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森林病虫鼠害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2009-03-27 04:33郑凤荣兰景斌
现代农业研究 2009年2期
关键词:黄褐色鼠害针叶

郑凤荣 兰景斌

摘要:抓住最佳防治时机,制定科学合理的综合有效的防治方法已达到最佳治理效果。

关键词:松树病虫鼠害特征防治方法

一、落叶松枯梢病特点

此病常与旱灾相混不容易发现,它是由落叶松球腔菌引发而来,只发生在当年新梢上,刚开始时茎部退绿,渐渐形成烟草样的棕色,凋萎变细,顶部弯曲成下垂钩状,树冠成扫帚状,弯曲部针叶脱落仅留顶部残留叶簇,枯茎成浅黄棕色,发病晚时病梢常直立枯死针叶全部脱落。病梢溢出松脂,病梢残留弯曲颈部可见圆形小黑点,它是病菌的子囊果。

防治方法:1、造林苗木采用本地苗圃培育苗木经检验检疫后具备“一签两证”的苗木。2、营造混交林。3、用人工拔出发病重且已死亡的整株的落叶松,并集中烧毁。4、对郁闭度小的幼龄林采用喷洒多菌灵烟雾剂放烟雾两次,亩用药1~2公斤为宜。

二、舞毒蛾特点

该虫食性很广,多危害天然次生林,幼虫危害叶片,严重时可把整棵树叶全吃光。

形态:雄虫体积大约20毫米,前翅茶褐色,有4、5条波状横带,外缘呈深色带状,中室中央有一黑点,雌虫体长25毫米,前翅灰白色,每两条脉纹中间有一黑色斑点。腹末有黄褐色毛丛。卵:圆形稍扁,直径1.3毫米,初产为杏黄色,数百粒产在一起成黄褐色绒毛状。幼虫:老熟时体长50~70毫米,头黄褐色有八字型黑色纹。前胸至腹部第二节的毛瘤为蓝色,腹部第三一一九节的7对毛瘤为红色,蛹体长19~34毫米,红褐色,背有锈黄色毛丛。

习性:舞毒蛾一般一年发生一代。

防治方法:首先秋、冬季节或早春采取人工刮下卵块,注意防止掉入地面,收集烧毁,其次对幼虫采取施放苦参烟雾剂进行防治。成虫采用杀虫灯诱杀。

三、落叶松毛虫形态

成虫雌蛾体长28~45毫米翅展70~110毫米,触角栉齿状;雄蛾略小。触角羽毛状。体色有灰白色、赤褐色。前翅内横线、中横线及外横线成深褐色,外横线呈锯齿状,亚外缘线有8个黑斑,曲折排列,中室白斑大而明显。卵:成椭圆形,长2.5毫米宽1.8毫米,初产时淡绿色,后成粉黄色至红褐色。幼虫:末龄幼虫体长达55~90毫米,灰褐色有黄斑,被银白色或金黄色毛,中、后胸背面有两条蓝色黑色闪光的毒毛;第8腹节背面有暗蓝色长毛束。

蛹:体长30~45毫米,暗黑色,密布黄色微毛,薄茧灰白色或灰褐色,表面粘附许多蓝黑色的幼虫毒毛。传播途径成虫飞翔、幼虫爬行以幼龄幼虫吐丝下垂随风飘移扩大有害面。

生活习惯:2年1代或1年1代,多为2年1代。

防治方法:营林技术措施利用针阔乔灌混交营造使虫害不易发生。故应多采用此方法并选育抗虫强的树种营造。生物防治;落叶松毛虫有寄生性、扑食性天敌食昆虫数十种,另外还有食虫鸟类及疾病流行,应多注意保护和利用。对危害轻林分可采取挂鸟巢招引益鸟保护天敌。施用杀虫剂及病毒菌制剂在长效上优于一般化学药剂。化学防治:可用各种杀伤食叶害虫的药剂进行防治。或触杀药剂以毒笔、药纸及毒绳等环绕树干基部,可阻止杀树下越冬及上树危害的幼虫。

四、松材线虫病防治

危害症状:它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流行病。所以我们一定积极预防。在我国松褐天牛是它的主要传媒昆虫。

该病危害的毁灭性在于:致病力强,寄主死亡速度快;传播快,且常常猝不及防;一旦发生,治理难度大。

危害症状:松材线虫通过松褐天牛补充营养的伤口进入木质部,寄生在树脂道中。在大量繁殖的同时移动,逐渐遍及全株,并导致树脂道薄壁细胞和上皮细胞的破坏和死亡,造成植株失水,蒸腾作用降低,树脂分泌急剧减少和停止。所表现出来的外部症状是针叶陆续变为黄褐色乃至红褐色,萎蔫,最后整株枯死。

病死木的木质部往往由于有蓝变菌的存在而呈现蓝灰色。病害发展过程分4个阶段:

(1)外观正常,树脂分泌减少,蒸腾作用下降,在嫩枝上往往可见天牛啃食树皮的痕迹;

(2)针叶开始变色,树脂分泌停止,除见天牛补充营养痕迹外,还可发现产卵刻槽及其它甲虫侵害的痕迹;

(3)大部分针叶变为黄褐色,萎蔫,可见到天牛及其它甲虫的蛀屑;

(4)针叶全部变为黄褐色至红褐色,病树整株干枯死亡。此时树体一般有许多次期害虫栖居。

防治方法:

检验中发现有携带该线虫的松木及包装箱等应采取溴甲烷熏蒸处理,或浸泡于水中5个月以上,或切片后用作纤维板、刨花板或纸浆等工业原料及作烧炭等燃料用。

对利用价值不大的小径木、枝桠等可集中烧毁,严禁遗漏。

五、棕背平鼠特征

又名红毛耗子、大牙红背鼠形态尾长为身体的三分之一,个头较大,耳朵露出毛外。脚背短毛稀疏。脚掌裸露。后脚足垫6个。体长99毫米。夏毛红棕色或棕褐色,冬毛淡为浅褐色稍有灰色光泽。体侧杏黄色,额及吻部灰白色。腹毛白色或淡黄色。主要林区种特征“深背色、窄色区”。

防治方法:(1)、大力营造混交林,对幼林地加强抚育管理,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林分的自然抵御能力(2)、推广应用化学涂抹剂。在鼠啃食季节,将生石灰水或防啃剂涂刷在树干上,能有效地防止其啃食树皮。利用毒饵诱杀。选用鼠喜食的食物等作饵料,将其切成厚0.5厘米的片状或块状,拌入溴敌隆等灭鼠剂和入一些面糊以增加鼠药的粘着性。或投放鼠用不孕剂,拌毒饵和投放毒饵时不能用手或铁器,以免留下气味,影响防效。(3)、在林地内放置弓形铗、平板铗进行捕杀。

六、推广应用烟雾炮、喷烟机熏杀

采用诱捕井或人工堆放石块招引蛇、黄鼠狼等进行天敌防治,生物及仿生药剂防治森林病虫鼠害。是建设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发展,避免化学防治带来的环境污染,大力提倡无公害防治。防治时尽量选择生物药剂和仿生药剂进行森林病虫鼠害的除治。

猜你喜欢
黄褐色鼠害针叶
草原鼠害的危害及综合防治措施
更 正
长颈鹿
风雨海棠
瑟瑟的梦
板栗树的栽培方法
玉树草原鼠害防治建议
玉树地区草原鼠害防治的建设与管理
中西结合
巴里坤县草原鼠害防治现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