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探究情景的创设策略

2009-04-03 04:19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09年2期
关键词:探究策略数学

张 伟

【摘 要】数学课堂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体验探究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在具体实施课堂探究活动过程中,对课堂探究情景的创设,需要提升探究的层次与理解应用能力,避免误解与偏差。

【关键词】数学 课堂 探究 策略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课程倡导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当前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性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课堂探究活动的设计思路

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学习活动。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重点体现探究性特征和实践性特征。

1.重组教材内容,开发探究性

实施数学探究式教学活动,要把握好探究内容的设计,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处理好探究角度是不是符合高中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把握好探究的落点位置,应依据数学教学规律,让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探究发现,才能让探究成为促进教学的有效途径。

课堂导入新知识时的探究教学设计,主要是要让学生自主参与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通过学生自己亲身体验,形成爱质疑、乐探究的心理倾向,激发起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

高中数学习题类型比较多,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教学设计,可依托教材习题丰富的内涵,开发类比联想和推广引申,就能发现一些较好的研究课题或者研究角度。

课堂探究应融合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它的出现是“随机”的,方式也应是灵活的。教师要引导和训练学生养成对解题全过程进行探究分析的习惯,把握好探究的最佳时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检查探究是否达到预期目的,考虑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并加以体会、反思、整合。当学生的思维处于“短路”状态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反思解题具体步骤,摆脱困境。

2.加强方法指导,注重探究实践性

课堂教学又是一个师生对话的过程,具有极强的突发性和偶然性,教师不仅要在课前精心预设,更要及时捕捉课堂上的动态生成,在探究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在动态中及时组织学生探究。

探究活动中可以运用类比的方法,把学生自己发现或关心的、能看到但不懂其原理或缺乏进一步了解的、有兴趣的问题引申到数学问题中。用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发现规律,某些比较抽象、概括的内容,离学生日常生活较远,难以引起兴趣,无法着手进行探究,需要把问题一般化处理。

在错误中引申探究,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教学过程也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学生出现错误是很正常的,教师要善于从错误中找突破口,因势利导,开发角度进行探究,让学生发现并改正错误。“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对于学生的质疑,不能回避,要给予鼓励、引导,这样就达到了创新教育的目的,真正实现在质疑中探究。“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采用比较式探究教学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与思考,让学生深入问题的关键,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把课堂探究的自主权留给学生

学生在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教师要提供充分的时间作保证。有些老师会在学生自主探究前,给学生铺垫,看似明确了思维指向,提高了效率,实质上是为学生设置了思维通道,缩小了探究空间。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探究,给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发表不同意见,当学生的见解出现错误或偏颇时,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矫正,将机会留给学生。独立探究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得知识,更在于让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增强自主意识,培养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费时费力些也是值得的。

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学生找到了学习乐趣,而教师对数学教与学的方式也有了新认识。

三、实施课堂探究教学活动的误区

探究活动的开展,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探究教学成了课堂教学的主旋律。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对探究教学的理解出现了偏差,误以为只有探究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

1.脱离学生实际,难易控制不当

有时教师设计的课堂探究活动过于简单,脱离了学生认知的实际水平,这样的问题没有必要在课堂上探究。探究题型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要让学生蹦一蹦、摘果子,课堂教学探究活动一定要考虑可操作性。

2.预设过多,淡化探究生成过程

在探究过程中,老师在课前精心设计了许多探究环节,这些探究都是课前预设好的,学生出现的新想法,也是局限在老师预先设定的范围内,如果教师预设的问题过多,往往会扼杀学生的课堂生成性。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一味地把学生引导到他所设想的结果上去,探究过程就演变成了验证过程。面对学生课堂上的新思路、新想法,及时调整课堂节奏,关注生成性探究教学方式,在追求时尚的同时,更有必要让形式转化成理性,切实实践新课堂探究理念,让学生能力能以真正的提升。

四、探究式课堂情境创设的困惑

探究式教学是对数学教学的探索与改革,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发展的今天,赢得了广大数学教师和学生的欢迎与厚爱。在数学教学中继续走探究教学之路也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要真正让探究走在数学的路上,还存在不少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1.探究只是一种普通的教学方式

尽管探究教学有其实施的重要价值,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它仅仅是教学的一种形式、一种手段而已。如果把探究看得过于神秘,把探究的作用过于夸大,对数学教学的危害也是很大的。学生对数学的各种探究形式一般都很感兴趣,但学生普遍感到不知道怎样探究,这就需要教师在方法上对学生予以指点。

2.提升动态生成教学资源的价值

在灵动的动态教学过程中,如果抓住了新的教学生成性进行探究,必然会使教学呈现更加绚丽多姿的生动局面。如何把握这个契机,对教师提出了更加高深的要求。探究活动一定要有学生表达和交流的过程,学生需要通过表达和交流,验证并修正自己的解释。

总之,实施数学探究性教学,是数学教学和学习方式改革的必由之路。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运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不断优化教学设计,也更有必要把热情沉淀为理性,创设有效的探究时间和空间,形成良好的探究风气,在问题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行,让每个学生都有主动探究的机会和欲望,让数学课堂闪现出青春的生机和智慧的火花。

参考文献:

[1]王冰.中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基本原则[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6,(6).

[2]管宏斌.课本习题——数学探究教学的源泉[J].中学数学教学,2005,(1).

[3]李昌官.数学“问题发现情境”创设探究[J].数学通报,2004,(5).

[4]郝志军.课程改革呼唤探究性教学[J].山西教育,2002,(12).

猜你喜欢
探究策略数学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Passage Four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