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民生问题,重点难点在哪里?

2009-03-19 05:38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09年1期
关键词:三农民生农民

张 健

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

2008年12月27日,寒冬的风呼呼地刮着,光秃秃的树木,像一个个秃顶老头儿,经受不住西北风的袭击,在寒风中摇曳。晚上7点整,夏邑县农民张为平像往常一样打开电视机,坐在家里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08年12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总结了2008年农业农村工作,分析当前农业农村形势,研究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政策措施,部署2009年的农业农村工作。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讨论稿)》。

最大潜力在农村重点难点在农民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围绕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提出了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其中针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确提出,2009年要重点办好农村“水、电、路、气、房”5件实事,令人眼前一亮。

2008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全国上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成功夺取抗击南方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斗争的胜利,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农产品市场剧烈波动产生的影响,有效化解了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攀升的冲击,农业生产取得了极不平凡的好成绩,农村发展迈出了令人欣喜的新步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为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提供了基础支撑,作出了重大贡献。全国粮食总产量预计1.05万亿斤,创历史新高,是40年来第一次实现粮食总产连续5年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4700元,实际增幅8%左右,农民收入增幅连续5年超过6%,是20多年来第一次。农村公共事业加速发展,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党群干群关系继续改善。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不断显现。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明显加大,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估计。要全面分析把握形势,紧紧抓住机遇,果断采取措施,坚决防止粮食生产滑坡,坚决防止农民收入徘徊,确保农业稳定发展,确保农村社会安定。

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做好2009年的三农工作,保持农业农村发展的良好势头,对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2009年中央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文件,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为主题,这是具体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体现,是立足全局、服务大局的迫切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年度特色,是中央针对宏观经济形势新变化和农村发展新情况,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还提出了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一是强化农业基础,稳定农业生产;二是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农民增收;三是发展公共事业,改善农村民生;四是深化农村改革,增添发展活力。做好2009年的农业农村工作,任务繁重,使命光荣。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努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各方面工作应向三农倾斜

日前,一位地方领导谈到扩大内需时说,在保增长中改善民生,各项措施要向农村倾斜,把农民增收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这个观点值得各地高度重视。

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对我国转变发展方式提出了迫切要求,扩大内需特别是促进国内消费,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而转变发展方式,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是加强三农工作。这不仅是因为农村市场潜力巨大,而且是因为城乡发展差距长期以来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扩大内需,转变发展方式,为我们加快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别提供了重大契机。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这“三个最”,就是当前转变发展方式的最强大引擎;抓住全面扩大内需的重大契机在这“三个最”上争取实现新突破,我国经济增长就有了坚实而又强大的根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强调“把提高农民收入、夯实农业基础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这一部署把握住了我国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规律,既管当前又利长远。在保增长中改善民生,尤其要重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质量,各方面工作应向三农倾斜。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农产品价格下行、数起质量安全事故、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农民增收遇到更多困难,而且这些困难2009年可能还会加剧。能不能解决好农民增收问题,对于2009年保持经济较快增长至关重要,对于各级、各地政府都是一次严峻考验。

从中央到地方,从沿海到内地,各级政府纷纷开列“惠农清单”,措施力度之大令人鼓舞,但在严峻的形势面前,我们没有丝毫理由盲目乐观,农民的笑脸是最好的政绩。把措施变成农民增收的“真金白银”,让广大农民真正在转变发展方式中受益,使三农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我们才能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越是困难时越要重视三农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中央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深入分析了当前农业农村形势,全面部署了2009年的三农工作。

2008年跌宕起伏、非同寻常。各种难以预料、历史罕见的重大挑战接踵而至,农业和农村发展经受了严峻考验。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沉着应对,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克服多种困难风险,战胜重大自然灾害,创造了农业生产又获丰收、粮食总产再创新高、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公共事业加速发展的喜人佳绩。农业农村的好形势,为党和国家成功办好大事、妥善应对难事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

农业和农村发展亮点突出,成绩来之不易,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村发展仍然滞后,农民增收仍然困难。而正在持续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逐步显现。农产品价格下行,农民工就业形势严峻….-经济环境骤变带来的新困难与历史形成的老问题互相叠加,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明显加大。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形势,切实增强危机意识,充分估计困难,果断采取措施,坚持不懈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牢牢把握谋划全局的主动权。

2009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战略部署的起步之年,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要求,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提供有力保障。

做好三农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经济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我们看得更为清楚: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农民的钱袋鼓起来,工业品才有销路,扩大内需才有持久的动力;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供应充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才能稳得住;农村日益繁荣发展,全社会的和谐稳定才能真正实现。

越是经济发展遇到困难的时候,越要重视农业、农村工作。当前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应当把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建设作为投入重点,把加大三农金融支持作为重要取向。我们要在正视困难和挑战的同时,从变化中捕捉机遇,在逆境中创造条件,拿出真招实策,舍得?真金白银,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破。

2009年农业农村发展任务极为艰巨、工作特别繁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从本地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切实把强农政策不折不扣贯彻到基层,把惠农措施不缩不减落实到农户。

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振奋精神,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奋力开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猜你喜欢
三农民生农民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饸饹面“贷”富农民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