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效应与交叉阅读

2009-04-10 09:19刘海涛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文学语言左脑子夜

刘海涛

现在说是35年前了。那是“文革”后期,我读中学,语文教材是“两报一刊”社论和毛主席语录、鲁迅的杂文。每天下午的第七节课是20分钟的、雷打不动的“读报课”。我是班里的学习委员,由我站在讲台上,两手端着报纸,大声读着当时的各种通讯、时评、社论,每天都重复着这样的“功课”,时间有一个学期之久。我眼睛看着报纸的语言,心里默视着前后连接的语言,口里大声发出语言的声音——这三种语言非常吻合地重叠在一起。这样长达一个学期的语言训练,很可能让我终身受用了。直到现在,你随便给我一段从未接触过的新材料,我都能比较流利地、顺着材料的文风把全文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完。我现在很喜欢听配乐的文学语言朗诵,听那种庄重的政治报告的时评语言感到怡心,听那种慢条斯理、抑扬顿挫的易中天品三国式的课堂语言比较兴奋。可以说,35年前的开声“读报训练”在不经意中让我体验了母语的快乐语感,它相当深刻地影响了我后来上课时的课堂语言和写作时的书面语言。

我的老师王田葵教授是改革开放后高教事业渐入正轨,他已年满45岁时才开始学习论文写作的。他45岁后的文章质量步步攀升,居然给人们一种半路出家,并是大器晚成的印象。我向他请教写作的秘诀,他告诉我一个别人不知道的“写作机密”——45岁后的他常常手拿着自己最喜欢的论文,一个人关在书房里,或者朗朗有声地念,或者默默无声地读,他反复地精读、诵读那些他最喜欢的文章,以至熟读到了甚至能整段地背诵了。

王老师提高写作水平的秘诀,和我自己35年前那段独特的歪打正着式的经历,其实都隐含了一个这样的写作核心理念——人们可以利用“语音激活效应”来提高语言学习和写作学习的效率。写作实际上就是写语言,写人们无声的内部语言和有声的外部语言以及人的书面语言。怎样通过记忆语言、学习语言,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呢?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心理学博士伊丽莎白·洛伏特斯通过实验得出一个“大脑靠耳朵运转”的结论。她说人记忆语言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图像记忆,储存视觉形象;另一种是回声记忆,储存听觉形象。眼睛一旦看到某些图像或接受某些视觉信息,就会把一个比较完整的形象储存在图像记忆中,但是它很快就会消失,也许就在一秒钟左右。然而,耳朵一旦接受信息,也会把一个比较完整的形象储存起来,但是它消失起来慢得多,大约需要四到五秒钟。”(见特劳特和瑞维金著《新定位》,中国财经出版社2002年版,137~142页)我国的心理学家张厚粲、舒华(北师大)在他们的实验报告《汉字读音中的音似与形似效应》中,发现了人们在学习语言过程中确实存在着“语音联结通路”。张武田、冯玲、何海东(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在他们的实验报告《汉字识别中的语音效应》中,也发现了“语音自动激活效应”(详见《现代读写说》21~27页)。上述中外心理语言学的实验报告反复证明:利用出声的朗读,通过语音激活效应,体验母语语感,并通过大量的语言训练,建立基本的母语语言模型,这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科学方法和正确途径。

开声读书在中国的语文教育中有一个悠久的传统,但利用开口大声读书来帮助写作和提高写作能力却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效应。你可能因为害羞的心理,很少主动开口读书;你也可能因其他学业和工作任务重,没有时间,没有兴趣自己主动去寻找、去积累自己最喜欢的文章,并通过开口熟读这些你最喜欢的文章使它们成为你写作的资源之一。这样,你很难体验到自己母语语感的愉悦,你感到自己的词汇贫乏、句式单调,表达起来言不由衷、词不达意,你陷入了一种很难言说的“语言痛苦”中。

如果是上述情况,我向你提出如下建议:

积累自己最喜欢的各类文章,每天在一个没有他人干扰的地方开口大声朗读20分钟,坚持100天以上,积累自己最喜欢的文章也争取达到100篇以上。你一定知道李阳的“疯狂英语”。有专家说,李阳的“疯狂英语”实际上就是“大声英语法”。你大胆地、大声地读英语,把脸部的肌肉都练松弛了,英语语感的快乐此时一定会出现;而现在“疯狂英语”的理论和方法也开始移植到“疯狂汉语”上了,你坚持100天以上训练,母语语感的快乐此时也一定会出现。

不必埋怨自己的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太差,也不必自卑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普通话水平太烂,而实际上的问题是你的训练量不够,你投入的学习语言、开声诵读文章的时间没有达到课程的要求。正像一个要在奥运会上拿奖牌的运动员,体育专家对他说,除了你的基本运动天赋,你要想得到奖牌,必须经历10000个小时的训练量一样。你需要问一问自己:你经历了100天的母语语感的训练吗?

过去了的2008年我们举行了“文革”结束后恢复高考30周年纪念。回想那个时候我读大学的日子,曾有一个这样的阅读和写作的细节:毕业论文我准备研究茅盾的《子夜》,研究《子夜》主人公吴荪甫性格的复杂性及根源。为写好这篇毕业论文,我买了一本《子夜》原作,又找齐了有关《子夜》的评论文章。当我第一次读完了《子夜》后,马上接手读《文学评论》上发表的一篇研究《子夜》的长篇评论,评论中关于吴荪甫的复杂的性格表现归纳得十分清晰,于是在它的提示、引导下,我开始了对《子夜》原作的第二次阅读;在获得了对吴荪甫各个复杂性格侧面的特征和把握后,我放下原作,拿起了《文学评论》开始了对《子夜》研究论文的第二次研读;这一次理论阅读后给了我把握人物性格悲剧以及寻找性格悲剧根源的分析方法、表达方法的启示,带着这种新的理论认识我又开始了第三次对《子夜》原作的研读;第三次阅读原作,除了印证评论文章中提示的分析方法、表达方法外,我还获得了在长篇作品中表现人性深层内涵,特别是在一些否定性人物身上写他们人性优点的理论直觉;当时对这一观点的科学性和理论意义我没有太大的把握,于是又回过头去第三次重读关于《子夜》的评论……在《子夜》和“《子夜》研究”之间我至少交叉、往返了三次。一个月后写成的毕业论文老师给了90分。

后来,我将类似这种在原作和评论之间的“N次往返阅读”命名为“创作与评论、感性与理性、左脑与右脑、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交叉阅读法”。我把这种“交叉阅读法”延续到后来的研究生课程的学习,推广到几十年来我的文学专业工作中,也形成了“读·品·悟”感动系列丛书的编撰理论。几十年来,我的文学感觉能力、理论思维能力、文学语言的表达能力、文学研读的研究能力等,各种文学专业能力的形成,可能都得益于这种“交叉阅读法”。

“交叉阅读法”符合目前比较时髦的“双脑教育论”。“双脑教育”的含义就是“左脑+右脑,大脑+小脑,人脑+电脑的协调发展教育论”。如果你的左脑发达,那么你的抽象力会较强,你的数理化等理科学科课程就学得好;如果你的右脑发达,那么你的具象力会较强,你的语言、语文、艺术等文科学科课程就学得好。在今天,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一个审美人格和实用人格统一的人,就应该是双脑的发育和发展都不走偏锋。

通过“交叉阅读法”的学习、训练,你的左脑和右脑、抽象力和具象力、理论语言和文学语言会得到一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发育、双向拓展的理想境界。人的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不是天生的,它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一种学习,一种训练,一种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而得到逐步的发育和生长。

你可能会有这样的困惑——既用左脑,又用右脑;既读理论文章,又读文学作品;既用抽象思维,又用形象思维,会不会把一个人的脑子搞乱,把文学语言的语感和理论语言的语感搞混,结果弄得两种语言能力、两种思维方法都得不到基本的发育和发展。你的困惑和担心不必要。实际上作为一个闯入青春期的求学的学生,或者说是刚刚走进社会的新教师,我们的左脑的抽象力和右脑的形象力实际上是处在一个正待开发的原点,还谈不上谁强谁弱,谁优谁劣。现在需要的是培育两种能力的“嫩芽”,让它们赶快“破苞”出土,迅速生长。用写作学的语言来说,那就是文学语言会刺激理论语言,而理论语言也应该促进文学语言,“双语”能力提高了,“双脑”也会发达,它们之间互相激活,互相促进的情景,正是我们学习写作时最盼望出现的理想境界。

你也可能会说:“交叉阅读法”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并不平衡,读文学作品时我很快乐,读理论文章时我却感觉很枯涩,一点都体验不到阅读理论语言的快感。这是因为,我们从小到大已习惯于一种感性的、欣赏性的文学阅读;还没有开始一种理性的、需要调用理论思维能力的文学研读。我们现在的写作学习非常需要跨越这个障碍,我们不但能用熟悉的文学语言开展文学作品的赏读,而且也能开始用还不太熟悉的理论语言顺利地进行文学理论的研读。什么时候我们在读那些理论文章时也能获得一种像读文学作品时的快乐,那么可以说,我们的阅读和写作就开始有进步、有突破了。

猜你喜欢
文学语言左脑子夜
现代网络文学语言的审美维度研究
我用右脑多,还是左脑多
月亮的第十六个子夜(外二首)
你是左脑发达还是右脑发达?
20世纪现代汉语文学语言整合现状简析
右脑开发是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