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马铃薯的栽培技术

2009-03-27 04:33张金华
现代农业研究 2009年2期
关键词:晚疫病喷药土壤水分

张金华

北方一季作区包括东北,西北和华北一部分地区。本地区无论从年无霜期、年降水量还是月平均气温,都受到一定的限制。

春季干旱可以说是本地区的普遍现象,且年平均气温低,东北为3~8℃,西北为4~9℃。一年只能种一季马铃薯,大多于4月底至5月上中旬播种,9月份收获。所以说,针对本地区的特点,就要有针对性的栽培措施。

1.深耕保墒本地区大部分耕地没有灌溉条件。春季播种马铃薯的土壤墒情,大多靠上年秋耕前后贮蓄的水分和冬季积雪融化的水分。针对这一特点,在每年秋耕时注意深耕,加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非常重要。同时秋季深翻结合施用有机肥料,既有利于增加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又可及早为春季马铃薯播种后提供养分。秋季深耕除用机械耕作外,还可用去掉犁壁的犁用畜力进行套耕加深耕层。在秋季降雨或灌水后的土地,选土壤持水量在40%~60%时进行耕地,这时土壤表层不干不湿,土壤容易松散,耕后没有大土块,有利于耙、耱平地。秋季把整地工作一次完成,翌年春季只需开沟播种,不必耕地耙平,可减少土壤水分损失,有利于播种后幼芽早发和苗期生长。深耕除有蓄水保墒作用外,还可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增殖,以加速有机肥的分解,有利于幼苗生长。

2.选用较晚熟的品种一季作区在马铃薯播种后,一般气温偏低,雨水少、又大部分缺乏灌溉条件,种植早熟品种因水肥条件跟不上,前期生长缓慢,后期表现早衰,产量低。如果在城市郊区或有灌溉条件的工矿区,播后覆盖地膜,生产马铃薯补充蔬菜淡季缺菜问题,种植早熟或极早熟马铃薯品种,早收作菜用,虽然产量较低,但作菜用售价高,收入也不少。但一般大田无灌溉条件,以种植中晚熟或晚熟品种为宜,这类品种生长期长,尤其是比较抗旱或耐旱的品种,雨季到来前能保持较缓慢的正常生长,雨季到来后植株生长量才达到高峰,并且一季作地区通常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积累,所以块茎大、产量高。此外,这一地区因雨季到来后常有连阴天,田间湿度大,夜晚和晨间有露水,在植株繁茂、田间通风较差的情况下,晚疫病极易流行。为了高产、稳产,选用抗晚疫病的品种非常重要。不抗晚疫病的品种往往在收获时就有大量烂薯,收获后贮藏期间还会继续腐烂,甚至发生“烂窖”现象,损失太大,应予足够重视。

3.施肥、播种一季作区大都采取平播和顺犁沟播种的方式。结合整地施入基肥,也可在播种时顺犁沟施入。为了春季保墒,最好在秋耕时把地平整好,春季开沟播种、施肥1次完成,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证幼苗出土有足够的土壤水分。顺犁沟播种一般都是隔一沟播一沟,两个播种沟之间为行距,大约相距60厘米。播种密度依品种特性而定。一般每亩3500~5000株,需种薯100~150千克。顺犁沟施肥,有先施肥后播种,也有先播种后施肥的,这种方式施肥,可使少量的肥料发挥较大的作用。尤其是沙性大的土壤,养分容易流失,集中施肥可使根部及早把肥料包围,有利植株的生长发育。但集中施肥要注意把农家肥和化肥掺匀,并且农家肥必须是腐熟肥料,以防烧根现象。

北方和西北地区春季风沙大,播种的块茎覆土深10厘米以下为宜,沙性大的地块覆土厚度可在12厘米左右。.播后耙平结合镇压对保墒和幼苗早发更为有利。但镇压要根据土壤墒情选用重量适中的镇压工具,以达到土壤沉实又不出现板结为宜。

4.田间管理针对本地区前期易旱、后期易涝和马铃薯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其田间管理的重点是:

①早除草,适当晚培土。注意雨季到来前尽量防止土壤水分损失。除草宜早锄、浅锄,既要控制杂草与苗争水、争肥,又要防止深锄造成水分蒸发。刚进入雨季就开始培土,并根据苗情结合培土追肥,雨后肥料即可发挥作用。有灌溉条件的耕地,追肥应结合第一次除草进行,并随后灌水,以便及早发挥肥效。不论除草或培土一定要在植株封垄前完成,且追肥宜早不宜晚。

②及时防病治虫。本区晚疫病流行时,对不抗病或抗病性差的品种要及时防治。发现中心病株时,对病株周围的植株要作为防治和喷药的重点,并进行封锁。还要及时全田喷药,防止病害蔓延。植株生长期间如发现环腐病、黑胫病,应及时将病株和块茎全部挖出,进行深埋处理。对28星瓢虫应把它消灭在成虫期和卵期,如果出现幼虫应及时喷药,隔2~3天喷药1次,连续2~3次即可控制虫害。因卵在叶背面,喷药时要把药液喷在叶背面,以提高防治效果。

③易涝的地区在植株封垄前,培土尽量培成高垄,在地头深挖排水沟,将水导入排水系统,防止田间积水,确保丰产、丰收。

猜你喜欢
晚疫病喷药土壤水分
基于PLC 果树喷药机控制系统设计
果树喷药巧时期
临汾市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报
如何防治大棚番茄晚疫病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报
某农用型无人直升机喷药系统设计与实现
西藏高原土壤水分遥感监测方法研究
黑龙江省发现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A2交配型
不同覆盖措施对枣园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影响
植被覆盖区土壤水分反演研究——以北京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