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呼唤人性化

2009-04-01 02:58张三川
甘肃教育 2009年5期
关键词:管理者校长制度

张三川

〔关键词〕 学校管理;管理文化;

制度;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2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03(A)—0008—02

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学校是一所不能可持续发展的学校,一个不注重文化积淀和传承的学校领导是一个缺乏发展眼光和发展底气的管理者。一个充满文化气息与人本气息的学校,它必定拥有一个有“文化”的校长和管理团队,面对素质教育这个具有极高品质的教育时,作为管理者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以及全体教师的文化水平,这种“文化”不是单一的知识,而是对知识的兼容并包,从而更好地从事教育这一关系“灵魂”的事业。

文化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理想模式,文化教育不是狭隘的知识,而是包括知识在内的整个文化,因为文化的中心是人,文化教育所强调的是以人为中心或以人为本,不再局限于让学生掌握现有的知识,成为知识的接受者,而是让学生受到包括知识在内的整个文化的熏陶,在成为知识接受者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成为新知识、新思想和新文化的创造者。

面对文化教育,面对不断进取的教师队伍,面对天真的孩子,学校领导者要从自己做起,并带动全体师生使学校焕发文化气息与文化精神。

一个好的钢琴家必须拥有三种社会角色:首先是一个艺术家,其次是一个音乐家,最后才是一个钢琴家,而一个较好的学校管理者也应该拥有三种社会角色:首先是一个教师,其次是一个学者,最后才是一个好的管理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文化的管理者,才能传承文化,引导心灵。

陶行知先生说过:国家把整个学校交给你,要你用“整个的心”去做整个的校长。

什么是“整个的心”呢?我认为是要用智慧与责任去担负起千百人的学业前途,担负起国家与民族昌盛的重任,所以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必须具备思考的能力,并不断在思考中挖掘教师的潜力、智慧和力量。

现在,在许多校长的工作日程表上,难得有空闲二字,在繁重的工作面前,不少校长成了“包办校长”、“会议专业户”,甚至成了“消防队长”,哪里有事,哪里的事情紧急,就往哪里去。校长的忙碌体现了他们勤于职责,这是很可敬的,但这样就缺少了思考的时间。

校长从事着培养人才的事业,而自己却在现实工作中失去了“自我”,从早忙到晚,许多校长被锻炼成为应对日常事务的能手,却不能成为善思考、有思想的校长,这是非常遗憾的事。

作为校长,应该像教练一样,多一些组织辅导与制衡,而不是老想着自己上场。可是在日常管理实践中,一旦面对紧急事情或者棘手问题,很多校长往往会不放心其他管理者,把自己陷入繁琐的事务中去,甚至把事情搞得更糟。殊不知越是有问题,越应该放手让他们去做他们应该做的事,越是要让他们按自己的方式去实践,如果做错了,让他们总结经验;做对了,让他们去再接再厉。这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更是一个思考的过程。

有人说,一个好的制度能使魔鬼变为天使,而一个坏的制度能使天使变为魔鬼。管理是管理者向被管理者学习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制度是一所学校全体师生智慧的结晶,它凝聚着大家的意志追求和教育理想。

作为校长要通过逐渐“弱化自己”从而创设一个强有力的制度,这需要一个过程,开始可能会感觉不习惯,因为“独裁”比“民主”更加容易和方便,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直观高效。然而在“民主”的制度下,即使校长大权在握,也必须自觉遵守制度,按程序和规范做事。在民主的状态下,制度的最大价值就在于让每一个人都清晰地给自己定位。否则,就会把自己羁绊于具体事务中,又束缚他人的手脚,因此,要做到“制度第一,校长第二”。

学校制度包括很多方面。在工作中一是要定目标。只有确立明确的目标,才能有效地管理。所谓学校管理首先是教育思想的管理。校长需制定明确的目标,这个目标应该是一个比较长远的。一些著名学校的实践证明,虽然学校的校长换了一任又一任,但是学校的品牌始终不倒,这是因为学校有着一个比较长远的目标,并用它去统领全体教职工的思想——众心聚焦、引导激励,调节全体人员的工作行为。二是要想思路。精心筹划,灵活安排,“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这里的“豫”就是计划、规划,它是整个学校管理工作的起点、指南和归宿。

校长的责任是维护制度,建设制度,为制度服务,为制度效力。我常想,校长应该为学校做些什么呢?我想应该是建设一个好的学校制度,营造执行制度的人文环境,用制度规范行为、凝聚人心,从而保证学校的长足发展和办学目标的实现。

高尔基说,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而迫使它燃烧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劳动,再劳动。

作为校长就要激发教师的天赋,在工作中不断培养和认同教师的行为,并在工作中尊重和关注他们的创造,从而造就人才。狄德罗说,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

一句民间的俗语说得好:“婆婆勤快媳妇懒。”家中就那么点事,婆婆全干了,媳妇就乐得享清闲。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单位做事的空间是有限的,就像两个人不能同在一个驾驶座上开车一样,同在一个管理点上,你在忙,别人就可能闲着,想叫他忙也忙不起来。不管是有意无意,一旦是挤占了别人的做事空间,就等于让别人无所适从,闲的人会因为闲着无聊,无事生非,影响团结,甚至给学校造成负面的影响。一个学校倘若只有校长一人忙里忙外,疲于奔命,也就会培养出一大帮无所事事、袖手旁观的“闲人”,这样下去,学校面貌如何,可想而知。

管理本身就是让他人来做事的学问。在管理工作中,我认为,只有无能的管理者,没有无能的人才。人才就存在于校长周围,就在学校之中,有时,可能因为有种种偏见,致使有些校长对周围的人才视而不见。如果要用人,就要做到有职、有权、有信。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要用他,就必须信任他,道理很简单,如果不信任他,就不会真正做到放心、放手、放权,人和人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下属知道校长不信任自己,也就不敢或不愿意大胆、认真地去工作了。

在管理过程中,我注重的是对班子成员或新提拔干部的培养工作,让他们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人员,让他们成为学习型的人,成为学校办学思路的执行者,成为有思考能力的人,成为有办事能力和协调能力的人。在工作中,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校长的职责所在,因为,在一定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是人才”,善于发挥他们的优势,尽其所能,每一个教师都将是学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办事源泉。

当校长难,做一个准确认识自己、会管理的校长更难。因为“会管理”的校长必须善于思考,善于学习,努力去扮演规划学校发展的战略家,去扮演学校精神的领袖。在这个奋斗的过程中,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中心,校长应该隐藏在这个中心中,宛如灵魂一般,用文化、用思考、用制度、用科学的人才观去带动全体教职工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管理者校长制度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
论校长的修养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