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博弈论的角度探讨克什米尔问题

2009-04-10 03:50涂志明
理论观察 2009年1期
关键词:博弈论巴基斯坦印度

王 炫 涂志明

[摘要]印巴克什米尔问题是肇始于冷战时期并持续至今的一个世界热点问题。克什米尔争端的由来是“蒙巴顿”方案为克什米尔问题植下冲突之根和印巴对于克什米尔问题态度坚决的原因。由于克什米尔的重要战略地位,印尼双方的博弈行为的最终结果如何,需要我们从博弈论的角度对其行为逻辑进行分析与推测。

[关键词]克什米尔问题;印度;巴基斯坦;博弈论

[中图分类号]D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09)01—0064—02

印度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与日俱升,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异军突起的力量,是“金砖四国”之一的新兴工业国家。印度西、南濒临印度洋,东与巴基斯坦隔河相望,北有喜马拉雅山作为同中国隔离的天然屏障。得益于优越的地理环境。加之土地平坦、肥沃,人口众多,以及英国殖民政府遗留下的良好的工业基础,印度成为南亚次大陆当之无愧的唯一大国。然而,印度同其邻国巴基斯坦之间的关系却异常紧张。两国自独立后曾爆发三次大规模的边境战争,而且双方一直在进行针锋相对的军备竞赛。不可思议地是,两国在独立之前同属英国殖民时期的英印联邦中的印度,为何独立后从同胞兄弟转而反目为仇?而两国又因何围绕克什米尔争端死死不放?这就引出了本文探讨的热点问题一克什米尔问题。本文试从博弈论的角度探讨克什米尔问题。

一,“蒙巴顿”方案为克什米尔问题植下冲突之根

克什米尔是查谟和克什米尔邦的简称,印巴分治前是英属印度最大的土邦之一。它位于南亚次太陆的北端、中亚的南端,地处亚洲心脏,周围分别与俄罗斯、中国、阿富汗、印度和巴基斯坦接壤,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总面积为20余万平方公里左右,总人口约600万左右,其中穆斯林占77%。印度教徒占20%,其余人口则为佛教徒、锡克教徒和其他宗教的信仰者。在宗教和经济方面,克什米尔与巴基斯坦有较密切的联系,因为克什米尔必需品的输入和重要农产品的输出,大都通过巴基斯坦地区。在政治方面,印巴分治前克什米尔大君及其政府成员都是印度教徒。

1600年英国成立的东印度公司入侵印度后,印度一直是英国在亚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殖民地。二战后,印度人民的反英斗争日益高涨,遭受战争重剖的英帝国企图留住在印度的最后一份利益,首先被迫允许印度成为英联邦的自治领,再“分而治之”将印度公然分裂。1947年夏,英国根据“蒙巴顿方案”中的宗教信仰的原则把印魔分裂为印度教徒的印度国和伊斯兰教徒的巴基斯坦国两个自治领。印巴的分治给印、巴两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的迁徙和仇杀,造成了大批难民;原来统一的经济被割裂,从而造成两国经济发展的严重困难,最重要的是埋下了两国冲突不断的种子—克什米尔争端。

按照“蒙巴顿方案”规定,穆斯林占多数地区应归巴基斯坦。但印度则依靠克什米尔大君及其控制下的克什米尔邦议会通过“决议”,宣布克什米尔归属印度。为此印、巴双方于1947年7月发生第一次武装冲突。在联合国的干预下,双方划定停火线。印度占领克什米尔三分之二的地区和四分之三的人口;其余为巴基斯坦占领。1949年元旦停火,查谟和克什米尔邦由此被分裂为印控克什米尔和巴控克什米尔两部分。印巴围绕克什米尔归属问题又于1965年和1972年进行了两次战争。尽管双方政府进行了多次磋商,但克什米尔问题使印巴关系时紧时驰。巴一直坚持在克什米尔举行公民投票,然而印度政府却执意克什米尔是“印度联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予以拒绝。政治方式解决终因印度不承认克什米尔人民的自决权而无结果。目前,克什米尔问题上几乎没有任何进展,尽管有民间交往及通车,充其量只是“两国冰冷关系出现解冻的开始”,离解决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仍遥遥无期。

二、印巴不舍克什米尔原因的综合分析

半个多世纪以来,印巴双方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始终难以打破僵局,其中原因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克什米尔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尤其是对巴基斯坦。巴境内3条主要河流均源自克什米尔地区,对于水资源短缺的巴而吉,克什米尔无疑就是巴的“生命线”(巴基斯坦前总统齐亚·哈克语);另外,面对强太的印度,巴缺乏战略纵深,尤其是缺乏核战略纵深,在印度大肆推进的核战略面前。如果进一步失去克什米尔,巴将“无处可藏”,完全陷入印度的包围之中。对于印度而言,克什涨尔是印度通向中亚的桥粱,而中亚丰富的油气资源则是能源短缺的印度未来发展的主要依托之一。

其次,克什米尔问题牵扯到两国的立国理论及国家统一大局问题。巴建国基础是印度教徒与穆斯林分属不同民族的“两个民族理论”,若巴在穆斯林占大多数的克什米尔问题上作出巨大让步,就等于否定了赖以生存的立国根基,而印则始终追求世俗化的建国理念,否定“两个民族理论”。认为穆斯林与印度教徒虽宗教信仰不同,但同属一个民族,可以共同生活在一个世俗化的国度里。如若印度将克什米尔划归巴基斯坦,则等于承认了“两个民族理论”,这可能会打开印国土裂变的“潘多拉盒子”。目前,印度有穆斯林2亿多,几乎分布于印度各地,这进一步凸显其坚持世俗化建国理念的重要性。

最后,克什米尔问题与印巴国内政治密切相关,克问题已成为涉及到国家主权、民族尊严和情感的重大问题,因此,印巴历届政府都不敢轻易在这一问题上做出重大妥协。巴基斯坦尤为如此。印巴历史上3次重要首脑会谈均出现了惊人的相似结果,即参与会谈并签署了《塔什干宣言》、《西姆拉协定》和《拉合尔宣言》的巴政府均很快被推翻,根本原因就是这些会谈及其形成的正式文件均没有突出克什米尔问题。至于2001年7月阿格拉峰会的功败垂成,则主要是因印国内政治因素的干扰。

三、从博弈论的观点看待克什米尔问题

博弈论是关于相互影响的决策者的理论。它分析的是无法完全预测其决策结果的理性的决策者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它是标准的一人决策的广义化。它处理的是在其支付依赖于其他效用最大化者选择的情况下,该效用最大者应如何采取行动的问题。显然,为了确定可行的选择,每一局中人都必须考虑其他局中人面临的问题。博弈论的中心思想是将具有自主利益的国际政治行为体(主要是国家)设定为理性行为者,假设它们在相互交往(冲突、竞争和合作)中会对自己的行为类型(如合作、背叛等)所采取的结果进行计算得失比较,进而决定采取何种方针。博弈者行为的结果又会影响对方,这样通过多次博弈,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结果。

将克什米尔问题放到博弈论的框架中分析时,假定印、巴是两个理性行为体,它们之间紧紧围绕克什米尔的归属进行着激烈争夺。如上文中所提克什米尔问题的战略和价值重要性,它落入任何一方都是对方的极大损失,若是印度得到,巴基斯坦失去,那它们之间的收箍情况为(1,0);若印度失去,巴基斯坦得到,那它们之间的收益情况则是(0,1)。

显然,从最终结果来看,这是一种零和博弈,即一方所得就为另一方所失。另外两种情况:其一为双方都得到一部分(实际情况是据1949年联合国的调停,印巴在克什米尔都有控制区,且印度的收益更大些),印巴之间的收益分配比例为<2/3,1/3);其二双方都没有收益(O,0)。即在国际社会的调停和压力下,克什米尔如同印尼的东帝汶一样获得独立。但这是印巴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

印、巴不能容忍克什米尔为对方所有,故前两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几乎为零。就后两种情况而言,印、巴的现状是维持在第三种情况,就第四种情况,虽然两者都不愿意让它出现,但印、巴在对待这种情况的可能性上还是有差别的:印度政府竭力避免国际社会的介入,没有把克什米尔定义为两国有争议的最核心的问题。而巴国力比印度稍逊一筹,单凭自身力量在该问题恐力不抵印。因此巴政府则希望国际社会的介入能为自己获得这块蛋糕中的较大一块份额。

第三种情况的现状便是两国在此问题上旷日挣久的博弈。就第四种情况而言,印巴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国际社会的介入虽然会促进争论问题的解决,这相当于在博弈双方之间加入一种外部约束。但若约束方向不对,可能引发争端扩大化。国际关系史上有一种特有现象—巴尔干化。巴尔干化原指巴尔干地区因无可以实际控制整个地区的政权或实体,再加上外国势力的干涉,致使该地区戚为局势紧张似“火药桶”,现今多指一个地区因无强大的力量来维护该地区的所有权,以及因该地区重要的战略和经济地位,成为众多对象争夺的焦点而致使的紧张局面。

回顾巴尔干地区历史,笔者认为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国际争端只能有跨国性的政府间组织来调节。雅尔塔体系下大国共管的国际秩序迄今仍发挥作用。国际社会的主导者是几个不同的大国来充当。大国由于地缘战略、安全战略、经济战略等原因可能对国际争端有不同的价值倾向和战略主导。因此,引入方向不一致的外部约束来解决博弈双方的困境,有可能使争端扩大化。

对克什米尔问题来说,第一次克什米尔战争并没有解决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印度政府在1947年把克什米尔问题提交联合国调解。克什米尔问题从此就走出地区范围,而。被圈进世界政治斗争的关系网中。世界大国在不同时期,出于自己在南亚不同的地缘政治利益考虑,对克什米尔问题执行不同的政策。世界大国介入克什米尔问题的一个结果是,第一次战争停火后,克什米尔由此被分裂为印控克什米尔和巴控克什米尔。此后,由于西方大国把克什米尔视为遏制苏联和中国的战略要地,支持印控克什米尔的分离主义势力,从而恶化了印控克什米尔的局势,造成了与印巴两国争夺克什米尔性质不同的新问题,也就是印度与印控克什米尔之间的问题。有学者认为,克什米尔问题提交到联合国,它把各种政治思潮的世界团体卷入一场地方争端,给双方提供了一个陈列他们的控诉与反控诉的国际舞台,从而拖延了该争端的解决,使得双方损失了宝贵的名声和珍贵的资源,这些都被耗费在国防军工业而非急需它们的发展项目之中。这种结果大大出乎印度的意料,致使印度著名外交家克里希纳·梅农(V,K,Krishna Menon)说,克什米尔已经同冷战绞到一起,这桩公案印度没有希望取胜。

因此,从历史经验的角度来看,印、巴之间的这场博弈困境由于国际社会的介入变得更加难以解决。但是从实际收益来看,印度政府选择维持现状、反对国际社会的介入要比第四种状况的收益更加有益。故而,在尚未出现更加合理的解决方案和新的偶发因素之前,印巴只能维持目前的现状,尽管两国政府都已经意识到长期的对峙和军备竞赛并不是两国想要出现的结果。或许,这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大国的悲剧”。

四、对于克什来尔问题走向的推测

从博弈的结果来看,第四种状况虽然对于印、巴收益都是零,也是两国政府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但若事情接着这种方式解决,对于维持南亚次大陆的总体安定,对于修复两国关系,消除两国国民间的敌意,改善两国经济都将是一劳永逸的办法。不过,在可预见的未来,这种情形的概率很小。

若借鉴邓小平同志解决边界争端的“搁置争议、共同开放”的战略和对待不同意识形态的“一国两制”的战略,笔者认为对于克什米尔问题的解决不失是一种明智的策略。当然,如何实现这种美好结果,决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印巴两国领导集团的巨大智慧、政治意愿及更为宽广和长远的眼光。

猜你喜欢
博弈论巴基斯坦印度
PBL教学法在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课程改革中的应用初探
如果可以去印度
博弈论下电动汽车充电站的产量规划模型
博弈论下电动汽车充电站的产量规划模型
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山陕商人合作分析
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山陕商人合作分析
最高警察
印度数字
印度地毯
评博弈论在反垄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