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情感艺术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运用

2009-03-31 07:23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2期
关键词:情感艺术思想政治工作

柏 叶

【摘 要】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蕴含高超的处理智慧和精深的操作技巧,必须讲究方法的艺术性。情感艺术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和有效手段。坚持情感的平等性、主导性、时效性、差异性和创设情景是情感艺术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 情感艺术 价植功能

一、情感艺术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价植功能

1.情感艺术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广大学生,只有了解学生的思想、感情,认真地分析工作对象的情感,化消极为积极,从而达到转变思想认识的目的。而情感艺术是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中最直接、效果最明显的方法艺术。首先,大学生情感丰富,易于凭借个人感情去认识世界,感性冲动较为频繁,对许多事情容易动情,易于产生情绪行为。这种行为是一把双刃剑,有时可以激励大学生做好每件小事,有时也可能或导致一失足酿成大错。对待大学生这种情绪行为只有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思想工作,才能有效地触动他们的情感领域,引导他们加强情感的自我控制。其次,作为80后和90后的新一代,在思想上具有很强的逆反心理、感性思维等特点,社会阅历浅和实践经验匮乏,对是非的判断能力还不够强,对有关事物的情感体验也比较肤浅。因此,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时必须动之以情,这样可以不仅疏导他们的逆反心理,也可以将思想政治工作做得生动、灵活,更加可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2.情感艺术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一种科学方法和有效手段

情感艺术就是将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和情感教育、心理咨询的方法与技巧,通过科学的、巧妙的手段运用到思想政治工作中,通过了解和掌握学生情感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因势利导,达到使学生心悦诚服的目的。这是一种科学的思想工作方法,它的关键是利用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深入了解对象的情感活动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它与传统的说教式的思想政治工方法相比,具有平等性、启发性、易接受性和正向情感的感染性等特点。它强调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将情绪、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综合组织,发挥情感最大功能,以情动人、以情育人。

二、情感艺术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运用

1.坚持情感交流的主导性,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

情感的主导性是指情感交流的主体应该对沟通系统内容要素及沟通的发展和发展的速度、模式、信息等做出适时的调节和必要的控制,使双方交流向预期方向运转,最终达到交流的主体所预期的目的。坚持主体的控制、引导是保证情感沟通稳定进行的需要。如何才能发挥主体的情感主导性呢?首先,教育者心中要充满“情”。一方面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情”,即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热爱自己所宣传、倡导的一切真善美。另一方面对本职工作的“情”,即热爱思想政治工作这一崇高的事业。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辅助者,只有自身体现出以爱岗敬业为基本内容的人格力量,才能对学生起到深深的感染和震动作用。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观点、言谈举止和个人品格等本身就对受教育者发生着重要影响,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如果教育者本身的言行不一致,不但达不到教育效果,而且只会引起受教育者的反感。其次,教育者要善于用“情”,即要有高情商。情商(EQ,即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otient)所标志的是一个人对情绪、情感的管理能力,主要包括洞察力即觉察了解、识别自己和他人情绪情感的能力;表达力即通过表情、语言、动作、声音等恰当地表达情绪情感的能力;调控力,即对自我情绪情感进行有效的调节与控制的能力;运用力,即运用情感智慧影响自己和他人情感关系的能力。作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情感互动过程的主导,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具备高情商,才能有效引导双方的情感关系朝着有利于教育效果的方向发展,大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实效性。

2.坚持情感交流的平等性,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疏导功能

沟通的平等性是指沟通双方置身于平等的地位,互相尊重对方的人格、情感。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教育者首先要关心、尊重、理解、信任教育对象。关心和尊重受教育者是打开其心灵窗户的钥匙,正如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马斯洛在需要层次理论中指出的:“人都有自尊和他尊的需要”,即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理解。学生向老师敞开胸怀是沟通和交流的前提,如果我们把心理咨询中的对应关系引入思想政治工作中来,建立一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相互尊重、平等和信任的关系,改变过去那种学生的从属地位,将直接带来治思想教育的良好效果。其次,情感艺术还要求我们学会换位思考。教育者要从对方角度出发去体验当时的情感和心情,这对于教育者理解对方至关重要。在实践中,即使学生犯有非常严重的错误,也需要我们平等对待,尊重理解,而不是责怪和鄙视。因为这样很容易引起学生反感从而关闭自己的心灵之门。只有建立朋友式的平等关系才能畅所欲言。

3.抓住情感思想信息的时效性,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适时性

情感与思想信息反映着人们的思想特征的发展变化情况,它产生于客观事物对人的情绪、思想影响与作用。而客观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们的情感与思想也会随之变化。一般来说,情感与思想交流的时间越短,沟通的时效就越明显。因此,教育者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受教育者的情感信息,根据受教育者在不同阶段的情感思想情况,因时制宜,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达到最佳的教育和转化效果。

4.坚持情感沟通的恒常性,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持久性

政治思想工作不是一蹴而受的,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好比治病,人的疾病有时不是一两剂药就可以治愈的;思想的顽症,也不是交一次心,谈一次话,上一堂课所能解决的。思想反复,情绪起落,正体现了人的可塑性。因为人在调整和改变自己的思想行为时,经常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内部困难与外部困难),如果没有一定的意志能力,调整和改变就难以实现。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出现教育者动之以情,也常有顶牛,以至出现久感不化、久说不服的情景。因此,教育者必须坚持恒常性原则,要持之以恒地做好对象的思想工作。感情沟通和交流,其实是一种韧性的感情教育,是对教育者性格、气质、意志的综合考验。

5.把握情感的个体差异性,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目的是:“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取向可分为二个层次:第一层次,实现个人价值,在实现个人价值导向下,也关注社会价值的实现;第二层次,教育目的中个人价值的实现转化为全面提高人的素质,重点关注人的修养提高和人的新精神、人的独立个性培养。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就是要保证受教育者获得自由发展的条件,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形成受教育者的开拓精神、创新才能,养成受教育者完整健全的人格,提高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

6.利用情感的情境触发规律,创设情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景中的各种因素往往对情感的产生起综合的作用,这就是“情感的情境触发规律”。创设情景对于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的取得至关重要。如找学生谈心,是思想政治工作中一种常用的主要形式,每一个人都有会谈的能力,但不是每一个人的会谈都能达到理想的结果。一般来说,教师找学生谈心多是选择在办公场所进行,且常常居高临下,直接切入主题,这往往使学生被迫应付或是沉默,甚至当面反驳,导致气氛紧张。如果我们能事先和学生约好时间,选择在恰当的地点,给对方足够的空间和距离,尽可能从生活中的小事询问或关心开始,然后再逐渐切入主题,效果可能就大不相同。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尽可能地多创设情景,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如利用电影、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把学生带进某种特定的情境之中,以具体的形象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学生通过活动体验内化道德情感;请英雄模范等先进人物和优秀校友,讲述自己的经历和心理历程,陶冶和升华学生的道德情操。通过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何桂美.情感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和方法[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5,12(44).

[2]简世德.浅析情感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功能[J].学校党与思想教育,2003,(11).

[3]尚鸣谦,徐万彬.情感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德州师专学报,1997.

[4]黄桂珍.探析心理艺术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运用[J].职业时空,2008,(7).

猜你喜欢
情感艺术思想政治工作
小学低年级班主任管理中的情感艺术探讨
中职班主任管理中的情感艺术渗透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的探讨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需做到“六结合”
关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的探析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情感艺术研究
职校班主任管理中要合理控制情感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