拜金主义嘴脸,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的人和人的关系。当讲到菲利普准备请大家吃牡蛎时,许多同学对菲利普太太的一番话语露出了讥讽的笑。菲利普太太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太多,吃多了要生病的。”“至于若瑟夫,他用不着吃这种东西,别把男孩子惯坏了。”她说得何等冠冕堂皇:既爱惜自己,又关心别人;既疼爱孩子,又注意教育。但究其实质,只不过是既要顾全面子,又舍不得花几个小钱。当我滔滔不绝地讲述时,却发现一个女学生的眼角有泪光闪动。下课后我找她聊了聊,她说她妈妈就像菲利普太太。家里买来了几个苹果,她肯定不会吃上一口,哥哥也得让着她这个妹妹先吃。我才知道她应该属于特困生,父母亲下岗后在艰难谋生,也不是独生子女家庭。她发誓要好好读书,将来让妈妈过上好日子。我很感动,下一节课时,开始讲菲利普夫妇这对典型所体现的小人物生活的辛酸。

再比如,我们在讲授《荒岛余生》(义务教育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2课)一课时,往往把鲁滨逊看作当时处于上升阶段的资产阶级殖民者的典型,而对于鲁滨逊身上所拥有的人类优秀品质的精华(如坚忍不拔、勤勉实干、创造进取等)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我们在讲授《孔乙己》(义务教育语文九年级下册第5课)一课时,强调孔乙己是深受封建思想毒害而执迷不悟的旧知识分子的典型,是封建科举制度的殉葬品,忽略了鲁迅先生的初衷: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穷苦人的凉薄。中学语文教材中如此情况,举不胜举。这要求我们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担任语文教学的组织者,而且要充当人文精神的弘扬者;不仅自己对典型要有全面的把握,而且要善于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感受典型,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并在典型的感染下,全面塑造他们自己完美的人格。

参考文献:

[1] 莱辛.汉堡剧评[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12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7.

[3] 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7.

(作者单位:湖南省湘潭市湘钢二中)

猜你喜欢
品读中学语文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
中学语文四美赏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