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音乐课堂的新尝试

2009-04-03 04:19吴建丽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09年2期
关键词:途径音乐课堂

吴建丽

【摘 要】全面推动音乐事业的发展、提高全民音乐素质必须普及音乐教育,而唱歌是中小学阶段普及音乐教育的有效途径。唱歌教学是全面学习音乐的基础,唱歌活动直接与情感相关联,与心灵相沟通,一个更深入的音乐文化只能在歌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音乐之根在于歌唱,歌唱本身又有着非常丰富的学习内容,通过这种最自然的学习形式使学生学习掌握音准、节奏、速度、艺术表现、情感处理等等。

【关键词】音乐 课堂 途径

全面推动音乐事业的发展,提高全民音乐素质,必须普及音乐教育,而唱歌是中小学阶段普及音乐教育的有效途径,在我国,特别是偏远地区,经济文化落后,教育设施和师资极其欠缺,加上教育教育思想滞后,领导对音乐教育没有足够的重视,绝大多数的学校没有乐器和音响设备,一般的学生接触不到乐器和正规的音乐教育。即使在大城市,也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才能接收器乐教学,因此,采用器乐和其他手段教学是很困难的。只有“人声——这个人们生而有之的,而且是最优美的乐器,才是使音乐属于每个人的沃土”。只有用唱歌才能克服以上困难,使音乐达到全面性和普及性。唱歌教学是全面学习音乐的基础,唱歌活动直接与情感相关联,与心灵相沟通,一个更深入的音乐文化只能在歌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音乐之根在于歌唱,歌唱本身又有着非常丰富的学习内容,通过这种最自然的学习形式使学生学习掌握音准、节奏、速度、艺术表现、情感处理等等。

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在音乐课堂上中学生越来越不愿意开口唱歌,特别是单独唱歌。

怎样会出现这种情况?通过了解才知道学生对课本上的歌曲兴趣不大,现在的学生几乎都有MP3,经常在电脑上下载一些最流行的歌曲。他们接触到的流行音乐有时候比教师还多,对课本上的一些传统的歌曲和他们认为过时的歌曲嗤之以鼻。大多数教师主要接受的传统音乐教育,没有学习过通俗音乐,更没有研究过通俗音乐,有的教师认为通俗音乐艺术性不强,演唱方法简单且不规范,在教学过程中不提倡通俗音乐,甚至有的老师鄙视流行音乐,不允许学生唱流行歌曲。

教师在教学上,以教师为主体,强调民族和美声,单纯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课堂成了教师的舞台,学生被动接受,因而,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堂比较沉闷。另外,书上有些的歌曲旋律起伏很大,学生唱高音上不去。初中阶段中学生正处于变声期,而且他们认为唱不好很难为情,影响自己的形象。有些老师在进行唱歌课的时候,只管自己一遍一遍的教,从不解决难点。有的老师不随机应变,不改变歌曲的调,使学生唱音高比较高的歌曲的时候很费力。

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

首先,我觉得作为音乐教师就不能排斥流行音乐,特别是中学教师,面对的学生正处于迷恋流行音乐的年龄,如果排斥流行音乐等于是和学生唱对台戏,学生会很反感上你的音乐课。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有选择的接受,因为不是所有的流行音乐都是有毒的,像《祝你平安》、《大中国》等都是积极向上的歌曲,像这些歌曲我们应该大力提倡让学生们听听唱唱。欣赏流行音乐必定会和正常的教学冲突,怎么办呢?我上课的时候,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每一节课都空余出来十几分钟,让学生听听唱唱流行音乐,学习和欣赏两不误。这样,学生就会非常愿意上我们的课,老师和学生建立起来良好的关系,那么,我们的教学计划就能顺利地完成。

其次,在教唱每首歌之前,教师要认真备课,深入挖掘教材,备好课。备课首先要研究它的歌词、乐曲及其创作背景、风格特点、表现形式,深入领悟其思想内容和感情特点。找出能进行成功教学的重点。教师要在钢琴上能够熟练地弹奏全曲,并设计好伴奏。音乐能调动同学们的学习情绪,很多学生会因为听到老师的钢琴弹奏才受到感染的。教师要根据自已对乐曲的理解,有感情地唱出全曲。中学生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当他们听到老师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时,他们会不自觉地跟着老师的感觉唱歌。准备好有关的录音资料。教学用的音像资料是我们教学的好帮手,它制作精良的音响效果有助同学们正确理解作品。模仿歌带的演唱,老师加以指导,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的。

在上唱歌课的时候,先把要教唱的歌曲通过各种手段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在教唱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青藏高原》的时候,我先通过网络让学生欣赏电视连续剧《天路》的精彩片断,然后再让学生欣赏韩红唱的这首歌曲,使学生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在教唱的时候,我提前练了好几个调,让学生反复试唱,直到找到适合他们演唱的调,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不费劲了。

在教唱歌曲的时候,作为教师,我们不要一遍一遍的教唱,这样事倍功半,我们应该重点解决难点。例如,我在教唱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单元《渴望春天》的时候,我先分析这首歌曲的特点,这首歌曲和我们平时接触过的歌曲不太一样,歌词语序和音符结合的不太完整,还有变化音是很难掌握的。我就把谱子难点部分挑出来让学生多听多模仿,不是一味地用乐理地知识来给学生灌输“弱起”、“休止”等晦涩的概念和手打节奏练习,那么学生很容易就能掌握。简单部分稍微教唱两遍就行了。在抽查的时候,我们不要在没有掌握某个学生是否会唱的情况下,盲目点到他(她)。应该用男女分开、小组分开、几个人一起演唱地形式多练习几遍,在确定他会唱的时候抽查他,那么情况就好多了。

再一个,我们老师要善于调动自己的情绪,善于调整自己的情绪,课堂上生动、活泼、轻松、和谐的氛围都是老师营造的,不管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什么不愉快的事情,我们绝对不要带到课堂上。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我们数学老师因为调动的原因和校长争吵过几次,调动的事情一直没有办成,他就把这种情绪带到课堂上,一上课就板着脸,动不动就大声斥责学生,甚至有时候还动手打学生。结果我们对数学彻底失去兴趣,高考结果可想而知。我们班很多都不及格,我甚至考了22分的历史最差成绩。所以,我们应该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个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老师。学生在唱歌的时候,我们不要吝啬自己鼓励的语言,学生唱的好坏,我们都应该给予表扬。我上课的时候,首先我要求单个学生唱完的时候,其他的学生要给这个同学鼓励的掌声。有一次,我在抽查一个平时唱歌很不错的男生时候,他把高音唱破了,引起其他学生的哄堂大笑,他自己也臊了个大红脸,这时候我就批评了起哄的学生,然后鼓励他再来一次。这个学生不好意思,我用鼓励的眼光激励他,并告诉他给他降调。他又鼓起勇气完整地唱了一遍,结果全班的同学给了他热烈的掌声。这个学生从此喜欢上了声乐,并且去年考上了艺术院校。

研究表明,人对音乐的感受力在学龄前就已经开始发展,中学阶段是发展少年儿童音乐才能的最宝贵时期。学生喜欢唱歌、听音乐,教师应加以引导,培养他们具有鉴赏音乐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我们专职音乐教师当然应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资源及教师本身的资源,对教材进行充分的挖掘,使学生喜欢上音乐课,爱上音乐课。作为教师,我们就更加要爱学习、有思想、使自己具有创新能力、研究能力。要做个有新课程理念,有很强音乐教学本领的人,能用耳朵、眼睛、心灵去感受的人。让我们牵着学生的手,在音乐教育事业上,走进新课程,共同在学习中探索,在行动中激趣,在反思中成长吧!

猜你喜欢
途径音乐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