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动了他们的礼貌

2009-04-03 04:19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09年2期
关键词:文明小学生

刘 丽

【关键词】小学生 礼貌教育 文明

一年级的小学生天真可爱,充满童真童趣,跟他们在一起会无缘无故的开心起来,因为他们真的像花一样。跟他们在一起,笔者感到快乐的同时,也感到担忧。他们很少说“请”、“谢谢”、“对不起”,很少主动向别人问好……他们应该是文明的新一代,但由于他们在家里是家长的掌上宝,有什么条件家长都立即满足,因此,他们大多自我意识太强,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别人、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种种表现不得不让人担忧,是谁动了他们的礼貌?

前几天一个小朋友突然跟我说:“老师,他铅笔不肯借给我。”起初我感到很生气,同学间应该互相帮助,借一支铅笔这么小的事还需要说?疑虑之余,我问:“你是怎么向他借的呢?”他说:“喂,拿支笔给我!”“你知道他什么不借给你吗?在你向别人借东西的时候一定要加上‘请!”

过了几天,我们学习了口语交际“借铅笔”。书上小猴向小熊猫借铅笔,我借这次机会,先让学生明白与人交往要懂得礼貌。我问孩子们:“我们生活中哪些方面还要得讲礼貌呢?”“在街上、在家里、在学校、在超市……”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观点。“那么请你从我们身边,从班级说一说吧!”“比如,我忘了带橡皮的时候,我就要说请”、“我忘了带直尺的时候要说请”、“我要从外面上座位的时候,我要说‘请让一下,好吗?”……对于上座位这个情况,我已经见了好多次了。当有学生要从外面进里面座位上时,有的学生要么大喊“喂,让开!过来!”,要么直接动用武力,直接把挡着他的同学拉过来。今天借着这节课,我想多少会对学生们有些促动。情感上的共鸣,才能有行动上的改变。接着,我们又一起讨论了许多生活中的例子,指出了哪些地方是错的,应如何改正。

对于文明礼貌教育,直接的教育固然不可少。但是,更需要平时的渗透,而老师、家长的以身作则就是最好的榜样。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有一位女士养了一只珍贵的鹦鹉。这只鹦鹉非常美丽,可是它却有一个坏毛病,经常咳嗽且声音沙哑难听,好象喉咙里塞满了令人作呕的痰。女主人十分焦虑,急忙带它去看兽医,生怕它患上了什么呼吸系统的怪病。检查结果证明,鹦鹉完全健康,根本没有任何毛病。女主人急忙问起为什么鹦鹉会发出那难听的咳嗽声,医生回答说:“俗话说,鹦鹉学舌。它之所以发出咳嗽声一定是因为它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你们家一定有人经常咳嗽,是吗?”这时,女主人有些不好意思了。原来,她自己有抽烟的习惯,所以经常咳嗽,鹦鹉只不过是惟妙惟肖地把女主人的咳嗽声模仿出来而已。这不禁让我想到,在与孩子们的相处中,我们的老师、家长给他们树立良好的榜样了吗?

低年级学生的文明习惯教育是一件长期,并且迫在眉睫的事情,需要我们老师从细处、小处着手,注重自身的影响。同时,也需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紧密的配合,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教会孩子文明待人,还他们的礼貌!

猜你喜欢
文明小学生
请文明演绎
多元文明,照鉴共同未来
让文明之花持续绽放
漫说文明
多元整合,加强小学生写话练习
如果,我能再做一次小学生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