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职业中专钢琴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09-04-03 04:19戴英男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09年2期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钢琴教学

戴英男

【摘 要】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探讨钢琴教师如何有效地教授钢琴课的问题。着重分层次教学及具体的练琴方法等方面,提出教师如何运用科学的练习方法,并因材施教,去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钢琴教学 分层次教学 练琴方法

作为职业中专的教师,教学的对象是初中阶段学习上的后进生、心理上的自卑生、行为上的懒惰生,这就要求我们钢琴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一定要进行分层次教学。

一、分层次教学

1.转变教学观念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的艺术素质是最为参差不齐的。我们要承认学生的差异,面向每一名个体间存在差异的学生,并依据学生的差异创造与之相应的教学环境,采取相应的教学对策,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得到最佳的发展。从学生的这一实际出发,结合我们的教育规律之一“因材施教”来进行“分层次教学”,在一定规格程度的要求下扬长补短。实行“分层次教学”合乎全体学生提出的总的要求,这一做法符合了以素质教育为背景的新的教育原则。

2.优化教学过程

(1)进行水平区别化分,按学生客观存在的技能水平及学生能力的差异进行分层。大致可以分为三层。A层:在钢琴上有特长的学生;B层:一般学生;C层:在钢琴学习中有困难的学生。

(2)在教学内容上,按照划分的三个层次,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对A层学生,培养是以发展该类学生的特长为目的,不是课堂内容的简单重复或延伸,以比赛、演出为主,给予足够的空间让学生施展个人才华;B层学生居大多数,因而在设计内容上要紧扣大纲,以拓宽知识技能为主。主要是开设兴趣课,既面向全体,开发潜能,又针对部分,发展和优化个性;对于C层,则设计一些易学、易掌握、易操作的内容,捕捉该类学生的闪光点,使其在获得成功的喜悦中,消除自暴自弃的不良心理,树立信心,追赶同学。

(3)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加强对学生差异的分层次指导,对共性的问题作集体或小组指导,对于个别性问题则注意抓两头,通过学生间的互助、互补、互动,使其各尽所长,各显其能。

二、节奏

对钢琴演奏来说,首先要做到准确地把握住音乐形象和效果。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准确把握节奏、力度、音色、踏板四个基本要素,尤其是在学习阶段,这是最重要的根本性问题。在钢琴教学中要弄清“节奏”和“节拍”这两个不同的概念。节拍是音乐的灵魂,它不仅仅能使音乐生气勃勃,而且使所有的组成部分各就各位,节拍是用绝对时值来算,如每分钟120拍,是机械而准确的;而节奏却是带有感情因素的均匀的脉动,如人的心律是整齐的,但在喜怒哀乐等不同感情状态下,脉动之快慢并不相同。

但是,我们经常会看到许多程度已经很深的学生在学习中一开始就忽略了节奏。即使有天生良好节奏感的钢琴家,如果想获得节奏绝对稳定的音乐技能也必须进行严格认真的练习。音乐是时间艺术,掌握节奏的能力,就是掌握时间的能力。教师可以用一些有效的方法来训练学生。如学生都非常喜欢的四手联弹。四手联弹的方式能使学生互相配合、默契一致,主要因素就是节奏。这要求学生应当对乐曲节奏有正确的感觉,并做到全面控制,必须把各个音符,特别是长音的时值弹准确,能按乐曲要求的速度弹奏,能顾及到各节拍以及全曲的强弱变化,把休止符无声的音乐表现出来。

三、音色

同一种声音,同一种音色对不同审美要求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感觉,而每个演奏者对声音的追求也各不相同。一般认为丰满纯净、有穿透力的声音是好的,但并非完全如此。判断声音的好坏要看它是否与乐曲的内容、风格、音乐的要求等方面相统一,是否能通过音色的对比来丰富和加强音乐的表现力。因为音色的变化是为音乐作品创作意图所服务的,是表现作品灵魂的重要部分。

坚强有力的声音固然是好,但用这种声音来演奏平稳柔和的乐曲就不合适,听起来就不美。用明亮抒情如歌的音色来演奏深情悲哀的乐曲,同样听起来也是不适宜的。因此,单纯从音色上判断它好与坏是片面的、不准确的。应该说适当的表达音乐内容的声音才是完美的声音。

四、科学有效的练琴方法

练琴和学习文化课一样,需要有好的学习方法。钢琴演奏经过近三百年的发展与探索,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有效的练琴方法,这就是:科学、合理地安排好慢与快;分与合;看与背;零与整的辨证关系。

1.慢、快关系

慢就是放慢速度练习;快就是按规定速度或接近规定速度练习。练习新的曲目,必须慢练。若一开始就匆忙地双手快练,势必造成读谱方面的不细心,技术方法的不讲究。当然有快速的弹奏能力应是一个优点,但是“快”要得当,即快而不乱,手指独立性好,灵活、清楚又有弹性;节奏均衡,左、右手配合整齐;音乐表现准确、深刻。

2.分、合关系

分是指两只手分开单独练习;合是指双手合起来训练。其一般过程是:单手过硬、双手合成、有分有合。左、右手分开单练,便于更清楚地了解高、低声部的音乐形象,有利于对作品的分析。而且到了双手合练时,由于脑子里对左、右手的音乐形象鲜明、具体,能更好地安排各声部之间的配合呼应,对乐曲的处理很有好处。双手合练时,特别是双手配合快速弹奏时,定能发现单手练习中的不足和弱点,这就要重新单手练习,待弱点和不足克服之后,再合练。分与合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分与合要经常进行交替练习,每一次交替都是新的、更高一级质量的循环反复。

3.看、背关系看谱和背谱,本应是必然的,因为它很平常,所以常常不在意,影响了学习的进度,降低了练习的效率。看谱和背谱没有绝对的分界线。看谱一开始就要进入背谱,有意识地记忆。而背谱弹奏时仍然要随时重新看谱,以便加深记忆和理解。实践证明:到了能够熟练地背谱弹奏的阶段,想要再进一步地提高弹奏水平和更深的表达音乐内涵,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不断地再次看谱。

4.零、整关系

零是指部分、片断;整是指全部、完整。这里讲的是分段练习与全曲练习的关系。练习一首新曲目,特别是一首较长的曲目,若总是从头到尾一遍一遍地练,必然印象不深。对新曲目一定要分段落进行认真、仔细地练习,这样才能提高效率、节省时间。完整练习则着眼于整首乐曲,有完整的乐思。完整练习并不是简单地将各段落拼凑在一起,而应是使各段落都融合、连结在一起,相互配合、前后呼应,成为不可分割的、有完美音乐形象的完整乐曲。完整练习是演奏的必须,其主要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理解力、表现力和综合的弹奏能力。

综上所述,这些也适用于所有钢琴教学。只要学生喜欢音乐就可以用到这些方法,这无疑是一条教学捷径。

参考文献:

[1]杨德华.继承传统开拓创新一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模式改革.高校教学论文集.

[2]周铭孙.学钢琴与教钢琴的要领与决窍.

[3]周先明.高等专科师范学校音乐教育专业开设钢琴理论课的研究及实践.音乐探索.

猜你喜欢
分层次教学钢琴教学
关于普通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
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和训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