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帅外交家激情挥洒“觉醒的非洲”

2009-03-25 07:12陆苗耕
党史纵横 2009年2期
关键词:陈毅非洲

陆苗耕

陈毅与非洲国家接触始于1955年4月万隆亚非会议。当时周恩来总理作为出席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团长和首席代表,陈毅副总理作为代表,在会议期间与非洲代表团进行了初步交往。1958年陈毅兼任外交部长后,与非洲国家交往日益增多,除热情接待到访的非洲代表团和友好人士外,还多次前往非洲访问,为我国第一代领导人中涉足非洲次数最多者。他那元帅外交家的崇高情怀和豪爽性格,深为非洲各国人民所敬佩和赞许,为中非友好作出了重要贡献。

陪同周恩来首次访非高度默契

1963年12月至1964年2月,周恩来在陈毅的陪同下首访非洲十国,揭开了新中国与非洲交往史上崭新的一页,为中非友好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副总理兼外长,陈毅对周恩来的外交思想和风格有着透彻的理解,两人对贯彻我国的对外政策保持高度一致,共同为中国与非洲国家关系的五项原则以及我国对外援助八项原则倾注了大量心血。在具体的对外活动中,两人总是高度默契密切配合,堪称“珠联璧合”的典范。周恩来视陈毅为知交、战友,十分尊重、赞赏;陈毅将周恩来奉为学习楷模、“外交老师”。同时,陈毅身上又流露着独特的元帅外交家的豪爽气质,其在外交上的睿智、幽默、风趣,常常博得外国友人的一片赞赏。在这次访问过程中,两位伟人合作默契、并肩携手的生动事例不胜枚举。

在访问阿尔及利亚时,代表团受到阿人民的极其热烈的欢迎,从机场至下榻的国宾馆,在20多公里长的道路两旁,近30万群众夹道欢迎,沿途建筑物上挂满了周恩来和陈毅的巨幅照片,每层楼的阳台和窗口也都挤满了欢迎的人们。周恩来和陈毅从轿车的窗口向欢迎的人群握手致意。周恩来感慨地说,进城才一年多的阿尔及利亚政府组织群众的能力这么强,这是了不起的。陈毅深有同感,即以军人的口气笑着说,在战争中锻炼出来的领导干部就是不一样噢。周恩来遗憾地说,阿国的群众这么热情,而我们只能坐在车内伸出手打打招呼,你看多么失礼啊!陈毅也有同感,脱口说道:这样坐车面对群众挺别扭的,我看得改一改。原来,中方安全部门考虑到法国地下军秘密组织在法国本土阴谋组织对戴高乐的暗杀活动,在阿尔及利亚也有残余活动,所以不同意周恩来访问时坐敞篷汽车。后来,在周恩来和陈毅的共同要求下,才同意他们在对外活动时,凡遇群众夹道欢迎,可采取临时下车向群众招手致意的做法。周恩来和陈毅为能同阿人民群众直接接触感到非常高兴和满意。

在访问摩洛哥时,摩国王哈桑二世在举行盛大国宴后,又让周恩来和陈毅留下品茶。期间,他问到了中国飞机、导弹等的生产情况以及固体燃料的前景等等,陈毅一一作了答复。紧接着,国王突然笑着说:“当今世界,像我们这样的国王、皇帝,已为数不多了,不知以后怎么办?”显然,国王在巧妙地试探中方对国王抱何种态度。周恩来和陈毅听了,不约而同地哈哈大笑起来。周恩来轻松地说:“你们可以组织一个委员会嘛,开个会商量商量嘛!”陈毅也笑着说:“亚洲有个西哈努克亲王,我们是朋友,可邀请他参加开会。”周恩来又说:“陛下可以担任这个委员会的委员长嘛!”三人一起哈哈大笑起来。周恩来与陈毅就是这样地高度默契,谈笑间令摩国王对中方的疑虑消除了。

在访问几内亚时,杜尔总统非常热情友好。几方向中方提出,由杜尔总统亲自陪同周恩来和陈毅到远离首都的金迪亚地区参观,中方只要带一名翻译,去时乘车,回来时坐直升机。但中方打听到,直升机是苏联制造的,驾驶员是从捷克来的,加上几国大部分是高原和山地,在热带气候地区驾驶苏式直升机(该机为适应寒带飞行而设计制造)具有一定危险性,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于是中方就以安全为由,不同意乘直升机回来,表示还是原车返回。但几方总统执意不变,认为这可减少坐长途车的疲劳。代表团把意见反映给陈毅。陈毅率直地说,此事由总理定,总理坐,我也坐。语气中满是同周总理患难与共的豪气。周恩来听说此事后,明确地说:“人家总统、议长、国防部长,一、二、三号人物都能坐,我周恩来为什么不能坐?!”表示“客随主便”。外地参观结束后,杜尔总统与周恩来、陈毅及一名翻译同乘一架直升机返回首都,直到飞机安全降落,大家心中的一块石头才落了地,同时深深敬佩周恩来、陈毅是那么地尊重非洲国家领导人,为了培育中非友谊,完全不顾个人的安危!

此次随周恩来访问非洲,陈毅还分担着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在陪向周恩来看望中国使馆工作人员后,一般都要留下来作报告,传达中央方针政策、介绍国内外形势和出访情况等。而他那生动风趣的演讲,总能博得使馆同志们的阵阵掌声。在访问最后一站索马里时,陈毅用了两个晚上、7个小时的时间向使馆同志作报告。他满怀喜悦地说,我们看到了一个觉醒的非洲,一个革命的非洲,一个前进的非洲。非洲人有自豪感,对自己命运有自信心,不像过去那样站不起来。他们产生了新的领袖和干部,产生了伟大的群众运动,不再跟着帝国主义和大国的指挥棒来考虑问题,而是根据自己整个大陆的翻身来考虑他们的建设,就像1949年解放了的中国一样,这是一种革命的苏醒!周恩来在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群众集会上讲话中,提出了“整个非洲大陆是一片大好的革命形势”的论断,陈毅在讲演中以生动的语言加以诠释,使使馆同志获益匪浅。代表团成员之一、负责起草重要文件和讲活稿的外交才子乔冠华听了演讲后,兴致勃勃地地说,将陈毅副总理这两个晚上的讲话整理出来,这次出访总结的初稿就有了嘛!

力促第二次亚非会议在非洲召开

第一次亚非会议的“万隆精神”,对推动亚非国家民族独立运动产生了极大影响。经过一段时期的磋商、酝酿,亚非国家准备召开第二次亚非会议,并普遍希望会议在非洲举行,时问安排在1965年。中国政府完全同意上述想法。1964年4月10日在印尼首都雅加达,就讨论第二次亚非会议召开一事举行亚非国家外长会议,陈毅被东道国点名邀请与会。抵达印尼后,陈毅了解到多数国家的意见是,第二次亚非会议应该在非洲国家召开,以体现亚非两大洲之间的合作精神。但他同时也了解到,东道国总统苏加诺主张第二次亚非会议地点仍在印尼,时间放在今年。为使会议顺利进行,陈毅迅速拜会苏加诺总统,对他进行劝说:总统阁下如果主张第二次亚非会议在非洲开,就是支持了非洲的斗争,顾全了大局,表现了政治家的风度,证明你无私利打算,去发言就响亮。陈毅寥寥数语打动了对方,苏加诺总统同意在非洲召开,但时间上仍主张今年。于是,陈毅继续采取摆事实的做法说服对方。他说:今年7月有阿拉伯首脑会议,8月非洲首脑会议,10月不结盟国家会议,以后又有英联邦会议和联合国大会,国家领导人长期在外开会怎么行呢?看出苏加诺的态度在发生变化,陈毅进一步劝到,亚非会议

和不结盟会议不应互相竞争,而应该互相补充,即使竞争也不必用抢先开会的办法……陈毅循循善诱,终于让苏加诺松了口:时间问题还可以商量。

在会议地点、时间问题解决后,又出现了新的障碍。印度代表在会上突然提出邀清苏联参加第二次亚非会议。陈毅从容应对,采取既坚持原则又注意灵活机动的斗争策略。他明确指出,苏联是一个传统的欧洲国家,这是小学生都知道的地理常识,苏联在联合国也从未参加亚非集团活动。中国反对邀请苏联,是为了维护万隆精神,维护亚非会议原则。如果屈从于某些大国的压力而放弃原则,将使我们亚非会议蒙受耻辱。陈毅的讲话句句有理,绝大多数国家代表都表示赞同。在这种有利的形势下,陈毅又做其他一些国家的工作,强调要从亚非团结的大局出发,主张做些让步,防止印度代表退出会议。最后,筹备会采纳了陈毅提出的方案,照顾了印度方面的面子,以未达成一致意见为由,“苏联与会问题”不列入首脑会议议程。对此,大会秘书长、印尼副外长高兴地说,对陈毅元帅在本次会议中为维护万隆会议所做的贡献,对他民主地顾全大局的精神,我们要行脱帽礼表示感谢!

积极发展中国与非洲国家友好关系

周恩来对阿尔及利亚革命的胜利曾给予高度评价,称赞这是“继中国和古巴之后,60年代的伟大事件”。作为曾经统兵百万、战功卓著的元帅外交家,陈毅对以武装斗争夺取全国胜利的阿尔及利亚自然怀有特殊的好感。他在出任外长不久,就于1958年12月热情接待了阿尔及利亚临时政府向中国派遣的第一个正式代表团,并同阿临时政府军备和供应部长谢里夫分别代表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公报,确定12月20日为两国建交日,中国成为除阿拉伯国家外第一个承认阿临时政府的大国。此后,陈毅先后4次涉足非洲,每次都要到访阿尔及利亚,积极加强中阿友谊。最突出的是,1964年11月,陈毅率中国党政代表团访问阿尔及利亚,出席阿武装起义10周年庆典活动。他向阿烈士墓敬献花圈,对为阿牺牲的革命烈士表示深切的悼念。还先后同阿总统本·贝拉举行了两次会谈,双方就国际形势和中阿友好关系广泛地交换了意见。同时,陈毅利用各种场合高度评价阿革命的胜利,盛赞1954年11月1日的武装起义,创造了阿尔及利亚历史新纪元,为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提供了光辉的榜样。

马里地处西非内陆,曾经深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欺压和掠夺,十分贫穷落后。该国独立后,积极同中国发展友好关系,我国向马援建了一批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轻工业和农业项目。周恩来非洲十国之行时,与凯塔总统多次进行深入会谈,并把我国对外援助八项原则首次写进两国联合公报。陈毅因此把加强中马友好合作关系作为对非工作的重点之一。1965年9月他访问了阿尔及利亚、马里、几内亚三国,其中对马里的访问时间最长,有一个多星期。马里是有名的沙漠大火炉,成天热浪滚滚。陈毅不顾天气炎热,连续开展对外活动。不仅在首都,还到外地实地考察我国援建的项目。他同马里总统、部长、党的负责人多次进行会见、会谈,重点交换对发展经济的看法。针对马经济困难,陈毅向对方提出了按照自力更生方针加以解决的八项措施:一、节约行政开支;二、工业项目重新排队,尽量不搞非生产性建设;三、节约外汇开支;四、严惩贪污盗窃和投机倒把;五、加强国防力量,封锁国境线,制止走私;六、妥善安排支付外债和利息;七、发展工农牧业生产;八、中央指定得力干部管理经济。对于马里方面提出增加投资项目、扩大贸易额、帮助转口一部分马需要外汇进口的物资和继续提供外汇贷款等要求,陈毅都表示予以积极考虑。马里政府对陈毅的讲话非常满意,并根据讲话精神组成了贸易、交通运输等四个小组委员会,研究克服困难应采取的措施。在公开场合的讲话中,陈毅热情评价马里人民为巩固民族独立、发展经济所作的努力,并相信亚非国家坚持自力更生的原则,把经济命脉掌握在自己手里,充分发挥人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开发天然资源,同时加强同友好国家的互助和合作,就一定能够克服前进道路上出现的种种困难,把国家建设好。周恩来和陈毅的访问,极大地推进了中马关系的发展。凯塔总统于1964年9月、11月两度访华,马里高级官员访华更是络绎不绝。1967年8月,马里总统府部长级代表、执政党苏丹联盟党经济书记库亚特率政府代表团访华,陈毅与代表团和库亚特会谈8次,其中与库亚特单独会谈4次。中马双方还多次进行专业性会谈。陈毅在详细听取了库亚特对马国内形势的介绍后,表示中国政府坚决支持马里政府的立场,建议马里政府尽早废除使马里丧失经济独立的马法协定;希望马里政府主动紧缩财政开支,勤俭建国,走自力更生的道路……陈毅坦率真诚的谈话,使马里代表团非常感动。

由于周恩来、陈毅等我国第一代领导人的辛勤努力,夯实了中马两国关系的牢固基础,所以马里的几代领导人都坚持执行同中国友好的政策,成为中非友好的一个榜样。

讴歌非洲的压轴诗作

毛泽东十分欣赏陈毅的诗词作品,称他的诗词豪放奔腾,“有的地方像我”。周恩来更是推崇陈毅撰写的国际题材的诗词,曾将一些佳作介绍给外国领导人和朋友,藉以增进中外友谊。当年,陈毅陪同周恩来访问非洲十国,他深知这是激发诗兴、抒写诗词的良机,行前便嘱其秘书准备了毛笔、墨盒和宣纸,还带上了两本他最喜欢的李白和辛弃疾的诗词集。来到远隔重洋的非洲大地后,陈毅果然触景生情,诗兴大发,挥洒出一篇又一篇佳作,成为他撰写诗词的又一个丰收季节。《陈毅诗词选》中收录的国际题材方面诗词,其中有近一半来自此次非洲之行的吟唱。他对非洲的古老文明、非洲人民反帝反殖的英勇斗争、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热情与友好等,以澎湃的激情、深邃的哲思、悠远的意境、恢宏的气势、洒脱的文字,尽情地予以讴歌和诵唱。这些佳作成为中国诗坛上歌颂非洲的压轴名篇,也展示了诗人外交家的奕奕风采。

面对人类五千年前创造的金字塔奇迹,陈毅在《赞金字塔》一诗中,把它与亚非拉人民的革命斗争联系起来,给人以莫大的信心和鼓舞:“高塔巍巍数十寻,八百万方石砌成。艺术光垂数千载,雄哉伟哉古文明。”“金字塔,何巍巍!我叹往古智力之横绝,我歌现代革命之光辉。古既不能阻挡金字塔之建成,今休妄想阻挡革命的拉美和亚非。”诗句铿锵,古今相映,共铸辉煌,气魄浩大,激人奋进。

周恩来热情赞扬非洲是一个觉醒的大陆、战斗的大陆,呈现了一派大好的革命形势。陈毅则以《非洲》—诗向人们展现了朝气蓬勃的新非洲景象:“非洲情况近如何?到处人民欢庆多。沙漠雪山初觉醒,重洋两海泛春波。殖民新旧谋转化,部族精华起沉疴。最喜斗争终获胜,不忘警惕荷干戈。”“黑非今日变红非,大地殖民已式微。象牙黄金还物主,白鹰翠鸟有林归。衣冠似雪男雄壮,妙舞如花女褐菲。喜尔新来自豪惯,京垓兆亿庆春晖。”让人犹如身临春回大地、鸟语花香的世界,几可同非洲人民一起翩翩起舞。

在访问西非国家时,陈毅目睹了残留在海滩边的一个个阴森森的关押奴隶的城堡,这是当年西方殖民主义者进行长达4个世纪贩卖黑奴的罪证。看到那些渗绝人寰的历史遗址,陈毅心中涌出万丈怒火,愤怒的诗人在《满江红·黄金海岸》中怒吼:“尽是黄金,这海岸,摩天壁立。任掠夺,大洋风雨,神号鬼泣。贩卖黑奴过一亿,又教对岸红人绝。惊世间残暴竞如斯,两洲血。说宽恕,谁同意?论报应,亦不必。最无情只是斗争逻辑。独立非洲西北始,揭竿而起相踵接。看涤瑕荡垢土重光,全无敌。”这首词立意宏大,气势雄浑,时跨几个世纪,地连非洲美洲,用字洗炼凝重,感染力强,震憾心魄,可谓博大精深的词中名篇。周恩来特别喜欢这首词作,尤其赞赏“两洲血”,高度概括了当年殖民主义者迫害黑奴、残杀美洲土著印第安人的惨无人道罪行。他热情地向一位亚洲国家领导人介绍这首词,并诠释词中“两洲血”的宏旨深义,希望亚洲人民要深切同情非洲人民遭受的苦难,加强亚非团结。

在访问苏丹时,陈毅被苏丹人民起义军当年浴血奋战赶走英国侵略者的斗争事迹深深感动。1885年1月,苏丹人民起义军用长矛刺死了曾经镇压过太平天国的英国殖民军头目戈登(当时任英国驻苏丹总督)。这个双手沾满了亚非两洲人民鲜血的刽子手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惩罚,真是大快人心!陈毅在登楼望月时,追昔抚今,不胜感慨,随即豪兴满怀地口占一诗:“共和国官楼上月,曾照戈登此驻节。将军东去肆劫掠,及返此间被击毙。人世沧桑每如此,岂有恶徒能不灭?不意成就中国苏丹之友谊,数十年来人艳说。”尽情倾吐了对英雄的苏丹人民的敬仰之情,严厉鞭鞑了殖民侵略者,抒发了中非人民之间的珍贵友谊。

猜你喜欢
陈毅非洲
陈毅诗记赣南游击战
An Uncommon Trip
陈毅颂
陈毅的讲话稿没有字
非洲村庄
中国家猫起源于非洲
Promoting Chinese Young Learners’ Early Literacy Development in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陈毅的讲话稿没有字
非洲草原英雄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