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

2009-04-21 06:44唐贵文
现代教学研究 2009年1期
关键词:两极分化交际学困生

唐贵文

在初中阶段,学生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普遍存在,但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两极分化”特别严重。刚进初中时,学生对英语学习热情高,有好奇心,学习成绩较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难度的加深以及兴趣的减弱,一些学生的成绩一步步地下降,且人数也逐渐增加。又特别是在高年级甚至形成了“断层”。有一部分人患“冷热病”,这样一来,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习跟不上,我把这种学生称“学困生”。那么“学困生”是怎样形成的呢?

一、“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一)主观因素(内因)

1.学习目的不明确。初学阶段的学生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毅力。有的学生认为,我们将来又不出国,学英语没有什么用。受这种情绪的支配,他们学英语是出于好奇,简单、容易、新鲜的就学,遇上复杂、困难、枯燥的东西就知难而退。基础没打好,成为今后学习的绊脚石。

2.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习惯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做笔记,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不会做作业时,不是抄别人的,就是不做。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成绩必然下降。

3.目前社会体制改革,大学毕业后“不包分配”了,而是进入人才市场,双向选择、竞争上岗,而广大农民的思想意识没有转变过来,培养一个大学生要花那么多钱,还不包分配,认为读书无用,但求尽个义务,把初中读完,学一门手艺或外出打工挣钱就算子。因此作为家长在对待学生学习这一点上就缺乏后劲儿。

4.学习方法不当。如记单词,象记电话号码式的,不按读音记;练句型靠生搬硬套,不注意语言环境;写句子不遵行英语习惯,汉译英强行逐句逐词对译等。英语是交际工具,学英语的目的是获得听、说、读、写英语的能力,所以必须经历大量反复的口语实践练习,而且要练习得当。不少学生误认为,英语是知识型、理解型的课程。仅满足于听懂老师讲的内容,而没有把主要精力用在听、说、读、写实践练习上,所以就无法形成语言技能。不能熟练掌握,就会边学边忘,越学越困难,最终导致掉队。

(二)客观因素(外因)

1.母语的干扰和英语本身的困难。

因为没有交流环境,有些学生就按照汉语习惯去学英语,结果忽视了英语句子的语序,时态变化。再加上英语自身的特点:语法知识面广、复杂、难懂;词汇、习语量多,难记,有些即便当时记住了,也遗忘得快。

2.教师没更新教学观念。

有些教师认为,语言就是由语音、词汇、语法等知识构成的综合体系。故教学时重视知识的系统传授和笔头练习,忽视听、说、读、写语言能力训练和口头练习。教师仍然是课堂的中心,没有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关系。

3.教师对新教材理解不够准确。不是强调听、说教学,忽视读、写训练,就是强调读、写训练,忽视听、说训练。《英语课程标准》强调:教学目的是为交际。交际是双向性的。既要输入,亦要输出。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听和读是输入,说和写是输出。这表明听、说、读、写都是交际的方式和手段。英语教学中的听、说、读、写既是训练的手段,也是训练的目的,两者是统一的关系。有些老师没有把两者结合起来,导致学生听、说提高,而读写下降,或者是只会做书面题的“聋哑”学生。

4.教师重视优生,忽视了“学困生”。

偏爱好的学生,这样省时省力,却忽视了“学困生”的存在。而“学困生”没有练习的机会,就没有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失去了兴趣。丧失了信心,甚至放弃英语学习。可以说教师的自身修养、学识水平、人格魅力、对学生实事求是的评价态度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二、防止“学困生”的对策。

如何采取有效方法和措施,控制和解决两极分化现象过早出现的问题。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水平是我们农村广大英语教师长期研究的重大课题。

1.教育学生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提高他们对英语的认识。

警告他们若不懂英语,将来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就连日常生活也会受到影响,进而激发“学困生”重塑自信,鼓励他们只要有信心,通过不懈努力,一定能学好英语。

2.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一名优秀的外语教师必须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教师的劳动是创造性的,任何教材都得靠教师的再创造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要具备好的政治与道德素质,以便为人师表;还要具备较强的知识与能力素质,以便胜任工作。另外,也需要具有较佳的心理及审美素质,以便能全方位地开发学生心智,培养和教育出各种类型的合格人才。

3.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新教材突出交际能力的培养,同时由于新教材容量大,课时有限,因此在教学中不能一味地使用过去的“三个一”(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的教学手段。教师应该尽力去改善英语教学的手段,尽量使用简笔画、课堂游戏、讲故事等,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并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发展策略,为“学困生”的学习搭建平台。力求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4.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建立宏图大志,做好克服困难的心理准备。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应注意学习方法的传授。如:记单词除常见的死背硬记方法外,更应提倡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文不离景,也可采用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同音词、派生词及衍生词等“葡萄式”记忆法;课文背诵除常见的机械背诵外,还可复述、扩写或缩写学过的课文,学生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也就牢牢地掌握了学习主动权,学习起来也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改变评价机制,不要忽视“学困生”,尽量寻找“学困生”的闪光点。改过去对学生的终结性评价为现在的过程性评价。评价的目的主要在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促使其英语学习水平的提高。教师应把教学过程看成是自己与学生学习的共同体。多采用闪亮点放大法,教师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兴趣、爱好、专长;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位学生对自己的超越。总之,用赞赏的眼光看待学生,使每个学生对英语学习都有成就感。教师对“学困生”应在学习上帮助,生活上关心照顾,不应有任何偏见、歧视,以平等的心态接受每位学生,使他们真正感到老师是他们的知心人,从而产生亲近感,有利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与和谐教学。

怎样提高农村初中英语教学水平,防止两极分化,以及解决的办法并无固定模式,这就需要靠我们广大农村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积累,善于总结,做到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更好地解决学生两极分化问题。

猜你喜欢
两极分化交际学困生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两块磁的交际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浅析小学数学学习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及对策
减少农村英语教学“两极分化”之我见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Ways of Communication
情景交际题实战演练