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西部贫困山区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2009-03-26 02:35黄改玲
经济研究导刊 2009年33期
关键词:跨越式发展科学发展观

黄改玲

摘要:西部贫困山区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政策机遇,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将是一项重大课题。以西部贫困山区的永寿县为调研对象,多角度地分析了永寿县域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结合县情提出了推进永寿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西部贫困山区:跨越式发展

中图分类号:F30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3-0112-02

永寿县地处渭北高原丘陵沟壑区,全县总人口20,34万。其中农业人口18.25万,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收入穷县。

一、推进永寿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条件分析

(一)有利条件

1已奠定了跨越式发展的经济基础。一是经济总量显著增加。2004年地区生产总值为5,72亿元,2008年增加到14.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近五年来年均增幅为15%以上;二是地方财政收入迅速增长。2004年地方财政收入为1233万元,2008年为3468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近五年来年均增幅为20%以上,且2008年增长速度为49.6%;三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加大。200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4亿元,2008年增加到12.8亿元,近五年来年均增幅为33.75%;四是工业规模日益壮大。2004年全县工业生产总值为2.31亿元,2008年增加到7.48亿元,近两年来增幅分别为58.2%和40.2%。

2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为推进永寿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以及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一批重点项目向西部贫困地区倾斜,向农村倾斜,东中部地区产业向西部转移等等,这些特殊优惠政策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3整体社会形势一片大好。经过近几年,“平安永寿”创建活动的开展以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全县整体社会形势政通人和,干部人才环境风清气正,形成了“只要干事,就会被发现,只要会干事,能干成事就会被重用”的用人格局。一个用人透明度不断提升,一个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已成为促进全县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制约条件

1经济总量小。尽管近几年永寿县经济发展呈现出高速发展态势,但经济总量依然偏小。2008年,陕西省83个县(市)县均实现GDP42,25亿元,而永寿县实现地区GDP只有14.9亿元,比全省县均GDP水平要低27,35亿元,仅占全省平均水平的35.27%。

2地方财政收入低。2008年,陕西省83个县(市)县均地方财政收入1.66亿元,有16个县超过2亿元,最高的神木县达到16.45亿元,而永寿县地方财政收入只有3468万元,地方财政预算支出36559万元,财政自给率只有9.5%。

3产业结构不合理。2008年,陕西省83个县(市)县均三次产业产值之比为16.7:61.0:22.31,永寿县三次产业产值结构之比为41:24:35,产业产值结构为“一三二”的“V”字型分布,主要是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依然偏高,第二产业中的规模以上工业数量少,经济效益普遍较差,三产比重虽高于二产,但主要来自于传统商贸、交通、餐饮业,现代化的金融业、信息咨询业、物流、旅游业等发展尚不充分,贡献率低,严重制约着经济发展的层次和水平。

4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省为15781元,陕西省为12858元,永寿县只有10914元;2008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761元,全省为3136元,永寿县只有2900元。从枯躁的数字可知,永寿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处于“双低”状态,且两者之比为3.76:1,高于全国城乡差距之比。除此之外,该县二元社会结构矛盾也依然突出,主要表现在人的思想观念科技文化素质、教育、医疗、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

二、推进永寿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路径选择

1搞好县域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就是统筹兼顾。县域经济规划要立足长远,着眼实际,突出特色,避免一个模式。永寿县城镇发展规划要千方百计地融入到关中城市群中,自觉接受西咸经济一体化的辐射;产业发展规划要使永寿县的产业发展及主导产业的培育与关中城市群的相关产业配套发展,做到“大树底下栽万年青”,避免经济发展的“灯下黑”现象。

2优化投资环境,加快工业化进程。鉴于该县经济发展水平、地理自然环境等诸多制约因素,要想加快工业化进程,要吸引大量企业来园区“扎堆”,发挥出规模效应和知识、技术的溢出效应外,优化投资软硬环境,保障科学发展。

3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经济结构。要以该县独特的槐树林资源、文化旅游资源、沟域资源、绿色生态资源、石灰石资源等特色优势为依托,着力培育有发展潜力、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使之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第一产业内部要优化粮食种植、经济作物与饲料作物三者之间的比例;在第三产业中,要大力发展旅游业、文化产业以及基层乡镇的商业设施、金融设施等。

4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在永寿县88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七个建制镇,城镇人口及规模都很小,缺乏产业支撑,城镇产业“空心化”现象严重。鉴于该县财政实力有限,在城镇化的发展思路上,不可能采取撒胡椒面式的发展,而应该突出重点,优先扶植几个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镇率先发展,想办法盘活各乡镇政府所在地街道的土地资源,达到以地生财、以地聚财,扩大乡镇的经济承载力,有目的扶持一批乡转化为镇。

5提高人口素质是根本。首先,要强化基础教育。鉴于永寿县沟壑纵横,人口居住相对分散,有些村远离乡镇中心学校,给低年级学生入学带来困难。正如笔者调研得知:有些小学目前有1—3个年级,出现了一名教师包一个班级的现象。因此,永寿县就如何有效地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学生素质,搞好奠基工程就显得尤为迫切。其次,要强化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强化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除了要发挥好农家书屋、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外,还要结合农业结构的调整,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采取农民需要什么技术就培训什么技术;在培训方式上,使培训跟着特色项目走,跟着劳动力转移走,以项目的带动,提高农民的实际动手能力;在培训内容上可设置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使农民从中尝到甜头,促使农民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再次,正确处理好培养县域内部人才和吸引外来人才的关系。一方面,应充分挖掘出县域内部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知法律的科技人才、乡土人才等人才资源,通过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使其发挥出内在的潜能。另一方面,要大力引进县域经济紧缺的高层次技术人才、经济管理人才。

[责任编辑陈丹丹]

猜你喜欢
跨越式发展科学发展观
试析绿色发展对科学发展观的创新
科学发展观指导视角下的工会工作创新与水平提升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村镇规划方案设计思路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云南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保障措施研究
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实现路径研究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实效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