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荣耀的艰难之路

2009-04-01 07:42
网球俱乐部 2009年1期
关键词:吉布森阿什阿瑟

何 松

历来,网球流淌着白色的血液,当要求平等的声音愈发强烈,黑色人种誓言打碎这堵看似不可能的网球墙。埃尔西亚·吉布森和阿瑟·阿什走出了最艰难的第一步,发出零星却明亮的光芒,指引着更多同胞前行的路。雅尼克·诺阿、兹娜·加里森放上了更多路标。威廉姆斯姐妹彻底颠覆白人世界,而特松加、孟菲尔斯正积蓄能量,要让荣耀更加灼热燃烧。

一扇窗

从一户黑人佃农的女儿,到伟大的温布尔登冠军。埃尔西亚·吉布森,这样一位看起来平淡无华的黑人女子,因为自己的坚持与努力,为黑人网球推开了一扇希望的窗,再也没有关上。

半世纪之前,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佃户之家走出的埃尔西亚·吉布森,在公交车上写有“白人前排坐黑人往后靠”的时代以极具攻击性的球风,在1955至1958年间纵横女子网坛。尽管她一直并未以先驱者的身份自居,但还是以获得5座大满贯单打冠军的佳绩,与第一个加入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的黑人选手杰基·罗宾森—样,被认为是打破运动场上种族歧视的先锋。

吉布森的童年不是贫困,是残酷。有人在残酷的环境中消失,她在残酷的环境中变得坚强。吉布森从小讨厌上学,经常旷课,晚上不回家,从地铁的一端坐到另一端,再坐回来,只是因为里面的电扇比家里凉快。

吉布森的运动天赋是在玩板球时显露出来的。当时一位年轻的音乐家布迪沃克尔看出了她的网球天赋,买了两把旧网球拍送给年仅14岁的吉布森,并带她到纽约著名的黑人聚集地——哈莱姆区的网球场打球。

谁能料想,就是这样一次平淡的偶遇开启了之后若干年波澜壮阔的黑人网球发展史。

1942年,年仅15岁时吉布森已经以横扫姿态获得纽约市黑人网球协会公开赛的女子少年组冠军。之后,受到—位喜欢网球的医生胡伯特·伊顿的资助,吉布森搬家到了北卡罗来纳州,并重返校园,继续练习网球。

由于之前一直被要求参加种族隔离意味深远的比赛,吉布森并没有机会在大型赛事中露面。在埃里斯·马博(著名女子网球运动员,前温网冠军)1950年7月给第一期的美国草地网球杂志投了一封稿件之后,美国网球协会才极不情愿地为吉布森发放了美网参赛资格。马博在信中说:“如果网球是绅士和淑女的运动,那么我们应该表现地更加有礼节,而不是像一个伪君子。如果吉布森象征着来自农场的女性运动员的挑战,那么唯一公平的解决办法便是在球场上直面这些挑战。如果吉布森被剥夺了竞赛的权利和机会,那么这个让我为之献出一生的事业将会留下不可磨灭的污点,而我也会为此感到耻辱。”

虽然吉布森在那一届美网惜败于当年的温网冠军刘易斯·布鲁,但她的出色表现令观众印象深刻。毕竟在她出现之前,美国重要的网球比赛中鲜有黑人选手的身影。

是的,时代在变化,虽然变化的脚步很慢。随着黑人民权运动的不断演进,种族隔离政策逐渐被废除,吉布森也得到越来越多与世界各地高手角逐的机会。

1956年,球艺日趋成熟的吉布森赢得了她的第一个网球大满贯头衔——法国网球冠军赛。这也是历史上第一次由黑人选手捧起大满贯的单打奖杯。

1957年,吉布森又赢下久负盛名的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冠军。一家英国报纸以“少数派的胜利”来描述她在温布尔登取得的成功。回到美国之后,吉布森参加了在纽约举行的盛大欢迎仪式,还在市政大厅接受了官方的欢迎。她也以赢得美网冠军来作为报答。因为在那一年的辉煌成就,吉布森还荣获了年度最佳女运动员的称号。

1958年,在成功地卫冕温网和美网之后,吉布森连续第二年被评为年度最佳女运动员。同年,31岁的吉布森也作出了退出业余网坛的决定。退役以后,吉布森出了自传,录制了音乐专集,在电影中客串。1964年,她又成为第一个在女子职业高尔夫协会中打球的非洲裔女球员。1971年,吉布森毫无争议地入选国际网球名人堂。

不过20世纪50年代的网球运动员因为业余选手的身份赚不到钱,在那个没有赞助商、没有职业奖金的年代里,吉布森在奉献自己才华的同时并没有获得相应的回报。她的经济情况在退役之后则更加糟糕,甚至潦倒到靠着政府福利生活,没钱交房租和医药费的地步。1992年,吉布森不幸身患中风,她一度打电话告诉好友自己正在自杀的边缘徘徊。2003年9月28日,因长期疾病缠身吉布森在新泽西去世,享年76岁。说到底,吉布森生得太早了,她走在了时代之前。不幸的是,那个时代还无法被她单薄的力量一下子唤醒。

一道门

阿瑟·阿什曾说:“我最开心的不是赢得温布尔登,而是看到曼德拉被释放。”这使得他在网球精英中是那样的独特和重要。这个从小被认为是“瘦弱稻草”的黑人选手,为网球的职业化进程和黑白公平待遇打开了一道通向现实世界的大门。

1968年是黑人民权斗争的重要年份,曾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发表举世间名的“我有一个梦想”演讲的领袖级人物马丁路德金,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市的洛林汽车旅店阳台上遇刺身亡,引发了全美100多座城市的黑人大骚乱。同一年秋天,仍在服兵役的阿瑟·阿什在森山赢下了网球进入公开赛时代后的第一个美网冠军。在颁奖典礼上,阿瑟阿什慷慨陈辞,抨击了种族歧视以及种族隔离。

1969年底,阿什申请参加久负盛名的南非公开赛,奉行种族隔离政策的南非当局拒绝给这位当时世界上最好的网球选手之一发放签证。虽然对这样的局面早有预见,但阿什仍然决定采取更大胆的行动。

他呼吁将南非从巡回赛和戴维斯杯中剔除以示对种族歧视的抗议。很快提议得到网球界内外很多名流和组织的支持。事实上,阿什的举动也提升了全世界对南非种族问题的关注和反感,南非国内也被他的行动所鼓舞。南非诗人唐·马特拉在给阿什的信中写道:“你使我们的黑人青年看到我们能与白人竞争并获胜。”

1970年,阿什拿下澳网冠军之后状态陷入低谷。为了回应外界质疑他过多参与赛场外事务的声音,阿什重新全身心投入比赛,并在1975年收获了一个美妙的赛季,那一年,他在温布尔登决赛击败风头正劲的头号种子康纳斯。

1979年,阿什不幸被诊断出患有心脏病,不得不退出网坛。两次接受心脏手术的他并没有中止对黑人运动员争取平等权利的关注。阿什将精力投入了新的领域,如记者、媒体、慈善事业。他出版了励志自传、当体育评论员、为报纸撰写专栏、担任美国戴维斯杯的领队、发起慈善组织和基金会,1985年他入选了网球国际名人堂。

然而阿什的人生注定充满坎坷。1988年他被查出在手术输血时感染艾滋病。出于对家庭隐私、公众恐惧、更出于对女儿成长环境的考虑,在好友和医务机构的帮助下,他们保留了这个令人震廉的消息。后来面对新闻界的压力,为了中止种种讹传,1992年4月8日,阿什在记者会上公开了病情,随即他得到了广泛的同情和支持。

曾有球迷问他:上帝为什么把这可怕的疾病降

临在你身上?阿什回答:“全世界有五千万人打网球,五千人来温布尔登,五十人进入正赛,四个进入半决赛,当我捧起温网奖杯,我从未问过上帝为什么是我?所以今天当我经历痛苦,我也不该问上帝,‘为什么是我?…阿什于1993年2月6日去世,美国为他举行国葬,四年后美国网球中心以他的名字命名。除了美网的中心球场外,有不少其它的奖项和活动都以他的名字来命名,比如阿瑟·阿什年度人道主义精神奖、阿瑟·阿什儿童日等等。网球对于阿什来说从来不只是个人的荣耀,而是一条挑战不公、丑陋和蒙昧的道路,是他给世界带来变化的途径,也是他儿时梦想的一部分。阿什曾说:“我最开心的不是赢得温布尔登,而是看到曼德拉被释放。”

在阿什获得美网冠军整整40年后,费德勒在流年不利的2008年最后一项大满贯中欣慰捧起了美网五连冠的奖杯。阿瑟·阿什球场又一次见证了传奇的诞生。在岁月如风的淘洗中,霸者终有退位让贤的一天。永恒不变的只有阿瑟·阿什中心球场和它背后的故事。

一座桥

威廉姆斯姐妹的成功横跨两个世纪,她们继承了前辈的斗志和天赋,从洛杉矶以南32公里的小镇康普顿向世界呐喊,并用自己的光彩激励更多的黑人女孩拿起球拍。

在阿瑟·阿什退役之后,雅尼克诺阿继续扛起了黑人网球的大旗。

诺阿的父亲是喀麦隆足球明星扎卡里·诺阿,母亲是法国人。诺阿出生在法国色当,两岁时即随父母回到唁麦隆,自小在雅温得长大。1972年,阿瑟·阿什在一场表演赛上发现了小诺阿的潜质。当得知诺阿有一位法国母亲之后,阿什向法国网球协会极力推荐诺阿。于是,诺阿得以重返法国,在尼斯接受了五年的专业训练。

1977年,诺阿转为职业选手,1980年,他成为法国一号男单,但是随即卷入吸毒丑闻,陷入低潮。1983年,诺阿重拾状态,赢得了法国网球公开赛男单冠军,这是过去62年里唯一一位获得法网冠军的法国人。但是之后,由于频繁受伤,诺阿再也没有达到过这样的高度,并于1990年退役。

1991年,诺阿出任法国男子网球队领队,并于当年率队夺得戴维斯杯冠军。1997年,他又带领法国女队夺得联合会杯冠军。在网球之外,诺阿还是一名成功的流行乐手,自1991年出版第一张唱片以来,他和他的雷鬼乐队也已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在诺阿退役之后的90年代初期,网坛缺少黑人球星,仅有兹娜·加里森和马利维·华盛顿分别打进了1990年和1996年的温网单打决赛,并在惊鸿之后迅速沉沦。

这样的大环境下,威廉姆斯姐妹在90年代末的崛起具备了划时代的意义。这对从洛杉矶以南32公里的小镇康普顿走出的黑人姐妹花,创造了网球史上最成功的黑人传奇。

康普顿的犯罪率极高,谋杀案发生率是美国平均水平的4倍,经常有人无缘无故地在争斗中被杀死。连该郡的治安官员佩纳都承认:”这里是个犯罪天堂。在这里我经常听到枪声,这很平常。“小时候威廉姆斯姐妹就在这样的环境下跟着父亲练球。不过当她们长到十几岁成为职业网球选手后,就随家人就一起搬到了佛罗里达,那里有很大的庭院和练球场地,重要的是他们逃离了这里的暴力环境。

大小威的天赋在职业生涯初期就毫无保留地展现给世人。1997年,大威成为自1958年以来第一个以非种子选手进入美网决赛的选手。妹妹小威则在1997年芝加哥站以世界排名第304的身份击败大满贯冠军皮尔斯和塞莱斯打进四强。

1999年,小威率先摘下在大满贯中夺魁,当年美网决赛她击败如日中天的辛吉斯。姐姐大威同样不落下风,在2000年连续赢下温网和美网冠军,并在赛季末豪取35场连胜。

2001年的印第安维尔斯站半决赛值得被铭记,这原本应该成为威氏姐妹第六次内战,但在比赛前几分钟,大威突然宣布因膝伤弃权。很快有传闻称,这是一次内定的退赛。当大威和父亲理查德出现在小威与克里斯特尔斯决赛的看台上,当地球迷发出了刺耳的嘘声,他们同样将嘘声送给了场上的小威,理查德·威廉姆斯把称作“马丁·路德·金被刺杀后最糟糕的种族歧视事件。”从此之后,威家姐妹再未踏上过这片南加州的沙漠。

2001年美网,史上最激动人心的黑人网球大事件在阿瑟·阿什球场诞生,在分别击败头两号种子辛吉斯和卡普里亚蒂之后,威廉姆斯姐妹实现了第一次黑人选手会师大满贯决赛的壮举。如今,出道十多年的威氏姐妹,仍然是大满贯冠军的热门候选。最近两次大满贯比赛:2008年的温网和美网冠军都被她们强势揽入怀中。

一条路

布雷克、特松加、孟菲尔斯,虽然他们还普遍不具备统治大满贯的实力,但至少,ATP2008年终排行榜前15名里创纪录地有三位黑皮肤选手。在威廉姆斯姐妹耀眼光芒的映衬下,阴盛阳衰在当今黑人网球界显得愈发明显。

虽然特松加以黑马姿态在2008年澳网击败穆雷、尤兹尼以及纳达尔闯进决赛,但是在塞尔维亚当红炸子鸡德约科维奇的最后围剿中,仍然败下阵来。他的同胞孟菲尔斯年少成名,2004年一口气包揽了澳网、法网、温网青少年组男单冠军,曾被寄望为“下一个诺阿”。当孟菲尔斯试图在罗兰·加洛斯重演25年前诺阿的奇迹,却在半决赛中被红土第二高手费德勒打得落花流水。但费德勒还是对孟菲尔斯赞许有加,“他完全有能力进入世界排名前10位。”不过,在同年龄的纳达尔已经拿到5座大满贯的对比下,2008年才终于在大满贯开窍打进法网四强的盂菲尔斯并不能算亮眼。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黑人球星是美国酷哥布雷克,但是最早让布雷克在世界网坛出名的不是他的成绩,而是一场著名的“种族大战”。

2001年美网,布雷克在第二轮遭遇澳大利亚球星休伊特。贵为世界头号种子的休伊特在这场比赛中并没有占太多便宜,一位黑人边裁总是找休伊特的“麻烦”。在第二次被判发球踩线后恼羞成怒的休伊特朝着主裁说出了最“著名”的一句话:“看看他(指布雷克),你能告诉我他们有什么相同之处吗?”休伊特的这句话在国际社会引起轩然大波,让布雷克莫名其妙地成为媒介的焦点。

布雷克的父亲是一位非洲后裔,他的母亲是一位白人。布莱克的这次受辱,一下让其成为美国的民族英雄,原因是布雷克一向善待比赛组织者和媒体,于是有“阿瑟阿什式球手”的称号。布莱克承认,阿瑟-阿什正是他的榜样。在那次“种族风波”之后,他说:“我想成为一位真正的英雄。我认为成绩会说明一切,我要用球场上的表现来证明自己。”

詹姆斯是—位“阿甘”式的人物,一个哈莱姆(纽约黑人住宅区)青少年网球和教育计划的受益人。但并不是每一位有天赋的黑人青少年都像布雷克一样幸运,毕竟网球选手的培养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这很不利于黑人球员的成长。更糟的是,那些有足够财力培养自己的孩子接受正规网球训陈的中产阶级黑人家庭,又通常将接受高等教育看作是成才的最保险途径,而打网球不过是争取大学奖学金的手段而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黑人倒是需要更多像理查德·威廉姆斯这样疯狂的“网球家长”。曾打进1996年澳网四强的黑人女球星鲁宾的父亲当年因为要教女儿打网球而自己建了一片简易的网球场。

值得欣慰的是,当代网坛为数不多的黑人选手一布雷克、特松加、孟菲尔斯,虽然他们还普遍不具备统治大满贯的实力,但至少ATP2008年终排行榜前15名里创纪录地有三位黑面孔。

猜你喜欢
吉布森阿什阿瑟
阿什河哈尔滨段水质评价
大侦探福尔摩斯
吉布森 美网首位黑人冠军
大侦探福尔摩斯4
没有秘密的树洞
我的橡皮会说话
美国死刑犯:七次躲过行刑,续命33年
“食疗抗癌”:一场沸沸扬扬的骗局
“食疗抗癌”:一场沸沸扬扬的骗局
美女心理战制服了强奸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