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搞好合理造材

2009-03-27 04:33张树峰关海燕国林海
现代农业研究 2009年2期
关键词:伐区原木木材

张树峰 关海燕 国林海

摘要:近几年来,由于森林可采资源和伐区生产条件的变化,为适应木材生产工艺的改革的需要,杜绝木材产品的损失浪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搞好合理造材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从实际出发指出当前合理造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以及随之收到的可观经济效益。

关键词:合理造材经济效益

自森工企业实行原木运材以来,造材作业从贮木场移到了伐区,给合理造材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在不增加木材产量的情况下,如何搞好合理造材,提高原木产品质量,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是我们管理者近几年来一直探讨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森林可采资源和生产条件的变化,木材产量逐年递减,如何向有限的资源要最大的经济效益,这个问题在我森工系统日益显得举足轻重。

一、当前合理造材存在的问题

当前合理造材都是在伐区内和山上楞场造材,这样一来就有些新的矛盾暴露出来。一是宏观管理粗放、认识不到位。原因是忽视了合理造材工作过去多为原条运输,造材的重点则在贮木场管理,而由于生产方式的改变,合理造材也进入了伐区,但我们的管理者没有认识上去,没有采取有效的管理,从而造成放任自流;二是伐区原木生产主要靠畜力集材,一些家庭承包者往往不懂木材生产技术,在造材时往往只考虑生产数量及集材方便,致使一些木材产品不仅超常短尺严重,而且出现长材短造、好材带坏材等等不合理现象:三是由于山上坡度大、枝条密集、造材条件差,导致原木产品“三伤”(锯伤、劈裂、偏斜)严重;四是因为产量逐年递减、人员精简、真正懂技术的人员(造材员、量材员、检尺员)配备不足,导致在造材时原条设计存在明显不合理,造出很多不合格的原木产品,无法二次改锯,即浪费了资源又降低了经济效益。

二、如何搞好合理造材

1、要搞好合理造材,同搞好其他管理工作一样,要调动生产工人的积极性,必须把个人收入与取得经济效益挂起钩,把二者捆绑在一起才行,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一套规章制度,认真贯彻执行。为此,我局通过多年的管理、实践,特制定了“冬运伐区合理造材管理办法”每月检查后得分95~100分的为优秀,得分85~94.5分的为合格,得分达不到85分的为不合格,冬运结束后进行综合评比,优秀者局一次性奖励;合格者不奖不罚;不合格者按受检单位冬运产量罚0.50元/立方米,2、必须强化管理、加大检查力度。一个企业要想取得好的经济效益,除了具备先进技术设备外,还必须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办法”从原则到考核评定共分八项44条把合理造材细化了、明确了,特别是检查与考核管理之严、力度之大,每月最少两次大型检查,还有不定期不定次数的巡回检查,要求受检单位主管场长、检验组长必须亲临现场。3、是狠抓培训、现场指导。根据造材条件和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原因,我局把培训工作当作重中之重来抓,采取集中与分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不走形式,学习不合格者不发上岗证,不准从事造材、检验工作。合理造材培训工作重点是现场指导,用实际事例来说明合理造材的重要性。如我们的一节实践课红松原条造材。同一根原条通过研究、分析合理造后的原木售价提高了213.00元。

我们通过一次次的事例,在林场召开了全局量材员、检尺员现场会,用事实说话。使到场的人员都对合理造材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近几年来,由于措施得当、管理严格、培训到位,仅因为抓好了林场的合理造材,在不增加木材产量的前提下,我局经济效益每年递增了0.6%。去年仅此一项就为林业局创收了15万元。近三年全局基本杜绝了超长短尺,客户都反映我局木材产品质量好,这也是我局木材售价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实践证明,只要在合理造材上下工夫,努力研究探索和大胆实践,就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获得更大的效益,为振兴林区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

猜你喜欢
伐区原木木材
橘子皮用来开发透明木材
关于森林采伐伐区设计规程分析
原木、锯材
原木、锯材
大玩原木设计,写意自在又轻松!
原木、锯材
伐区调查设计对森林采伐量的影响
严格木材认证
南方集体林区伐区蓄积量样木调查法的运用
福建地区林区伐区调查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