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旱育稀植技术

2009-03-27 04:33张立涛
现代农业研究 2009年2期
关键词:田面耕层氮素

张立涛

在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的应用中,稻田耕作与移栽及施肥技术是整个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因此,一定要正确掌握和实施。

1稻田建设与耕作

①稻田建设。稻田作为水稻的生产基地,必须做到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培肥地力,单灌单排,田面平整,不断改善耕层土壤结构和增进基础肥力。这既是确保水稻旱育稀植模式化栽培技术实施的前提条件,又是提高抗灾能力,水稻持续高产稳产的根本保证。

②耕翻

时期:秋季耕翻最好,有利于消灭稻田杂草,改善耕层理化性质,提高盐碱稻田洗盐排碱的效果。耕翻的具体时间,地下水位低,耕层含水少的地块,可早期耕翻;而地下水位高,土壤含水多的田块,必须在临结冻前晚期耕翻,否则春季土块很难耙碎。

耕翻质量:耕翻深度在15~20厘米范围内,深浅必须一致,做到不漏不重,扣茬严实,农肥翻入耕层。

③整地

时期:水整地要同插秧相协调,既要服从于插秧时期,还要服务于播种质量要求。在插前2~3天完成。

方法:非盐碱的稻田,先旱平,然后再水整地;而旋耕和盐碱稻田,只进行水整地不旱平。水整地,首先灌水泡田5~7天,水层深度以淹没不露土为原则,然后进行耙耢作业。

整地质量:要达到整平耙细,土肥交融,田面细碎松软,高低差不超过3厘米。

2移栽

①插秧时期。黑龙江省早春气温回升不稳定,而且也较缓慢。为了增加有效分蘖,促进早熟高产,必须适期早插,尽量缩短插秧期,要千方百计做到不插6月秧。确定插秧时期的原则主要根据秧苗成活的最低界限温度,并非越早越好。水稻中苗(3.5~4叶龄)成活的最低界限温度为13℃,大苗(4.5~5叶龄)成活的最低界限温度为14℃。另外还要考虑水稻能否安全抽穗。

②移栽规格

移栽密度:确定移栽密度应考虑计划产量指标,从品种分蘖力强弱出发,考虑稻田的肥力基础、施肥水平,以及秧苗素质和移栽时期。总的原则是,壮苗宜稀,弱苗宜密;早插宜稀,晚插宜密;肥地宜稀,瘦地宜密;分蘖力强的品种宜稀,分蘖力弱的品种宜密;积温条件好的宜稀,积温条件不好的宜密。

移栽规格:决定移栽密度后,还要确定田间的合理配置,即移栽规格,目前生产上应用较多的是30厘米×(10~13)厘米×(2~3)苗或宽窄行(40+20)厘米×(10~13)厘米×(2~3)苗。一般温度条件好,施肥水平高的地区,秧苗素质好时多采用(33.3~40)厘米×(13~20)厘米×(2~3)苗。

移栽质量:总的要求是,严格执行移栽计划时期、移栽规格和密度。插植深度2~3厘米,不窝根,不漂苗,不倒苗,不丢穴,插后秧苗直立,横竖成行,每穴苗数正确。

3稻田施肥

①增施有机肥。为了不断培肥稻田,除合理耕作改良土壤外,在施肥方面要有计划地实施稻草还田,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氮、磷、钾配合,化肥与微肥配合,配比合理,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不但可以平衡土壤有机质,而且对营养元素的循环和平衡也有积极作用。在水稻土中,化肥氮素的残留量一般极少,甚至没有。有机肥中的氮素,被当年水稻吸收利用后,仍有部分氮素残留在土壤中,可有1~2年的后效。有机肥中的有机酸和腐殖酸,不但能与铁、铝等络合,而且腐殖酸还能在胶态氧化铁、铝表面形成保护膜,从而减少化学肥料磷被土壤固定。因此增施有机肥,提倡氮、磷、钾三要素的合理配合,不但可以提高水稻产量,还可以提高稻米品质,提高化肥利用率。一般每公顷稻田施腐熟有机肥15~25吨。

②深施化肥。用化肥做底肥,这是施肥技术上的一大改革。各地试验表明,每公顷施尿素112.5千克做基肥,比整地后施于地表的增产16.5%。深施氮素化肥效果较好的原因在于:一是减少了肥分损失,提高了氮肥的利用率,研究结果表明,含氮20%的硫酸铵,用表面追肥比做底肥损失氮肥50%~60%,利用率仅40%左右;二是保肥效果好,肥效期延长,氮肥表施的有效期一般只有15天左右,深施的肥效长达40~50天。具体施肥方法如下:

秋翻地块可在翻地前施入。已秋翻秋耙地块可在春季水耙地前施入。春翻地在翻地前将化肥均匀撒施田面。

灌水泡田后,水耙前施用。先堵好水口,将化肥均匀撒入田面,然后用手扶拖拉机或其他耙地工具,将化肥耙入耕层6~8厘米或更深些,使化肥与土壤充分混合。耙后尽量少排水,必须排水的话,也要经过5~6天后再排,以免造成肥分流失。旋耕施入是在有旋耕条件的地方,先把化肥撤在地表,随后用旋耕机混拌在12~14厘米的耕层里。

总之,不论采用哪种施肥方法,都要做到随施肥随翻耙,不可间隔时间过长,以防肥分损失。

化肥施用量的确定要考虑品种的耐肥性,在不倒伏的前提下,选择适宜的施肥量,在计划的化肥施用量中,应以60%~70%的氮肥和全部磷钾肥作为基肥。氮肥总量的25~30%在返青后开始分蘖时结合除草追施蘖肥,余下5%~10%的氮肥留做穗肥。

猜你喜欢
田面耕层氮素
长期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与田面水环境的影响
轮作制度对敦化市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影响的研究
耕层构造对土壤三相比和春玉米根系形态的影响
红壤坡耕地耕层质量特征与障碍类型划分
掺混控释肥侧深施对稻田田面水氮素浓度的影响
水稻全程机械化灌溉技术模式应用
库尔勒垦区不同耕作方式对棉田耕层容重的影响
楸树无性系苗期氮素分配和氮素效率差异
基于光谱分析的玉米氮素营养诊断
氮素运筹对玉米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分配及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