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绿色企业绩效审计与评价

2009-04-17 09:33方君如
绿色科技 2009年3期
关键词:绩效审计绩效评价可持续发展

汪 瑜 方君如

摘 要:本文围绕什么是绿色企业,如何开展绿色企业绩效审计以及绩效评价所产生的社会效应等方面展开探索。绿色企业理念的提出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维持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新的发展方向要求审计部门也要及时完善工作方法,探索更加公正合理有效的审计方式,对绿色企业的绩效评价能让公众更好的了解到那些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为企业赢得更大市场,同时又能促使其他企业也不断完善不断进步,共同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构建和谐社会的方向前进!

关键词:绿色企业;绩效审计;绩效评价;可持续发展

收稿日期:2009-01-12

作者简介:汪 瑜(1970—),女,注册建筑造价工程师,主要从事建筑工程造价及相关工程审计工作。

中图分类号:F2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03-0041-03

1 绿色企业内涵

绿色企业狭义讲是指绿色领域内以生产绿色产品为主业的企业,广义讲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己任,将环境利益和对环境的管理纳入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并取得成效的企业(包括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如医院、科技开发机构等),本文的绿色企业概念为后者。

作为广义绿色企业,根据百度词条,它应该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1)生产绿色产品。从设计、制造、销售到回收处置的全过程中对环境无害或危害较少,符合特定的环保要求,有利于资源再生的产品。他注重整个的生态产业链的绿色健康发展,对国家和社会及个人都有益。

(2)使用绿色技术。绿色技术是指能够节约资源、避免和减少环境污染、开发替代能源的技术,是绿色管理的核心内容。绿色技术可以分为末端处理技术和污染预防技术。末端处理技术是在默认现有生产体系的前提下,对废弃物采用分离、处置、处理和焚烧等手段试图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的技术,污染预防技术则着重于污染源头的削减。绿色技术是解决资源耗费和环境污染产生的主要办法,它既可以为企业带来效益和增强竞争力,又可以在不牺牲生态环境前提下发展,是建设绿色企业的关键。

(3)开展绿色营销。绿色营销即企业在市场调查、产品研制、产品定价、促销活动等整个营销过程中,都以维护生态平衡,重视环保的“绿色理念”为指导,使企业的发展与消费者和社会的利益相一致。绿色营销应包括收集绿色信息、发展绿色技术、开发绿色产品、实行绿色包装、重视绿色促销、制定绿色价格、选择绿色渠道、树立绿色形象、提供绿色服务等。将资源的节省、再生与减少污染的环保原则贯穿营销活动的始终。

可见,绿色企业的主要特征是把生态过程的特点引申到企业中来,从生态与经济综合的角度出发,考察工业产品从绿色设计、绿色制造到绿色消费的全过程,以其协调企业生态与企业经济之间的关系,主要着眼点和目标不是消除污染造成的后果,而是运用绿色技术从根本上消除造成污染的根源,实现集约、高效、无废、无害、无污染的绿色工业生产。绿色企业比一般企业能更高效地利用资源和能源,以较少的物耗、能耗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并能使在一般企业中被排出厂外的废弃物和余热等得到回收利用,可大大提高绿色企业的循环经济综合效率,而非单纯的经济效率或生态效率。[1]

2 绿色企业绩效审计与评价原则

绩效审计是审计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产物,我国开展绩效审计是审计发展趋势的需要,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西方国家绩效审计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发展于20世纪70年代,1978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通过《内部审计标准》正式向世界各国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专业人士推行。加拿大、美国、瑞典、英国等国家实施绩效审计较早,处于世界领先行列。中国于1994年8月31日通过的《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必须根据法律,通过审计来监督收入与支出的正确性、合法性和效益性。”

绩效审计作为一种对经营者受托经济责任更深层次的考核方式,其本质乃是资金运营效益的审计,审计对象涉及企业的整个经营管理活动,作用在于通过审计促使企业实现最佳的投入与产出,实现资金运营的现实效益和潜在效益。

企业绩效审计是由独立的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依据有关法规,按照一定的标准,运用适当的程序和方法,对企业利用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的评价,它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企业经营者受托经营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考核的社会需要而发展起来的。[2]

选择绩效审计项目是开展企业绩效审计的关键,项目选取的好,就可以顺利达到审计与评价目标,反之,就会与预期目的相悖。选取绩效审计与评价项目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重要性。即选定的审计项目应属于当地政府及社会所关注、对本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较大影响、资金规模较大的建设项目、公共设施、专项资金等。

(2)可行性。即选定的审计项目一方面是审计机关、审计人员人力物力所能及,同时审计主体又能控制审计风险;另一方面,审计外部环境相对较好,被审计企业也比较好配合的项目。

(3)增殖性。即选取的审计项目经过审计以后,是否具有一定的改进空间,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利于健全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提高管理水平,是否有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4)风险性。即选取的审计项目有可能存在问题,特别是在制度完善、管理规范上。

(5)以小见大。在目前探索阶段,选取项目时以具体单个项目或专项资金为主,从小处着手,大处着眼开展绩效审计与评价项目,而决不能以某个系统、某个行业综合绩效作为审计与评价对象。否则,容易出现评价标准难以取舍、评价内容难以实施、评价结果难以服众的问题。[3]

3 绿色企业绩效审计与评价标准

由于绩效审计的对象千差万别,衡量审计对象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标准难以统一,甚至对同一项目,也会有多种不同的衡量标准,而采用不同的衡量标准,得出的结论又会有更大差别,所以,标准的选取要求我们审计人员去认真推敲予以掌握。但是,标准难统一并不是说无法进行绩效审计探索,因为绩效审计与评价自身还是有很多的特点:

一是多维性,即审计评价标准的全面性;二是可控性,审计人员一般仅仅对可控因素(指标)进行评价,对不可控因素(指标)不进行评价;三是动态性,即绩效审计的适用性、有效性随时间、环境条件以及被审计企业经营水平的变化而变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比一般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标准变化更大;四是指导性而非强制性。

抓住绩效审计与评价的这些特点,企业绩效审计人员就能更好地把握住审计评价的标准,从而得出更加客观公正的审计结论。[4]

4 绿色企业绩效审计与评价的途径

由于部分审计人员对绩效审计的认识存在一些偏差且缺乏相应技能,导致绩效审计不能大规模的开展,因此审计部门需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开展绩效审计的一般实践方式包括:

1、审计调查。审计调查是审计的有力补充,它可以反映决策与管理的基本情况,揭露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背景等。

2、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和环境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是我国绩效审计的雏形,而环境审计已经是绩效审计的组成部分。但受审计监督观的影响,两者基本还是财务审计的范畴,今后在绩效审计的实践过程中,应当将财务审计的思路与方法等转变到绩效审计的轨道上来,变单一的定性分析为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的审计方式,努力改变绩效审计与评价难有作为的局面。

3、充分利用外部专家。外部专家包括统计师、工程师、系统分析专家、信息技术专家、运筹学专家、环境科学专家等。由于科技的发展,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审计人员不可能是精通各门知识的全才,利用外部专家开展工作是合理而且必要的。当然,为减少工作量,提高效率,审计人员也可直接利用外部现有资源,如环境评估报告等。

4、强化自身管理,积累相应经验。为更好地积累绩效审计的技术方法等知识,审计部门或机构可以在项目、目标、风险、资金等方面引入现代系统工程与管理的经验,通过自身实践,熟悉现代管理的特点、程序、方法等,为今后积累必要的经验[5]

目前,我国企业在环境责任承担方面,无论是在观念上还是在实际行动上,仍处于被动状态,常常是迫于政府和社会压力、产业链中跨国公司等合作伙伴的压力之下的非自愿举动,更多地将其看作消耗企业利润的减项,很少看到承担环境责任给企业带来的效益和竞争力,不少企业尚停留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传统企业理念阶段,忽视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现代企业理论。

因此,除了上面提到的基本评价外,对绿色企业的审计与评价应把环境绩效审计作为企业绩效评价的一个重点对象。环境绩效审计更多的是考察、分析和评价组织所采取的各项环境措施和环境管理活动的绩效状况。在增加环保投入的同时应提高投入的使用效率,增加环境政策的适当性,为企业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以帮助企业提高环境管理的效益,赢取新的产业竞争优势[6]

5 绿色企业绩效审计与评价的社会意义

在传统的企业绩效审计基础上,与时俱进,针对现代企业将环境绩效审计纳入到审计项目中,这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需要,是绩效审计的必然发展趋势。通过对企业采取这种传统绩效审计+环境绩效审计的新的审计思路,评选出那些确实能造福社会的企业,打造品牌效应,从而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

绿色企业这一理念的提出,促使企业更多地关注自身的社会责任,企业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他是和一定地区的政治、经济、人文、环境紧密相连的。企业生存发展依靠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的因素,内部的管理、人力资本、战略和运营成本当然是重要的支撑,但这并不是企业能够生存的全部,与外部环境和外部因素相比,他甚至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外部因素是企业的生态要素,企业的上下游、左右邻、社会秩序和大小环境,这些才是企业生存的决定性支撑[6]

绿色企业绩效评价的提出与实践,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在操作上难度更高,要求有一支既了解现代科学知识,又熟练审计理念与方法的审计队伍;对于被评价企业来说,不仅要保证资金使用的经济性与效率性,而且要保证企业走的是可持续发展道路,是能够造福人民与社会的!

参考文献:

[1] 李桂琴.论绿色企业的循环经济取向[J].科技创业月刊,2006(11).

[2]贾建刚.我国绩效审计现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11)上:78~79.

[3]李雪萍,汪照全.绩效考评与绩效审计的关系[J].工业审计与会计,2008(4)5~6.

[4]周波.绩效审计的项目选择及评价标准[J].工业审计与会计,2008(4):26~27.

[5]潘文林.开展绩效审计的几种实践方式与途径[J].工业审计与会计,2008(2):22~23.

[6]徐大建.现代企业的社会责任[J].河北大学学报,2008(3).

猜你喜欢
绩效审计绩效评价可持续发展
基于DRGs的老年医学科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分析
对财政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探讨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践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探索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于问责的困境与出路
论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之比较研究
基层外汇管理绩效审计探析
环保资金审计研究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